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起郭沫若我们就说郭沫若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写的那些东西——把郭沫若文革期间化,郭沫若最后竟成了文革人物。鲁郭矛巴老曹这是定调与排位,就像领导人的排位一样,这一定是政治给的排位——文学被政治的排位。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任务。鲁迅后郭是第一人。每到政治有巨大的变化,主席出格言沫若出文章(沫若的文章是格言后,是文化第一人对毛的格言的文化的阐释与文化角度的肯定)。我们可以想见那文章有多难写,宣传定调角度定调语言定调文字定调,那文章出标准那文章出要求那文章是怎么写的文件——那文章是郭的任务,文章的境界的程度就是达到的政治的调的程度——高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手里有一本郭沫若建国后的诗集《长春集》。仔细阅读很多诗歌写的非常出色——表达政治形势赞颂政治形势跟随政治形势渲染政治形势,郭沫若为这些作品是费尽心机耗尽心血,堪称文学作品歌颂颂扬文学作品宣传化文学作品鼓动化的代表,使文学作品通过在政治中的出场焕然一新,并让人眼前一亮——使文学竟然展现出了从未有过从未被人发现的面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沫若写过表达自己政治态度的书——《十批判书》,这是文人试图自己政治的书试图自己政治权利的书——文人政治书,对决定中国命运的人物做出的决定——文人试图作出的给予的一个政治的决定。毛抓住了文人的软肋,在涉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真正的政治家毛给予了否定进而对全书进行了全盘的否定,“十批不是好文章,焚坑事件要商量”。政治家的视角是全部的视角多方面的视角全社会的视角。文人对政治的议是文议,文议是情绪的议审美的议是缺乏其他方面的单方面的议——是妄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