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个周日,路过县城东郊的原山丹焦化厂。望着路边熟悉的专用铁道和厂区,忽而忆起曾经在这里度过的两年初中时光。岁月悠悠,不想倏忽竟已四十余载矣,顿起追思怀旧之心。</p> <p>四周已被铁栏围起,转了一圈而不得入。隔栏远远地张望了一阵,似曾相识的样子,便愈发想进去看看。到得新修的大门处,幸而无人值守,便沿厂道漫步而入。</p> <p>满目只见一派荒废之相:遍地杂草丛生,曾经熙攘的厂区道路上杳无人迹。两边的建筑物多呈灰黑之色,一派死寂,仿佛突然静止凝固在了某个时空之中。</p> <p>一路慢慢走着,竟是有些恍惚。往事支离斑驳,若隐若现,好似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招引着我。辨认着,回忆着,努力把眼前的景物与当年的记忆慢慢重合--像显影液中的底片一样渐渐显现,由模糊而清晰。</p> <p>山丹焦化厂,曾经是一个辉煌的名字。不仅在县里、市里(当时叫地区),甚至在全省,都是响当当的省属国有企业。</p> <p>山丹焦化厂成立于1970年(是在原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基础上成立的),当时隶属于甘肃省重工业局,占地面积60.6万平方米。1984年4月并入西北铁合金厂,1986年1月改称甘肃省山丹焦化厂,隶属省冶金厅。1993年后陷入困境。2000年3月改制为甘肃山丹焦化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2月下划张掖市管理。2005年山丹焦化厂被国务院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2006年8月重组为甘肃恒泰炉料有限责任公司。</p> <p>我是在1976年的下半年,因父母工作调动,小学毕业后从位于山丹县城南的145煤田地质勘探队子弟学校转到焦化厂子弟学校上初一的。</p> <p>焦化厂职工子弟学校设有完整的小学至初高中年级。和我原来上小学的单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为天南地北来的外地人。还记得当时的校长叫王汉庭,夫妇都是上海人,同为复旦大学毕业生,还有许多教师是兰大师大等名校毕业的。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在当时也是全县最好的,每班班额只有二十几人,课桌单人单桌不说,桌面还是斜面的,许多课凳竟是有靠背的椅子。这在当时的许多地方学校,教师都还没有达到这种条件的。</p> <p>那时正是焦化厂最鼎盛的时期,全厂职工人数多达1280多人。汽车队,职工俱乐部,卫生所,宾馆(招待所),商店,浴池,游艺阅览室、电影院等设施和托儿所,服务公司等附属单位应有尽有。而且劳保福利也是最好的,我印象中吃喝穿用的生活物资,好像厂里都会发。</p> <p>厂里也是一派繁荣兴盛的样子,到处都是引人之处:生产区烟囱林立,浓烟滚滚;大路上年轻人成群结队,穿梭而行;球场上小伙子们龙腾虎跃,欢声阵阵;大小车辆时有经过,鸣声不绝;露天电影场上人满为患,孩子们在嘻笑着追逐打闹...</p> <p>厂里的工人们也自是觉得身价不菲,两眼朝天,牛气得很。每逢周日,便身着蓝色工作服,脚穿白色回力鞋,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载着姑娘们在县城里招摇过市,呼啸来去。惹的本地的土著小伙们恨得眼冒火星,钢牙欲碎,却又自惭形秽,无可奈何。</p> <p>这就慕煞了县城周边厂矿企业甚至政府机关的许多年轻人,都想方设法找关系想调到厂里来,本地的姑娘们也都以能嫁给焦化厂的工人为荣。</p> <p>我当时少年懵懂,又身小体弱,天生胆怯。只觉得这里老师们学识渊博,无所不知。同学们见多识广、男帅女靓。穿着时尚,家境又大都优越,很多家长都是厂领导,于是便都骄傲的很,胆子也大,啥事都敢干。</p> <p>记得那时文革结束不久,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还不太好,学校学风较差。用蜥蜴青蛙等吓唬女生是常事,吸烟喝酒、打架闹事更是时有发生,深令老师们头疼。记得有一次班主任突击检查,令全班列队站在操场上搜身,全班男生中竟然大多都搜出了烟盒火柴,令老师瞠目。但总的来说,这些孩子都极聪明,调皮捣蛋鬼终究还是少数,大多是老实乖巧、认真学习的。</p> <p>我虽然母亲在学校当老师,却仍是不入其流,也便闹中取静,只管独善其身。幸而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每每获得老师赞许,尚可自慰,倒也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p> <p>我上高中到了山丹县一中,县城的老师们提起厂矿企业和部队、铁路上来的学生,也还是频频摇头感叹。这些孩子基本是两个极端,好的太优秀,捣蛋鬼又太调皮,亦或兼而有之。</p> <p>但时事难测,随着国企的大幅度改革,山丹焦化厂也未能幸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设备老化,资金周转困难、经营不善等等原因,1993年左右,厂子停产,工资也早已发不出。许多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家人都在厂里上班的家庭,顿时陷入了困境。厂子靠不住了,大家只好纷纷去自寻生路,或摆小摊,或去打工,生活仍是难以为继。据说当时竟有几家合买一袋米,一次只买几斤面的事发生,甚至断顿。那是当年无数下岗职工忘不了的痛。</p> <p>2001年,焦化厂将学校及财产移交山丹县东衔小学,2006年将教师移交山丹县教育系统管理。</p><p>至此,焦化厂学校已名存实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同学们也随着时代大潮的涌动而各自四散,天涯飘零。</p> <p>前年偶然和同学们有了联系,才知道他们现在的大致情况:有的学业有成,成了教授、教师,公务员,衣食无忧;有的创业成功,成了老板大款,生活优裕闲适;有的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生活艰难拮据;也已有同学英年早逝,阴阳两隔......</p> <p>这就是人世间生活的本来面目,残酷而真实。</p><p>结局虽令人不胜唏嘘,但这里毕竟有我少年时成长的记忆,两年的青春时光。</p><p><br></p><p>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大家都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p> <p>但一切都不会过去。许多老师同学的形象、名字和绰号我也还都记得--戴眼镜的班主任成国杰老师,学识渊博、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同学中虎背熊腰的老虎(张军)、足球高手郭胖(郭贵生)、我的邻居郭流子(郭景龙)、认真负责的班长王晓萍、美艳动人的李萍、李鲜姊妹、捣蛋鬼肖军、邵飞、学习优异的男成英、女陈英(因有两个同学叫陈英,虽字不同但音同,老师点名时只好这么叫,久之大家都这么称呼了),大学同学(西北师大)赖海珊、陈英,还有潘建红、陈子丹、曹丽娟、程金花、姚小兰、闫海霞、张存福、邵琳.....</p> <p>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两年,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串起了我们的初中时光。回望远处,心有牵系,同学间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和纯真友情不会被时光抹去,也终究是难以忘怀的。</p><p><br></p><p>我衷心的祝愿同学们余生安好,祝福大家!</p><p><br></p><p> 2020.05.06</p> <p>附图一:厂区现状</p> <p>附图二:子弟学校旧址</p> <p>附图三:部分同学合影</p> <p>注:</p><p>1、参考文献:《山丹综合年鉴》1989一2004卷。</p><p>2、同学合影由王晓萍同学提供。</p> <p>作者简介</p><p>王少军,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善诗文书画,好茶酒旅途。有诗文书画摄影作品散见于报刊媒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