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是张晓平,自贡扎染国家级传承人。</p><p>今天是父亲张宇仲先生的生忌,离2006年离世那天,已经过去14个年头。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情地阻挠了我给父亲扫墓的计划,只能在家悼念。</p><p>但亲爱的父亲,请你原谅我——时间虽然残忍却又极致柔和,我用想念的方式,记忆着有你的一切日子;感谢你让我记起自己的来处,记起自己的祖辈,记起你曾经为自贡扎染奋斗一生的干劲儿和执着……。</p><p>久负盛名的自贡“拔染”、“扎染”、“防染”、并称自贡“三染”。追溯自贡“三染”源头,有感父亲为了他钟情一生的民间艺术呕心沥血地传承。</p><p>父亲张宇仲先生生于1922年5月7日,四代聚居尚未分家的自贡盐业世家。父亲十岁时其父病故,由母亲独自守寡养育长成,并就读于41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p><p><br></p> <p>毕业后的父亲开始了他的民间美术生涯,曾任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级会员、四川省群众文化学会民间美术研究会理事、自贡市民间工艺美术美研究所所长、自贡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会长。</p><p>说起父亲来,令我们子女无不为之自豪。</p><p>父亲张宇仲先生少年时代就喜欢民间印染。年少时向母亲张玉书、婶娘王孟涵学习扎染技艺。</p><p>20世纪40年代学习和收集了很多四川民间传统工艺作品和民间传统技艺。</p><p>父亲虽历经坎坷,但矢志不移地对民间传统工艺情有独钟,于20世纪50年代开了一家红星广告社,将收集的四川拔染、扎染和防染(型染蓝印花布)技艺进行收集、整理、继承和创新的艰难历程。</p><p>1957年,父母两人携手共进(父母同为国立艺同学),在继承民间防染、拔染的基础上用风箱、木甑、火罩、炕罩等工具,摸索出土法生产拔染蓝印花技术。</p><p><br></p> <p>因拔染蓝印花技术生产工艺有别于传统蓝印花布的工艺,被称为“自贡蓝印花布”,被四川二轻厅工艺美术硑究所发现后,作为国庆十周年四川工艺美术献礼新产品。与此同时,金慧行获“拔染生产技术奖”、张宇仲获“拔染创作设计奖。</p><p><br></p><p>1974年,自贡蓝印花布更名为“手工拔染”,是国内唯一列为四川民间工艺品出口的手工拔染品;也是自贡民间工艺品出口的拳头产品,因产品效益良好曾被称为自井区八大金刚企业之一。</p><p><br></p><p>1981年,“拔染三角巾”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礼品。至此,拔染、扎染、防染的“三染”特色产品成为自贡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出口的领军产品,拔染产品更为全国唯一出口厂家。</p> <p>自古,从前秦出现扎染痕迹开始,历经千年地流传过程中,四川都是扎染盛地,成都、自贡、峨眉……,曾经都是蜀缬产地。</p><p>四川扎染因其做工精美倍受皇家青睐。唐宋时期贵为宫廷贡品而闻名于世。冠以“蜀缬”之美誉载入唐宋史册。</p><p>经过唐宋鼎盛时期后,因宋代多次下诏“川陕织制局禁止生产‘鹿胎’、撮晕缬、……蓝黄紫地撮晕花样……”而逐渐衰落。</p><p>近代受外来纺织品影响,民间蓝印花布、扎染失去市场,曾经辉煌的蜀缬技艺也濒临灭绝。</p> <p>搜集来的传统文样</p> <p>1978年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恢复和发展《蓝印花布》项目,把扎染列入其中。</p><p>张宇仲负责技艺制作,我协助父亲参加项目技艺制作,何鸿志负责文字和史料查寻。</p><p>调查组先后在自贡、荣县、峨眉、乐山、成都等地调查走访收寻失落的蜀缬技艺。</p><p>在寻访中,自贡、荣县和峨眉虽然没人做扎染了,但还能见到老人陪嫁的扎染门帘、包袱皮等实物;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能扎一些小园菊、蛾蛾花、毛虫缬、绞缬等基本纹样;</p><p>这些扎染作品都是用植物靛蓝染色。扎染在自贡地区叫“捏蛾蛾儿花”,在峨眉叫“狗脚爪花”。</p><p>在调查中,所见扎染产品材质都是棉布扎花后靛蓝染色。</p><p>走访中各地老人讲述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也没有看到历史上色彩斑斓的“蜀缬”产品实物。</p> <p>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父亲张宇仲先生把四川民间传统扎染技艺经过收集、整理、继承、创新。</p><p>父亲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70年代未推出以民间吉祥纹样为主,以撮、串、叠、塔、绞五大类扎缬技艺和单色、多色套染为工艺特色的扎染技艺;形成“以針代笔,以色代墨,技艺精湛,色彩斑澜”独具一格的自贡扎染产品。</p><p>诚然,父亲在染色技艺上,除保留传统植物染色外,把直接、活性、还原、酸性等染料应用到扎染生产中,使扎染不仅在扎缬和染色工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在扎染面料的选用上采用丝、麻、棉、化纤、皮革等原料充实扎染品种。</p><p>并且,父亲在纹样构图和染色技法上,吸收现代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现代视觉艺术等表现方法,以多层次彩色套染染色工艺,突破原始的蓝底白花单色染色工艺,使自贡扎染形成既有强烈的民间、民族传统扎染风格,又把具象与现代粗犷抽象的艺术效果相结合,形成耳目一新独具一格的自贡扎染风格。
</p><p>父亲张宇仲先生创新的扎染艺术成为当时绝无前例的唯一存在,是自贡扎染的代表人物。
</p><p><br></p> <p>毋庸置疑,父亲张宇仲先生民间扎染艺术于20世记80年代在成都首展引起空前轰动。</p><p>全国多所院校教授、老师、学生纷纷到自贡交流、探讨学艺。1982年张宇仲先生受四川美术学院钟茂兰教授邀请,首开民间艺术走进高校先河,并和钟教授合著《四川扎染》,做为当时扎染教材</p><p><br></p> <p>除此之外,父亲的社会效应得到认可。</p><p>1985年自贡市文化局及市电视台先后拍攝了《革故鼎新一枝花——张宇仲代表的自贡扎染》、及《自贡三染——拔染、扎染、防染》等专题片,给予张宇仲先生业绩的肯定和褒奖。</p><p>1990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到自贡拍摄《染缬之美——中国一绝》向全国播放。赢得了四方赞誉。</p><p>文化部、省、市先后举办张宇仲代表的自贡扎染艺术展,获得好评。</p><p>张宇仲先生因创新自贡拔染、自贡扎染业绩斐然,因其被录入“轻工业志”成为“自贡三染”的扛鼎人物而载入史册。</p><p>2006年父亲张宇仲先生去世后,自贡电视台《盐都故事》剧组拍摄张宇仲专题故事——“钟情一生”,为张宇仲先生痴迷一生的民间艺术画上句号。</p><p>“自贡扎染”技艺于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級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p><p><br></p> <p>右起:右1我,右2四川雕塑艺术院范文教授,右4云南艺术学院孙德贤教授,右5四川美院工艺糸主任、钟茂兰教授,右6父亲张宇仲,右7云南艺术学院陈祖一教授。</p> <p>父亲走了,为了钟情一生的民间艺术奋斗过,努力过……。</p><p>他留下的扎染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成为自贡市响当当的一块招牌。</p><p>回想父亲的一生,痴迷民间印染尝遍人间的酸甜苦辣,历经坎坷而不回头,践行的是光明磊落、刚正不阿。</p><p>追求的是不让祖国民间珍贵遗产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湮没……,倡导的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创新民间印染的行列中来,几十年无私地将所获的点点滴滴技艺传授给全国各地认识和不认识的索艺人。</p><p>为继父业发扬光大自贡扎染,我家两代人呕心沥血、无怨无悔,无私地把所有技艺传授出来,使自贡扎染技艺走出自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p><p>回顾我自己的大半人生,谨记父亲遗训,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扎染人才。</p><p>俯瞰当下,不少人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坊,成为传承创新扎染技艺的新生力量,可其中不乏瑕疵。</p><p>时遇“非遗”发展的空前繁荣,有的人不思进取,堂而皇之虚报、谎报、剽窃他人成绩为已有。</p> <p>非遗传承任重道远!愿所有喜爱和有志继承自贡扎染技艺的传承者德艺双馨,走好自己的从艺之路。
</p><p>国家“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盛德指出:“非遗在经典的传承中走向再创造;非遗传承旨在守正创新,而创新的前题则是守正。”</p><p>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能够在几千年的岁月流转中得以保存,正是传承非遗的前辈们孜孜不倦地用一生时间默默坚持和守护。</p><p>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的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脉络。
</p><p>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父亲为自贡“三染”奋斗一生,可歌可泣,高风亮节。</p><p>承载着子女们的无限哀思与悼念,愿父亲在天堂不再受奸人所害,快快乐乐做自己喜欢的事!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