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文/周宜树</span></p><p> 应森公妣生十二子一女,八姑招女婿,称周府十三郎君,后称周公十三房。“大明宣德三年(1428)闰三月初九日武冈州正堂黄太爷 挂号一十三郎周君各分基址,同姓不得为婚。老祖公周应森(葬)双井舖,祖婆陈氏葬赤塘。” 森公继配杨氏祖婆葬洞口县黄桥铺赛龙滩沙子塘。咸丰八年(1858)第四次修谱绘制《双井舖许姓宅后森公坟山图》、《赤塘陈氏婆婆坟山图》、《赛龙滩沙子塘杨氏婆婆坟山图》。清同治八年(1869)二月因周氏始祖妣杨氏坟地与杨氏娘家签订《周杨姓合同书》。 《乾隆家谱宗祠合叙》载:“前人因奉森公为一世始祖建立宗祠”,但建祠地低洼且狭窄,草创未终,加之年代久远而颓败仅存遗址。1990年第七次修谱载:“明代建祠于公堂颜田,曰《周氏森公祠》”。颜田遗址位于公堂上老祖山(森公坟山)前面(南面)地段,距公堂上下湾里不远处。祠堂坐北朝南。 </p><p> 乾隆四十年“谱祠双修”,谱载“乾隆辛未岁(乾隆十六年1751)立祠于森公坟双井铺里许。复搁其成经二十余年矣”。 《双井舖许姓宅后森公坟山图》上,武冈大东路两边记有“祠、店”二字。据此认定,周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位公堂街上,坐东朝西。(笔者注:光绪谱录入的乾隆谱载“立祠于森公双井舖里许”民国谱录入此谱序时少了“里许”二字。“里许”二字区分了周氏森公祠和周氏宗祠实为二地)。其后,谱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癸已季冬之初商议建祠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孟夏始事於谱而季秋即兴工於祠。至乾隆四十年(1775)岁次乙未才最终修竣。祠内仍旧立,旁配二间中设四龛,祖宗之灵牌外座创新两厢环辅”。说明新祠堂是在旧祠堂基础上复修的。 嘉庆十年乙丑(1805)第四次修谱,《嘉庆续谱序》详细记载了《周氏宗祠》修缮经过和祠堂结构布局。 “乾隆辛未岁(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一房贡份等邀各房长者,竖立正祠一座铺店三间外环以围墙未几,人心不齐以致搁成。乾隆乙未岁(乾隆四十年1775)绅士监二昭肃国学登科桑日等议各房长者协力重修,于正室增二间,两庑(注:庑wu,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配立厢楼,外修正屋一座头门一座两傍仍修店二间,神主神龛规模亦云粗就。” 清咸丰八年戊午(1858)《作霖序》记载了《周氏宗祠》的维修经过。“我族自祠堂落成之时,公款已用尽,还是十一房俊生策实倡导成立重阳祠会……又靠十一房俊秀亲上有钱的人家集资,我先父又劝我房再捐,一共捐得一百二十四千零,继后各房复捐,祠帐变宽裕了,从此买下了田产。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重新修了祠庭,更新了龛宇,全部用了数百金,现续修已经竣工,因此把续谱修祠的经过作序于谱。”即是说,道光十七年(1837)至咸丰八年(1858)对祠堂进行了两次大的修缮,其费用是靠有钱的宗亲“集资”和族人捐款而筹措的,由此才使得“祠帐变宽裕了,从此买下了田产”。</p><p> 民国三十二年修谱《周氏合修族谱序二》记述了民国修谱建祠的经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原周氏宗祠基础上开始修缮扩建。扩建后的《周氏宗祠》规模宏大,庄严壮观。祠堂坐东朝西,正面设有主门和南北两个侧门。整个建筑由门厅、戏台、前天井、南北耳门、享堂、后天井、寝殿,南北边廊修有木结构的两层厢房。楼下是仓库和管理人员用房。厢房楼上曾作为军校学员的寝室,后来作为小学四个年级的教室,设施简陋。祠堂前门楼紧挨大东路,说明门楼和戏楼两边厢楼是扩建时新修的,祠堂第二进就是原祠堂的门楼。 《周氏合修族谱序二》记载:“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即将告成时,恰中央军校(原黄埔军校)二分校因抗日战争迁移武冈而驻扎总祠,致使建祠工程暂时中断,也使周氏六修族谱中断了四年”。据资料记载,当时为扩建祠堂筹款,变卖族产三十多亩田,位于斜坡井的“应森塘”亦在其列。</p><p> 据史籍记载,1938年4月日寇进逼武汉,原中央军校武汉分校(黄埔军校二分校),从武昌南湖迁往武冈,更名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又称武冈分校),总部校址设在武冈法相岩(现武冈二中)。由于招收学员人数众多,只好征用离武冈城较近的乡下祠堂、庙宇,入驻军校的学员队。公堂上周氏宗祠被征用七年作为军校教学点。从1938年到1945年二分校在武冈办学7年,招收了六期学员,毕业学员2.3万多名。此外,根据当时抗战的需要举办了多期军训班。武冈分校培养的2万多名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中低级军官,从公堂上周氏宗祠结业的学员数以千计。2018年8月,在常德石门县历史档案馆发现了黄埔军校1940年在公堂上周氏宗祠门前的官生合影照片(149人),照片上清晰地注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分校第十六期八总队第四队教育期满全体官生合影,1940年3月10号于公堂上房祠”。 1945年10月二分校迁往成都,周氏宗祠内开办了《保国民学校》(初级小学),直到1952年。1949年10月武冈获得解放,成立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当时公堂上划归双井乡,1951年秋土改工作队进驻公堂上,成立了农民协会,乡政府和农民协会设在宗祠。1952年秋,为保证粮食安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当时存放稻谷的粮库稀缺,人民政府确定征用公堂上周氏宗祠作为粮库。公堂上的周氏宗亲顾全大局,把祠堂隔壁的关帝庙经过整修,作为小学课堂,让祠堂成了国家粮库。 祠堂被征作粮库后,“周氏宗祠”门牌改成了“公堂粮库”,供奉几百年的祖先灵牌全部遭到毁坏。享堂、寝殿,南北侧厢房都改成了库房,祠堂内的结构和设施彻底改变。公堂粮库是当时荆竹区两大粮库之一,周边十几里范围内上交的公粮和统购粮都送到这里。七十年代初,在祠堂前面的农田里修建公堂粮站,周氏宗祠的全部构件石制木制文物用作了粮站建设。</p><p> 2018年秋,公堂修谱建祠理事会人员从旧粮站挖出已损坏的部分条石、碑记,其中有一块石碑上记载立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公堂上周氏宗祠,自乾隆十六年(1751)修竣至1976年全部拆除,历时225年。其间经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民国时期五次大的修缮、扩建,八年抗战和解放初期先后两次被征用,征用时间共31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