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横断山脉北缘,雪山绵亘高原;融水潺溪流淌,汇纳大江涌涛!初夏小长假,与地理爱好者相约对西部三大江河源头—岷江、白龙江(嘉陵江)、汉水,进行了探寻,图中线条部分为此行的大致路径勾画。</p> <h3>我们此行第一站到达了文县。文县,古为氐族聚居,《史记·西南夷传》载称:“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早在先秦,氐族即在西秦岭一带活动,如今演变为了“白马藏族”。西魏时,为安屯避乱流民,于文县境内始置“曲水县”,属阴平郡。北周升文州,后几经变迭,明代改降文县,属巩昌府阶州(今陇南市武都区),因位居“秦、陇、蜀”三省之要冲,遂设守御千户所。清代县界稳定,延续至今。<br></h3><h3>白龙江支流—白水江从文县老城涌淌穿过,两侧山势险峻荒秃,仅在山腰低矮处栽种树木,以防治滑坡类灾害。文县建成范围沿河谷台地与坡丘错落分布,空间形态狭小。城区外围,有多座小盆坝(如小西坝、鹄衣坝、邓草坝、石鸡坝等),这些盆坝群山环峙,地势宽缓,多为农耕种植,服务城镇菜园及粮仓。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政策等影响,部分坝盆进行了规模化开发,并作为城区拓展新空间(如文县小西坝)。文县环境闭塞,交通不便,目前正在建设“绵阳-九寨沟-武都”高速公路过境设口。</h3> <p>从文县城区出发后,先沿212国道至东裕口,再西转247国道去往九寨沟方向,过了柴门关,便由甘肃进入四川。川甘此段省际位于陇南市文县水沟坪村与阿坝州九寨沟县青龙村的交界处,这里还建有一座小型水电站(四川省境),山系属大巴西缘余脉—摩天岭。附近的柴门关,为阴平古道之要隘,连陇入蜀扼门户。清代光绪《甘肃新通志》卷九:“负山临河,峭壁镌'秦蜀咽喉'四字,出关五里即四川南坪界”。</p> <p>川甘水沟坪省际处的“阴平古道”石碑。阴平道穿越大巴山西延余脉摩天岭,白水峻峡,沟通陇南与川西。因摩天岭北侧古为“阴平郡”,遂故名。三国后期,魏将邓艾伐蜀,便经此道入川,直趋江油、绵竹、成都,纳降蜀地。此行我们并非对阴平道做细节探寻,仅路过停留时,做了简单行摄。</p> <p>247国道上的这座大桥分界川甘,桥下为白水江上源河段。甘肃有关部门还在桥头矗立了一块界桩,仅在单面刻有地名字样,四川那边尚未有找到。旁边是以前公路的老桥,后改线位移到左侧。</p> <h3>回望甘肃境内,近处山坡上为砂质灰岩与灌木、苔藓类稀疏植被。左侧道路通往水沟坪村,目前也是青龙电站的核心工作区域。</h3> <h3>省际边界四川一侧刻画的“秦蜀交界”石碑,上边建有庙宇及观景台。阴平道知名于三国历史,在概念性宣传中便突出了那段元素典故。而后这里即是南北政权发生争夺交战的区域,也作为了汉地军户驻屯与周边民族部落进行卫戍防御、榷场交易的前哨。</h3> <h3>进入四川省境后,经郭元、双河到达了九寨沟县城—永乐镇。清代雍正年间,朝廷对西部广大羁糜番区逐渐完成改土归流后,并加强军政管理,初筑城于南坪坝,始置南坪营,设守备驻防,属辖松潘直隶厅及松潘县。《清一统志·松潘厅》:南坪营“管理羊峝、芝麻、隆康等各番民”。1953年由松潘县析设南坪县,为阿坝州所辖,县境拥有著名旅游景区—九寨沟,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县城地处白水江河谷缓坝间,摩天岭与岷山在此契合交融。</h3> <h3>从九寨沟县城续往西北方向,穿过景区后,公路开始盘绕翻越岷山,地形亦呈阶次变化,海拔也一路攀升,沿途随处可见雪山与湿地,以及三年前因那场地震所遗留下来的滑坡、坍塌等地貌形态。</h3> <h3>公路盘绕至海拔3690米的“弓杠岭”垭口进入川西北高原。弓杠岭属岷山系,地处九寨沟与松潘两县的交界处,也是长江流域之“岷江、白水江、涪江”三条水系的发源地与分水岭。</h3> <h3>弓杠岭上,九寨沟与松潘的官方政区界桩,于1998年所立,那一年南坪县更名为了九寨沟县。</h3> <h3>弓杠岭上是典型的亚高山草甸及灌丛,多畜牧散养。游客在这里可观揽雪山与朔溪源头,但却多了民族地区的商业兜售现象,让这里的人为印象存在一定负面。</h3> <h3>弓杠岭上的“岷江源”标识碑,与雪山相背映衬!</h3> <p>岷江源头的潺溪涓瀑,由远处龙板棚上的雪山融水涌聚而成。其实这里仅为岷江上游东支—漳腊河发源地,另一段西源出自海拔4610米的郎架岭,而水文水利界则确定以东支为正源。两源水系汇流于松潘县川主寺后,再傍依龙门山一路南行,经茂县、汶川、都江堰,灌润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遂又经乐山、犍为,终在宜宾注入长江干流。而正源也有出自大渡河一说。</p> <p>岷江(漳腊河)奔行南涌,源出高原坡台,穿切龙门山峡。干流北段有天然冰雪融水涓聚,而南段则处在“华西雨屏带”上,降雨环境频多,使得岷江水润充沛,年径流量较大(约900多亿立方米),水利资源蕴藏量亦占长江水系的1/5,流域面积达133500平方千米,流域内约有2000多万人口,灌溉了近1700万亩农田,岷江水系段也是古蜀文明的孕育发祥地之一。</p> <h3>作为四川一条大江河流的源头,自然也是水源重点保护区。</h3> <h3>岷江东支源(漳腊河)分布有一片高原泥炭沼泽,多为约80-120厘米厚度的泥炭层,造炭植物主要为泥炭藓(苔草),有机含量约60-90%。岷江源泥炭层分布储量较广,目前已打造为了湿地公园。并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天然蓄水池和水量调节缓冲区。</h3> <p>站在弓杠岭上眺观雪宝顶。雪宝顶为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地处阿坝州松潘县境内,北侧为黄龙风景区,也是川盆重要水系—涪江的发源地。上游雪山融水,加上丰茂的生态植被与有机土层,待流贯冲积到下游后,与四川盆地里的紫红色砂质土壤堆覆成坝,造就其优越的农耕条件,如潼南所发展蔬菜产业(西部菜都),便在此基础上而植衍。</p> <h3>从弓杠岭下山后,我们顺路去走访了成兰铁路川主寺火车站工地。成兰铁路作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之一,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工建设。但中途受政策、资金等问题影响,同时又将全方位穿越龙门山-岷山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艰巨,虽于2012年逐步复工,但建设进度仍缓慢拖拉。川主寺火车站属松潘县境,距川主寺镇3公里,松潘县城16公里,目前车站仅为雏形阶段,按照工程牌上的时间表,竣工期定在2022年9月,开通期应在年底12月了。另外目前成兰铁路也调整为了西宁-成都铁路,从川主寺以长大坡道上至甘南高原,再向东穿越河湟谷地接入西宁枢纽。如果去往兰州,可在甘南合作站继续往北达到。西(宁)成(都)铁路已于2020年3月5日举行了开工仪式,全线计划2028年开通,工期较长,拭目等待!</h3> <p>从川主寺沿213国道一路北行,即开始上坡盘绕。上至尕力台时,我们在此分路向西折行,前往红原县。这一段是301省道线,海拔均为3000多米不等。从尕力台到挖切镇,除经过了红原县境的色地与麦洼两座乡镇外,沿途人烟稀少,地域广袤,几乎为湿地、草甸、牧场,并随时与牦牛群相遇。红军长征所穿越的大草原,也位于此段路途中。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红原县城,初夏的川西高原,即将迎来一场暴风雨雪。</p><p>红原县,隶属阿坝州,县域北境为高原草场,南境跨山地丘谷,流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具有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产业多畜牧养殖。红原辖地广袤,1960年正式设县,并由周恩来以“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而亲自定名。2019年《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的比赛中,红原县还因此上榜题库,作为基础知识科普。</p> <p>这场来自初夏的暴风雪从红原县城便开始刮落,温度也瞬间骤降,一下子又感觉回到了冬天。不仅如此,这场风雪更加大了我们行车的难度。因为我们当天计划赶到阿坝县城入住,从红原到阿坝,中途在查理乡附近将翻越一座海拔约3900多米的垭口,且遇风雪交加时,同行的驾车人只能放慢车速,跟随经验丰富的前行车辆,稳排通过。一直到了垭口西侧的麦尔玛镇,风雪才逐渐停止,但温度仍然很低。午夜到达阿坝县城后,为了洗去这一身寒冷,我们选择了一顿火锅,以示犒劳。</p><p>清早的阿坝县城,远处雪山与城内寺庙,为这座高原小城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天际线!</p> <h3>次日上午,我们从阿坝县城出发,前往青海省久治县。这一段沿途地势开阔平缓,牧场与耕地交织分布。阿坝县位于阿坝州西北部,邻界川青甘三省,地跨其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属土蕃政权及松潘(含唐代松州都督府、明清松潘卫/厅/县)辖域,多为藏族部落,1953年设立阿坝县。县域中部由附近雪山融水冲积出了一片平缓的盆地,适宜农耕与畜牧。阿坝便是以牧业为主,农牧林兼营发展的高原县。</h3> <h3>正值5月冰雪逐渐解冻,泥土侵溶疏松,高原也开启了春耕劳作。我们沿着阿柯河(属黄河流域)缓坝西行,一路随处可见正在播种的田园,人工耕撒与机械犁垦兼备进行,为青稞、小麦、豆类等旱属作物,而对农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则是冰雹与霜冻。</h3> <h3>从安斗乡折转向北,公路又沿着阿柯河支流作柯河而行。此时的空间环境,山地增多,缓坝收窄,牦牛成群地在河边草甸自由栖息。雪山融水造就了这片丰润的水草,半农半牧形态也在阿坝得到了最集中之体现。</h3> <h3>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集》中对阿坝县城及其附近区域的要素标注。县域山高广袤,县城坐落盆地,一座农牧交杂下的高原小城。</h3><h3>另外,本篇关于阿坝一段的图文信息均出自此图集。</h3> <h3>随着不断攀升的地势,我们到达了四川与青海的省际交界处。此地海拔约3700多米,受川西风雪天气等影响,省界这里已被白雪所覆盖,空气寒冷稀薄。而附近几座山峰,已属巴颜喀拉山之余脉,则会是终年积雪。</h3> <h3>四川与青海的第七号省际界桩,立于1997年。</h3> <h3>界桩下方,冰雪裸覆下的苔藓草甸。</h3> <h3>回望四川境内的那一片高原与净土!</h3> <h3>进入青海后的部分城市里程标,这里到省会还有900多公里。目前德(令哈)马(尔康)高速公路已经修通到了川青交界处,川青界-阿坝县-马尔康段也于2019年开工建设,待今后开通,将成为沟通西北与西南间的又一段大通道,也是从川渝地区前往新疆最近的一条自驾路线。</h3> <h3>四川境内的部分城市里程标,仅从距离上看,青海东南部一些县城,如久治、班玛、甘德、达日等,前往成都相对要近点,某些生活功能也会受到成都的影响及辐射。</h3> <p>从川青省界北行20多公里,来到了青海省东南部的久治县。久治交界川、甘、青三省,县城海拔约3560米,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也是青海省畜牧生产基地之一。久治县于1955年由甘德县析置设立,县域地广人稀,城内安静小巧。久治最著名的游览地当属巴颜喀纳山之最高峰—年宝玉则,即能揽山、又可观湖,吸引了众多户外摄影爱好者到此。不过目前景区正处于关闭状态,暂不对外开放。</p> <p>我们在久治县城短暂停留了约一小时后,又折行向东,前往甘肃省玛曲县。途中经停沙木多黄河大桥,桥长193米,这里也是青海省果洛州与甘肃省甘南州的省际交界处。进入甘肃后,路况明显要好很多了。在一天之内,围绕着黄河上游段,我们连续穿越了川、青、甘三省。</p> <p>沙木多黄河大桥到玛曲县城还有70公里,中间将途经阿万仓镇,并与阿尼玛卿山(昆仑山脉东段中支系)遥应于路途间!</p> <p>黄河上游水貌概况。沙木多一带植被荒芜,随着对周边矿业的采掘,以及受上游部分区域建设等影响,这一段河水也并非那么清澈,浑浊度更显加深。</p> <p>进入玛曲县城之前,经停黄河大桥,并在此观揽黄河曲流。玛曲黄河大桥位于城南4公里处,全长280米,1979年建成开通后,成为由玛曲连接青海及川西北的重要通道门户。</p> <h3>作为孕育了中华灿烂文明的这条母亲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脉北侧的约古宗列曲潺源,自西向东一路奔涌,干流由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进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时,受制阿尼玛卿山余脉之西倾山阻挡,分别又经西、南、东三个方向环绕了一大圈后,遂再次折行往北进入青海。黄河便在玛曲段形成了独特的角度大转弯,依托河道流向,铸就地貌景观,久负盛名于世!玛曲也因藏语意喻“黄河”而获取专名。黄河玛曲段径流量占全流域总径流量的1/6,更是维系黄河流域生态资源的一道天然屏障。</h3> <h3>黄河玛曲段的水貌。距玛曲上游约140公里的唐克镇(属川西若尔盖县),那里打造有“九曲黄河第一湾”游览点,现已成为川西、甘南旅游中的热门景区。</h3> <p>玛曲县城全景航拍(拍摄人:李璜)。玛曲原属夏河县,于1955年正式设置。相比青海久治,这里一方面海拔低,又是黄河上游的旅游集散城镇,并处在川甘青交通节点上,玛曲县城框架更大,人口也较多,街道上拥有城市所具备的喧嚣感。</p> <h3>离开玛曲县城,我们向东途经麦溪乡,前往川甘交界处的旅游小镇—郎木寺,探寻白龙江源头,2010年那里也被确定为了嘉陵江之正源。</h3><h3>郎木寺被白龙江源头两股水系汇集分割,场镇主体属于甘肃省碌曲县,部分属于四川省若尔盖县,也是一座省际跨界场镇。寺庙分为两大院落,四川境内称为“格尔底寺”,甘肃一端称为“赛赤寺”,均为藏传佛教圣地,并隔河跨省遥相望。郎木寺原住居民以藏、回为主,汉族多开店经商。最初这里由外国背包客所发现,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地。四周群峰环绕,雪山蓝天映衬,非常适合文艺式摄影与茶栖。</h3><h3>黄昏下的郎木寺小镇,河流为白龙江上源。</h3> <h3>根据行前查阅的资料所示,白龙江源头位于郎木寺镇西侧约7.5公里处,小地名称“曲哈尔登”,属甘南州碌曲县,并隔河交界川西若尔盖县。从郎木寺到这里为沙土机耕道,路面坑洼不平,还有几处塌陷地段,车行非常不易。我们在颠簸中来到雪山下的一座“石门关”,山顶多为灌木苔藓,冰雪融水沿着这条坡脊沟壑侵蚀切割,潺溪跌水涓流,雏源一条大河的最初风貌。</h3> <h3>在地理与水文学界,测定河流源头,有一个称作“河源唯远”的标准原则,即“以河流最长者为主流,以距离入海口最远的出水地为源头”,因为与水量相比,河流长度是一项稳定、可靠,而且也能重复测算的指标。当涉及到具体细节时,亦根据源头类型采取不同的定测方式,如:由地下水补给之源头,应确定于泉眼出露部分;由湖水补给之源头,应确定于湖口;由冰川补给之源头,则确定于冰川末端等等。此外,还有“水量唯大、历史习惯”等主张,其中历史习惯对依托河源开发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但科学严谨度相对浅薄。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对国内多条流域水系开展了河源重测,改变了以往因历史习惯或文献传续而标定的源头概念,而新河源几乎变得偏远静谧!</h3><h3>自“石门关”涌流向东的白龙江上源河道。</h3> <h3>关于嘉陵江正源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观点。古人曾认为流江(古宕渠水,今渠江下游)为嘉陵江正源,并称之其“渝水”。从汉到唐,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齐寿山的“西汉水”一度被认为是嘉陵江正源,包括北魏郦道元所著写之《水经注》一书,也持此观点。《水经注》卷20《漾水》载:“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豖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其中“会白水”即与白龙江汇流,但“经葭萌(今广元)入汉”则存在主观臆测。那么西汉水之所以会成为“嘉陵江源头”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汉水故源一带与嘉陵江上游水系历史上曾有过河流夺袭的现象。而宋代以来又传流经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故道河(两当水)为主源一说。</h3> <h3>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在《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白龙江应为嘉陵江之主流而非支流的观点。那时白龙江上游一带人烟稀少,环境闭塞,通达不便,几乎未及涉足相关考察,此观点缺乏实践支撑,没有最终确立。20世纪90年代由四川省水利厅编撰的《嘉陵江志》仍秉持老观点,称有“东、西二源”,东为正源,出陕西凤县西北嘉陵谷;西源即西汉水,出甘肃天水东南齐寿山。近些年有水文工作者指出:自古以来认为嘉陵江发源自陕西凤县以北的观点已经过时,依据现代勘测和水文实测等资料分析结果,白龙江作为嘉陵江正源更显合理,嘉陵江全段长度也应由原来的1120千米更正为1280千米。</h3> <p>2010年夏,为探寻嘉陵江源头的确切位置,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联合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共同开展了嘉陵江源考察活动,范围也包括西汉水、凤县东裕河源头(嘉陵谷),并获取了嘉陵江正源的水文地理坐标。考察组根据实地走访以及对地形图、遥感图像的判断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进一步确认白龙江在河长、流量、流域面积、源头海拔高度、泉水群数量等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先秦以来传统概念中的“西汉水说”或“故道水说”。他们还采集了水样,结合“河源唯远”与“多中择优”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嘉陵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倾山东端“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海拔4190米)”之曲哈尔登泉水群,这里即是白龙江源头,也为嘉陵江正源。河源地理坐标:北纬34°06′33″、东经102°33′43″,海拔3560米。</p> <p>嘉陵江源头主要支流水系示意图,详情可参见《嘉陵江源何在》一文,刊登于2018年7月25日的“全国地研联”公众号上。曲哈尔登泉水群一共有七处泉眼,分别有常年水与季节水。考察组十年前还在其中一处常年涌水的泉眼处用红漆写下了“嘉陵江正源”的字样,但我们此行没有找到,应距离公路位置较远。</p> <h3>2010年由兰州大学与西南大学嘉陵江源头考察组在某泉眼岩石上所写立的正源字样,图片摘自网络。</h3> <h3>甘南高原,雪山、白云、草甸,烘托出大自然苍凉之美!远方聚落即为郎木寺镇。</h3> <h3>黄昏夕照下,我们由郎木寺出发,从若尔盖县红星乡进入西秦岭余脉迭山峡谷,至此便离开了高原地域(行程自弓杠岭至红星乡,几乎环绕若尔盖县一圈)。晚间到达甘南州迭部县入住。迭部县地处川甘交界,古为叠州治,藏语意喻“拇指”。白龙江横贯县境,县城坐落在河谷缓坝间,这里山地峡谷中裸露的基岩,造就了扎尕那等自然景观。此外,腊子口战斗、俄界会议旧址也是迭部县著名的红色观瞻地。</h3><h3><br></h3> <h3>从迭部县城先沿着345国道向东,至代古寺再折向北行,前往腊子口战斗遗址。途中经停腊子口镇,这处聚落建于山崖嘴端,镇内居中的古建筑应是一座庙宇或戏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此细探。</h3> <h3>从腊子口镇到战斗遗址约有10公里。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端,属岷山支脉迭山系,素称“天险”,为甘肃南部一道门户屏障,进而连陇通蜀。这里两壁峰峦对峙,隘口宽仅十余米,悬崖峭壁间腊子河(白龙江支流)水深湍急,抬头只见青天一线,地势十分险峻。民谚便有“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之说。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此经过突袭+血战,攻破了由国军鲁大昌部防守的这座天险绝隘,进入陇东台塬区,为北上陕甘腹地,打开了通途!</h3> <h3>腊子口战斗遗址矗立的纪念碑,碑文由杨成武将军所题写。八十五年前的秋天,红军战士们在此“狭路相逢勇者胜,北上通关突险隘”!</h3> <h3>腊子口到附近县级城镇的里程标识。</h3> <h3>峡间公路旁,凸露着一处鹰嘴崖壁。</h3> <h3>腊子口峡谷内,原国军修筑的碉堡防御设施。当年红军由连为单位组成突击队,攀登陡峭崖壁,从侧后对国军守卫部队进行突袭进攻,致使腹背受击,被歼或溃逃,红军顺利攻占腊子口。</h3> <h3>腊子口属迭山系,为深度切割下的中高山地貌,白龙江支流腊子河穿切侵蚀于峡谷间,最高海拔4515米,最低海拔1600米,相对高差达2915米,平均坡度较大,多处山顶则常年积雪。这里属寒温带湿润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湿冷,春秋相接;植被多针阔混交林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化特征。腊子口峡谷以石灰岩、页岩为主,另夹杂少量砾岩、砂岩。丰富的自然景观结合历史战斗遗迹,成为集科考、研学、观光为一体的资源型景观群。</h3><h3>腊子口峡谷中的岩石褶皱,崖壁字迹具有时代背景印记!<br></h3> <h3>始出腊子口,我们盘绕迭山余脉前往宕昌县,沿途经过迭部县东缘的达拉村,顺便停留拍摄。达拉为藏族村,建在坡面上,聚落重叠,层次分明,土地也开垦于坡间,种植旱属,远处还可眺望雪山,亦有条件打造为旅游观光式民俗村。</h3> <h3>从达拉村沿着公路盘旋上至一座垭口隧道,穿过后又一路下山,由迭山系进入到了白龙江支流岷江河谷(非四川境内的岷江),不仅海拔降低,气候也变得炎热。想起一天前还在阿坝川青边界处感受白雪寒风中的冬日景象,现在却穿越重回到炎炎夏日。</h3><h3>岷江河谷中的宕昌县城,周围被山地所夹峙。我们在此午餐后,随后南下武都,再向东经成县、徽县、两当、凤县,前往秦岭腹地的留坝县。</h3> <h3>从宕昌经武都、成县、徽县去留坝,要先穿越西秦岭与徽成盆地,再从凤县走316国道南行。傍晚经停凤县与留坝县交界处的柴关岭。</h3><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316国道盘绕至柴关岭山顶,垭口矗建城楼一座。拱券两侧门额顶分列刻书“汉中留坝”与“宝鸡凤县”地名字样,表明这里已为市际/县级的政区交界处。凤县一侧还用雕像塑造了县域民俗文化特色。</span></h3> <p>柴关岭位于留坝县城西北约20公里,海拔1645米。关隘深居秦岭腹地,并临靠秦岭主峰·太白支脉—紫柏山。留坝与凤县原在柴关岭北侧约30公里的留凤关交界,1959-1960年间,两县合并后又分设,留凤关也划归了凤县。明初洪武年间始设留坝巡检司,辖隶凤州。初驻留凤关(原称废邱关),后迁柴关岭,以岭为界,北属凤县,南属褒城县。</p> <h3>柴关岭碑刻,右侧亭中三字为民国工程师赵祖康先生手书。赵先生在三十年代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管理处/局要职时,正逢抗战前夕,为应对战争形势需要,打通西部物资运输节点,他先后主持修建了西安-兰州、西安-万源、宝鸡-汉中等多条公路。而后在抗日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战略运输作用!宝鸡-汉中公路,沿着褒斜古道修建,直穿秦岭,工程复杂,赵先生亲自参与测定规划,在克服山区筑路难度的同时,还改线保护了大散关、张良庙、石门摩崖题刻等众多历史遗迹。在这些公路的重要隘口上,均会留下赵先生的亲笔手书,以示留迹!</h3> <h3>初夏黄昏中的柴关岭南口,群峰绵延,夕照秦脉!</h3> <p>当晚我们到达留坝县城入住。留坝因汉初功臣张良被封“留侯”,相传隐居在这里而得名,故留坝有张良庙遗迹(但近年来一些文章对此提出了异议与关系考论)。历史争议暂且不谈,这座居处在秦岭山中腹地,褒河上源(北栈河)的小城,留坝有一种独特的巧秀之感,蕴存闲适宜悦!</p> <p>留坝县城将原来破落的老街进行了修复,增添旧式商店情怀,完善了餐厅,民宿等相关配套,打造成为一条文化旅游街市。这本《秦商入川记》并非图书,而是当地通过植入老街与古道等元素概念,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实为笔记本)。配合古街风貌,游人也可尽情发挥想象,如“追寻秦商故迹,一路南行川蜀”等等。</p><p><br></p> <p>步行到老街北侧,是留坝县政府,县府旁边的这座小坡丘,也被称作“太平山”,为清代留坝厅故城遗址。明代时,留坝曾设巡检司,先后移驻留凤关与柴关岭。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始置留坝厅,随着局势稳定,进入山区的流民垦户增多,以便加强对秦岭腹地的行政管理。留坝厅域由凤(县)褒(城)二县所分设,范围即:北靠凤县留凤关,南邻褒城武休关,东界洋县松坪子,西傍勉县光头山。1913年改留坝县。</p> <p>留坝厅治所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由柴关岭迁今址,遂修建城墙,用糯米浆与石灰掺沙夯筑,砌石条围沿。但多次遭洪水侵肆后,又几经修复稳固,并续建了坛、祠等构筑设施。现存太平山段墙址约200米,宽约3.5米,残高10米,夯砖混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留坝县城的立体手绘地图。背景时间虽然是1950年,但要素信息却全都为现代化场所。</p> <p>从留坝出发南下,先沿G85银昆高速到汉中北郊石门,再转G7011十天高速西行,至勉县武侯镇,探寻古阳平关遗址。</p><p>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始建自西汉初,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区西侧约6公里的武侯镇莲水村。关城南临汉水巴山,北枕秦岭西脉,雄据汉中盆地与秦巴山区之间的地貌汇口处,并为通衔金牛蜀径与祁山-陈仓故道之咽喉枢纽;古时即称其“欲夺汉中,必先取阳平关”,历来也为兵家征战地!</p><p><br></p> <p>阳平关城廓现存西墙和南墙,总残长约500米,墙基宽度约6米,残高约0.5至4.5米。初为夯筑,后改砖砌。现在经过重修后,西侧残存墙体由青砖包裹,南侧仍保持夯土原貌。关城设三门:(西)镇江,(南)拱汉,(东)定军。</p> <p>古阳平关城南侧的夯土墙基遗址,面临汉水江岸。</p> <p>夯土墙址多作为农田垒砌基础使用。</p> <p>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知沔州王昱将治所移到阳平古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改县。直到民国24年(1935年)沔县遂迁今址。古阳平关因曾为勉(沔)县旧治驻地,在担负防御之责同时,也集中了人口聚落与商贸交易,以此“矗享山川形胜,扼控秦蜀通隘”!</p> <p>古阳平关全景影像图,特别是对于扼控汉中盆地与秦巴山区的咽喉区位,表现得非常直观。图文摘自公众号-“地图帝”。</p> <p>从古阳平关开始西行,由汉中盆地进入到了秦巴山区西缘,我们将先前往古三泉县遗址探访,再转去汉水老源头。途中经过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分水岭村,这里是长江流域两条重要河道—汉水与嘉陵江的水系界岭。汉初以前,嘉陵江上游诸水系本为汉水之源流,河道受其壅塞,今陕南略阳附近即形成有山间湖泊—“天池大泽”。西汉初(公元前186年)的武都(道)大地震,造成秦岭南麓一带发生山体巨大滑坡,阻断古汉水,也致使嘉陵江夺袭了汉水上源(西汉水)。震中的略阳、宁强等地,在板块作用影响下,山势亦随地壳挤压而抬升,构筑起汉水与嘉陵江之间一座新的分水岭,并改观整体地貌格局。</p> <p>分水岭村委会驻地。由这段界岭发源之诸条小溪,岭东流向汉水,岭西注入嘉陵。</p> <p>公路、铁路目前均越岭穿过,坡度略带小起伏。其中铁路(阳安线)全段海拔最高的地方,也在分水岭,附近原铺设有展线盘绕,现已凿通长隧通行。分水岭不仅是一处自然地标,还是交通咽喉。</p> <p>分水岭及其附近的区域地图,摘自周宏伟著《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一文。周对武都大地震与汉、嘉夺袭现象有深入的分析研究,而作为学术观点,也出现了诸多争议,对此亟待各方专家学者来开展细节讨论和佐证。</p> <p>在宁强县阳平关镇西南侧的擂鼓台村坡丘上,为宋代三泉县遗址。三泉县,设立于北魏正始年间(504-508年),初治今四川广元北,后废。唐代武德四年(621年)析利州绵谷县复置;天宝元年(742年)移于今址,属梁州(后升兴元府)。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宋将王全斌征伐后蜀,兵出于此。平蜀之后,此地当秦蜀隘冲,以扼控巴山门户,且勤便巴蜀与中原通衔之节点,宋太祖即于乾德五年(967年)颁诏:“令三泉县直隶京师”,遂开启了自秦代行使郡县制以来,中央朝廷直辖远方县域、垂领基层管理的先河。至道年间(996-997年)还曾一度为大安军治所。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年),三泉县废,省入大安县。</p> <p>三泉县遗址位于嘉陵江南岸,经过相关部门考古勘探与调查,呈不规则之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坡丘顶端城址,轮廓墙基雏现,现有空间利用均为农田耕植。</p> <p>三泉县遗址航拍视觉,图片摘自公众号-关中拍客,拍摄人:渭南博物馆申威隆。</p> <p>站在三泉县遗址坡丘上眺望阳平关镇。此阳平关原称“阳安关”,南宋改定今名,嘉陵江北源缓淌,分隔场镇框架。后因宝成、阳安两条铁路在这里交汇,逐渐发展成为了“南入川蜀,北上关中,东达汉沔,西连青陇”的交通商贸型重镇。而在西(安)成(都)高铁开通前,阳平关一直也是宁强县的火车出行集散地。</p> <p>《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北宋部分,对三泉县的标注,还特别说明“直属京师”的地位。</p> <p>离开三泉县旧址,我们赶往此行最后一站探寻地—汉水源头。汉水,又称“汉江”,全长1577千米,其长度在长江各条支流中居首。按照传统水文记载,汉水有中、北、南三源;而根据“河源唯远”等原则,汉水即存在新旧两源之说。我们此行主要探访了汉水南源—玉带河,以及借助源头名气而打造的森林公园。</p><p>站在南山岭上远瞰宁强县城。南山岭属大巴山系北坡亘脉,海拔1827米,汉水亦有支流从岭谷内涌出。宁强县城坐落于大巴山北麓的一块盆坝中,四周多布缓丘,建成区被玉带河所分隔。老城东北侧还有一处平地,那里是西(安)成(都)高铁所设置的宁强南站,距离老城约3公里,如此也便于县城依托交通干线就近拓展新区。由于同行爱好者中有交通工程专业人士,我们当时在南山岭观景台上一边远眺县城,一边交流讨论着西成高铁在宁强段的线路走向与站点选址等问题,在游览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信息。</p> <p>南山岭属中高山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广阔,当地就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了一座“汉水源森林公园”,其实并非地理意义上的汉水源头。园内月亮湖,为人工所修造,不仅增添了一些雕塑景观与故事传说,还设置有“喊泉”高瀑等娱乐项目,完全就是一处大众化景点了。</p> <p>从汉水源森林公园驱车而下南山岭,我们来到了位于108国道旁的汉水之南源—玉带河溪流畔,由于时间关系,并未继续往河溪内侧(西北方向)深入,仅在玉带河与公路的汇合口做了简单行摄。当地还在公路旁修建了汉水源石刻碑记,并将众条干支水系用示意地图的方式,平展铺画于地面上,让游客亦能直观了解汉水流域的基础概貌。</p> <p>玉带河,为汉水南源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城西约22公里处的“箭竹岭水池垭”(政区属汉源街道汉水源村),并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之一。玉带河自潺溪源涌向东,穿切烈金坝-武侯镇间峡谷,在勉县境内纳接褒河后,正式称谓“汉水”。距汉水源森林公园最近的一条源流,也是玉带河。</p> <p>汉水的另外两处方位源头为北源“沮水”与中源“漾水”。沮水发源于留坝县紫柏山,向南流经勉县、略阳,并纳接甘肃陇南境内部分河溪,终至勉县新铺镇注入汉水;漾水发源于宁强县城北嶓冢山,毗靠分水岭村。在《尚书·禹贡》等古文献中,最早提及了汉水源头记载的河流,便是漾水。以致数千年,人们大多将嶓冢山作为汉水正源来认知,进而典传古今!</p> <p>目前根据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少创博士的观点,汉水新正源应在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嘴头镇塘口村,坐标:北纬34°09′38″、东经107°22′30″,海拔2150米,也就是汉水上游支流—褒河的源头。刘博士一方面根据“河源唯远”的基本原则,同时运用了诸多现代科技测量方法,并结合水样采集数据等内容,得出此番源头说的新论。至于是否会被相关部门最终认定采纳,仍需进一步探讨。</p><p>玉带河向东流淌,傍依108国道</p> <p>老照片里的汉水中源(嶓冢山石牛洞),即漾水,传统认知上的汉水正源。史籍《尚书·禹贡》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另《山海经·西山经》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又东南流注于沔”。所以在大安镇分水岭村附近,而今便有“古汉源”遗迹留存。另外是否因武都大地震与嘉陵江故道存在夺袭,尚需更加详实的考证。</p> <p>傍晚我们回到宁强县城晚餐,随拍黄昏中的这座陕南小城。宁强原称宁羌,古为氐、羌族群聚居,明代设置卫所,后升州治,民国改县,1942年定称今名。汉水南源玉带河穿城而过,河畔垒筑了防洪堤坝,打造滨江休闲景观带。晚餐后我们离开宁强,南下四川广元昭化区入住,次日一早再对荣山煤矿进行了简单探访,遂由G75兰海高速转G85银昆高速,途经苍溪、阆中、南充、广安一路返回重庆,于中午顺利到达,此次西部探源环游活动圆满结束。我们全程途经川、甘、青、陕四省,从川西高原穿越至秦岭山区,还在两天时间里,感受了气候上的四季过渡。结合地理环境,一路收获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