回忆甘肃青海游【10】

老李成蹊

<p>  【回忆甘肃青海游】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秋日带着对历史故事的回味,我踏上了这趟嘉峪关的旅程。</p>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h3>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存的关城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h3> 我们从此门进入。 <h3>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远远看到门楼上“天下第一雄关”,外城正中大门额还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h3> <h3>  站在城墙之上更能感受到嘉峪关的雄伟磅礴,气势如虹,威震西域。似乎一脚踏出关外,时光就会倒退,回到那个烽烟四起、战马嘶鸣的年代。</h3> 这是当年建造时所留的最后一块砖。 <h3>  登上嘉峪关,似乎有两条横跨东西的生命线,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身躯:一条自西向东、直达于海,是守护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它与山海关首尾相连,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一条由东向西、深入大漠,是拓展华夏文明的丝绸之路。</h3> 站在城墙之上观城墙外面是一片沧茫。 <h3>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h3> <h3>  穿越千年的历史,巍峨拱峙的关楼,从初筑土城,到坚固的明墙暗壁,深藏固闭,布局奇巧,成为驰名中外的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而那位元朝末年投奔明太祖朱元障,并竭诚效力,开疆破土,屡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勋宋国公冯胜,永远作为当之无愧的创建者被记入史册,荣耀千古。</h3> <h3>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 。</h3> <h3>  这里曾经点燃烽火,这里曾经血流成河,这里既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也有丝路花雨、长河落日的瑰丽。</h3> <h3>  这里曾经演绎过“瓮中捉鳖”的精彩镜头,这里曾经是成语“多多关照”的起源,这里发生过“击石燕鸣”的动人故事……这里有太多的传奇、太多的回想,只不过,斗转星移,几多风雨、几多沧桑,全都掩盖在戈壁滩的风沙里,徒留满目断壁残垣。</h3> <h3>  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这就是光化门。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h3> <h3>  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h3> <h3>  城门和箭楼和谐美。</h3> <h3>  这就是关帝庙。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h3>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 炮台上有若干门大炮。 <h3>  天下雄关碑。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h3> <h3>  明代建筑特点,一览无余。</h3> <h3>  登上关城,延城墙走上一圈才算到此一游,向下张望时,我想到的是来时的路,几十分钟前我从那里走来,现在站在高处俯瞰来时的脚步,真的很有感触。古时关城士兵每天不都是这样吗?</h3> <h3>  边上有长城博物馆,这是当年博物馆中展示的建筑构件。</h3> <h3>  伫立嘉峪关,极眺苍茫的戈壁滩,我心难以平静。长城并不能阻挡外敌的铁骑,这只是古代帝王的臆想罢了。真正的长城在哪里呢?它就在老百姓的心坎里。中华民族只有筑起心的长城,才能更好地抵御外辱,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保持亘古不灭,才能让民族文化生生不息……</h3> <h3>  住在嘉峪关,感受颇深,低廉物价,热情的市民。感觉现在嘉峪关,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座美好的城市,一座令人不能忘怀的城市。有机会一定会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