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教改的深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对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历史虽然不能亲历,但可以通过仿制文物来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物的观察鉴赏能力。通过文物名称、时代、用途及背景故事,让学生增进对历史的了解,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感悟古代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近期,邹平一中南校区历史学科的功能教室与展示室交付使用啦!校长王淑明与历史特级教师刘庆亮在参观指导工作. 邹平一中南校区历史学科的展示室里有许多"文物",虽然是仿制品,但是,这些展品都是从人类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精选的极具代表性的!集合了人类历史与文明,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精华!<br>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历史, 涨涨知识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个大家伙叫:记里鼓车,又叫记里车、大章车,中国古代的车辆"里程表"!是用来记录车辆行过的距离的马车,马匹拉记里鼓车向前行走,带动足轮转动,足轮的转动靠一套互相咬合的齿轮传给敲鼓木人。车上有木制机械人,每敲鼓一下就表示车走了一里路。《孙子算经》中一道除法计算题,"今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车轮一匝一丈八尺,欲自洛阳至长安,问轮匝几何?"显然是和记里鼓车有关。<br> 记里鼓车也是古代天子出巡时的“标配”,仪仗车驾必备的一种典礼车哦,用四匹马拉,排在指南车之后。<br> 唉唉,说的就是你,这个车上的小人指你呢?咳咳,错啦!<div> 这是指南车,又叫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div>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元代洪希文的一首诗词吧!<div>《鹊桥仙 水碓》元代:洪希文 <br>山容叠翠,水光拖练,澎湃奔腾远势。输他心匠动机舂,应笑杀、伯鸾左计。引渠激水,连房凿臼,捣尽□糠和秕。朝朝暮暮不曾闲,又岂问 <br></div> 对,没错!它就是水碓(duì)舂米用的!以河水流过水车转动轮轴,再拨动碓杆上下把粮食皮壳去掉来舂米。利用水力可以日夜加工粮食!<div> 祖冲之改进水碓磨,后世称他为水碓祖师, 碓神!</div> 我们还有古香古韵的历史功能室,是不是很期待在里面上一节历史课啊?<div> 除了历史的厚重,也有现代科技的先进性!有很多强大的功能老师们还在开发学习中!</div> 展室中还有很多“宝贝”!它(们)叫什么?来自什么时期?干什么用的?它(们)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div> 让我们下一期再一起品味历史,涨知识吧!</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