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尖坪村,山西省平顺县玉峡关乡的一个行政村,由12个小自然村组成,101户,205口人,零零星星地洒落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太行之颠,它与山脚下的的石板沟遥相呼应,村中很多居民都是祖上由山下搬迁上去的,说话依然带着浓重的林州口音。</p><p> 2020年5月1日登山路线:石板沟——两半石——小尖坪——大背凹——窑上——池凹——拐弯山——雪光寺,全程15公里,拔高1500米,中等强度。</p> <p>登山起点,石板沟村委会。</p> <p>双窑,石板沟村的一个小自然村,通往双洞的必经之路,村中新建的程家大院。</p> <p>在岩下的沟渠左边有一条叉路,路边的石头上有明显标记通往山西。</p> <p>两半石,巨石中间如同利剑劈开的一样,由此开始拔高,山路陡峭,几乎垂重。</p> <p>石头上的红色标记。</p> <p>遥望山沟中的双洞,悬挂在悬崖之上。</p> 队伍中的老驴和小驴。 <p>回望山脚下的石板沟。</p> <p>对面山的风车越来越清晰,风车附近就是风门口,开车经花壶公路也可以到达尖坪。</p> <p>小尖坪,一座荒芜的小村,一片残垣断壁。沿土路右行可达背泉、风门口,向左可达大尖坪,为了赶路,我们选择了翻过前面的山梁。</p> <p>山梁上有一座简易的山神庙,香火不再,笑迎客来。</p> <p>远处的天空一片湛蓝,山脊上的一排风车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地转动着,山凹处的一片红瓦房格外吸人注目,山西省扶贫工程新建的安置房,大尖坪,尖坪村委会所在地。</p> <p>下行到土路后直奔尖坪。</p> <p>路旁的一座房子早已人去楼空,房前屋后残败的梨花随风飘落。小院地上一层花瓣。房子的主人一定搬迁到了附近尖坪的安置房,屋旁的层层梯田刚刚深耕过,就待一场小雨后播种了。</p> <p>对面山腰的小村叫大背凹,队伍中的一部分选择走平路穿越大尖坪,我们几个人抄近路,越过山沟直奔大背凹。</p> <p>大背凹村边的老乡正在田间忙作,祖籍林州合涧,钟老师遇到了老乡,热情地攀谈了起来。</p> <p>中午休整地——大背凹。走了一路队伍早已疲惫不堪,热情的老乡为驴友们烧开了热水。</p> <p>路边的苹果花开得正艳。</p> <p>窑上因村中有几孔窑洞而得名,现仅剩一户人家。小小的庭院连院墙、大门也不设,转念一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何须院墙,细细一想,小院怎么会没有院墙呢?它背靠大山,远处山峦叠翠,层层大山不就是院墙吗?</p> <p>池凹,到处是残垣断壁,小村早已荒芜人烟。它们的主人或许早已走出了大山,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p> <p>山坡上的驴子满脸惊愕,笑问客从何处来。</p> <p>拐弯山,山梁上高耸入云塔架便是明显标记,小山村也早已芜荒。</p> <p>下山口的情侣石,千年一吻。</p> <p>同治漏,为什么这条山路叫同治漏,当地老乡也说不清,或许是因为修筑于大清同治年间而得名吧。"漏"是当地老乡对垂直陡峭山路的一种叫法,或许是因为山势呈漏斗状,山路垂直上下。比如石青漏、猫漏。</p> <p>俯瞰山脚下的雪光寺,清晰可辨。</p> <p>五一假期的石板沟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松林中早就听到了山下雪光村前的汽笛声和嬉戏声。</p> <p>下山路口就在雪光村南的观音庙后。全天旅途圆满结束,期待下次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