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金华,是这群老兵的第二故乡,从88年入伍到99年部队改革离开金华,在此奉献青春和热血11年,度过最宝贵、最值得纪念和回味无穷的时光。想起金华,身上马上涌起一丝暖流;说起金华,立刻想到部队大本营和昔日故友,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思念情愁!</p><p>今年五一,我们再次踏上金华土地,开启19次抱团旅游,在做好防疫防控的同时,拉动全省经济复苏、升华兄弟姐妹情感,同时感受金华朋友和金华天气火辣辣的热情!</p> <p>金华,因婺江产生灵气与才情,因婺剧增添艺术气息,才养育了勤劳、善良和聪慧的婺城人民!</p> 一位战友因有事要急于返回重庆,因此我们4月30日晚上就赶到金华赴宴。既为32年的战友送行,同时开启我们金华之旅。 <div>八咏楼和沈约雕像(齐隆昌元年即494年任东阳郡太守)是金华的地标建筑。三位帅哥故地重游,是否找到美好的回忆?<br></div> 金华大剧院在婺江的倒影极美! <div>5月1日上午,我们游览兰溪芝堰古村。</div>芝堰古村始建于宋代,迄今已有850余年。村落古建筑年代之早,数量之多,结构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且元、明、清、民国等四个朝代的各种建筑集于一村,堪称“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博物馆”,2004年6月被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br></div> 村口布置一个八卦图。虽然没有诸葛八卦村名气大,但古老建筑的历史价值一点不亚于诸葛村,朴实而低调,是一个有故事的古文化村。 芝堰村不仅人文气息浓郁,自然风光也很秀美。村外青山环抱,一股水系穿村而过,与村口的月牙形池塘相通。漫步在古街巷,潺潺流水不绝于耳,只见村民在自家门口用活水洗衣洗菜,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好不惬意。 清同治年间,这里出了一家五世同堂,皇帝以直匾褒奖他,上写“荣褒五代”四字,受奖村民陈准与妻叶氏五代同堂,子孙循守孝道,远近闻名。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匾已难寻,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后来按照当时牌匾的模样重新挂上的,不过我们从中依然能够追寻出当时的显赫与荣耀。 走在小镇湿湿的小巷里,是否邂逅到一位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 深入小巷,每个人都情不自禁的留下古朴而有故事瞬间! <p>王老师平常鲜有单人照。一拍照,贵妃派头马上显露出来!</p> 只要出来放松筋骨,美女们总是开心幸福的! 临时“小三”,笑逐颜开地为临时“老情人”保驾护航! <p>听了若干年酥软称呼的覃哥哥,终于满足了与美女合影的愿望!</p> 古村落前留下美丽瞬间!(缺一位值班帅哥) <div>5月1日下午,游览兰湖旅游度假区。</div>兰湖旅游度假区自然风光秀丽,拥有3000多亩形态优美静水湖面和4000多亩清新优质茶园,潺潺灵动溪流,肥沃秀美的生态农田和郁郁葱葱的天然林木,是居家休闲度假胜地! 适逢疫情时期,度假区人烟不多却风景迤逦,建筑设计和景色互相交融,令人赏心悦目! 手牵手、肩并肩,一起相约陪伴到老吧! 湖边小憩,宽阔湖面令美女们心旷神怡!<div>(因我考虑欠周,没注意金华正逢高温,全是带的春季衣裤,一到金华就热得不行,连忙找彭老师借两条裙子应急,在此谢谢贴心的彭老师)<br></div> 湖里金鱼很通人性,看见食物争先恐后抢食,看见人影流动,也会跟着前行! 雾气缭绕的“仙境”陪伴左右,心情自然美不胜收! 这样的人间仙境,必须来一张美照! 人间仙境里漫步,是否有腾云驾雾感觉? <p>一辈子与你相依相偎,就是今生最大的幸福!</p> <p>唐老师就是覃哥寻找一辈子慰劳美胃、保护小心肝的那个人!</p> <p>在美女同学怂恿下,大熊来了一个激情拥抱!</p> <p>夫妻俩性格温和,配合默契,举手投足之间都有领导、贵妃范!</p> <p>倾心打造爱心造型,值得永久珍藏!</p> <p>随后,我们参观了超级豪华西山寺村。</p><p>该村自2014年整体搬迁至上华街道缸窑村附近以来,幸福指数显著上升!整个村建于绿茶碧湖之间,红墙青瓦,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连村委会大楼都设成总部,简直超乎我们想象!</p> <p>村民可以任意选择房子户型,400多平方的别墅价格仅120万元,而且养老和医疗等福利待遇极好!在我们看来,他们早已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p> <p>村民别墅前有木栈道花园,环境多么优美舒适!</p> <p>没资格当这里村民,感受一下环境也是不错的!</p> <p>马不停蹄赶回驻点烧晚饭的几位辛苦达人,谢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美味晚餐!</p> <p>5月2日,我们在居住的岩头村四周闲逛。</p><p>岩头村位于金华南山梅溪河畔,上有仙源湖、下有岩头潭,先有灵岩寺、后有金华府。岩头深处山中有寺、水中有潭,悠悠历史、千古流芳。</p> <p>岩头村为徽派风格村庄,白墙黑瓦,青石铺阶,文化水街穿村而过,家家户户面山枕水,村洁院美,如诗如画。</p> 岩头村兼具水韵、古韵、闲韵、佛韵,是仙源湖畔宜居宜游、宜诗宜隐的田园慢生活精品村落。 <p>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摆满各类书籍,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重地。</p> 文明实践站二楼布置精致而典雅! <p>来到村头,发现一家小店售卖扎染物品。</p><p>扎染,又称植物染,以草、木、花、果、根等植物为主要染料,棉麻丝毛为织物,经过不同温度、方式进行提取,获取天然清香与色泽,散发草木清香。</p><p>店中编制成品甚是好看,赶紧入手一条裙子和帽子。</p> <p>整个村庄装饰一新的房屋格外耀眼,墙角雕花墙绘在天空映衬下显得更为秀美。</p> <p>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上鲜艳月季花,展现村民月月喜庆、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p> <p>岩头村地处梅溪湾,又称岩头潭,坐拥一脉梅溪,四处瑶塘,溪塘相连,碧岛横波,尽显江南水乡神韵。</p> <p>沿着木头栈道前行,脚下缓缓流淌的就是梅溪,手边是俊秀嶙峋的紫岩石群,堪称奇特,颇为壮观,与周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更加美得不可方物。</p> <p>村民在画中钓鱼,构成画中迷人景点。</p> <p>余晖下的绿树倒影,流光溢彩,令人沉醉其中!</p> <p>梅溪沿线随处可见特色鲜明的宣传牌!</p> <p>梅溪水随势宛转,苏孟堰、溪口下堰和岩头等三堰如玉带束腰,直泻而下。</p> <p>倪美女准备到深圳实习前2天,特意抽空参加我们活动,真的非常用心!在此祝愿倪美女在外工作一切顺利,注意安全,好好照顾自己!</p> <p>温婉如水,娴静淡雅,</p><p>沿着小溪款款而来,</p><p>低眉微笑,采珠荷叶,</p><p>轻拂颜间粒粒微尘,</p><p>淡淡的涟漪,淡淡的情。</p> <p>两个高中就是好同学(大熊还经常冲当电灯泡),毕业后座一个车皮同时踏入军营、现在都定居在浙江第二故乡,这种30几年的感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p> 两位小美女作为本次代表,享受着梅溪带来的温馨舒适和惬意! 三位永川帅哥本想早饭后继续踏寻小村足迹,无奈碰上阵雨,赶紧跑回驻点! <div>5月2日晚上,接受俞叔叔一家宴请。</div><div>俞叔叔老家与老公同一县城,40年代地质兵,部队转业以后一直定居金华,现已80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叔叔一家热情好客,当年这些小老乡经常到他家蹭饭喝酒,是一位慈祥的长辈!</div> 几位晚辈一起为老爷子敬酒,祝愿叔叔阿姨永远健康长寿! <p>5月3日上午,我们游览著名的“江南第一家”。</p><p>浦江江南第一家“坐落于浦江县城东面12公里的郑宅镇。景区以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组合为特色”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组独具情味的古镇风貌景点。</p><p>郑氏家族以孝义传家,世代清廉,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最多时有3千多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为了表彰郑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朱元璋在洪武18年(公元1385年)亲赐“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p> 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是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许多感人的孝义事迹也常被乡民传颂,又经常被朝廷表彰,<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rgb(25, 25, 25);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white-space:="" orphans:="" 2;="" widows:=""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font-variant-caps:="" -webkit-text-stroke-width:=""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就改成了孝义门</span>。 <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rgb(25, 25, 25);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white-space:="" orphans:="" 2;="" widows:=""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font-variant-caps:="" -webkit-text-stroke-width:=""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郑氏义门数百年同居共食,没有序肯定要乱的。郑氏义祠堂专门制定了168条家规,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家庭秩序,引领郑氏义门一代一代走出辉煌。</span><div><br></div> 郑氏宗祠崇尚孝顺父母、兄弟和睦、自强不息的人格理想,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等,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个大家庭有170多人做官,却没有一个贪官,都按照《郑氏规范》严格执行,所以九世同居,甚为感叹! <div>《郑氏规范》以朱熹家礼为蓝本,从祖宗祭祀、婚姻嫁娶礼仪、家庭管理、家长职权、人员分工、财产分配、妇规、社交和睦邻关系,都作了详细规定。这本家训基本都经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审阅,后被收录到《宋史》、《元史》、《明史》等史书里。<br></div> <p>对视0.01秒就笑弯了腰,那就只能等到下下辈子才能私奔到月球啦!(甘甘这两张照片抓拍得极好)</p> 一生有美女相伴,难怪覃哥笑得如此开心! 在“九世同居”前合影的父女,最起码也要争取五世同堂吧?倪妹妹加油哦! 和谐幸福的“动物”家庭,好好经营几只“动物”和睦相处! <p>“江南第一家”前集体合影,准备把孝顺父母、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p> <p>5月3日下午,我们来到上河村。</p><p>上河村位于浦江县大畈乡黄堂演山下,壶源江畔。因壶源江流顺着山的走势在村前拐了一个大弯,恰似“杭州湾”,故素有“小杭州”之美喻,是一个有诗有故事的山中村落 。</p> <p>上河之美,美在水灵。</p><p>在路边悠闲看着大小朋友们嬉戏玩水,静静聆听小溪低吟浅唱,内心的烦恼得以清洗,此刻的心也变得宁静安详起来。</p> <div>上河之美,美在古朴而现代。</div><div>上河人崇尚读书文化,敬重知识,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文化内容。现代上河人将传统文化和信息建设充分结合,实现无人化销售,游客只要看见喜欢物件就可以扫码带走,给人一种家的温暖!</div><div><br></div> <p>2016年12月9日,中国诗歌学会与浦江县人民政府在北京大学签订共同打造“诗意流淌的地方”战略合作协议,浦江县委县政府将“诗人小镇”选定在上河这一产生人间大爱的地方。上河,也因此成了中国首个诗人小镇。</p> 随心、随性、随行,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无人售货、布置温馨喜庆的小店。 就这样含情脉脉看着你,一直到天荒地老! <p>路上偶遇卖野果的一家人!小朋友只有几岁,却提出要去山上摘果出售的思路,很有经商天赋!爸爸妈妈在34度高温帮助宝宝实现他的愿望,是一对开明智慧父母!</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小朋友很有成就感!</span></p> 王老师身材高大,喜欢穿鲜艳棉麻长裙,穿出大气、端庄、有气场的感觉! 下午走在上河村小巷,太阳光照射下来,背影极美! <p>无数背影,将甘甘修长身材展现出来。</p><p>(谢谢甘甘担任我的模特)</p> <p>周同学说上句,甘甘自然会接下一句。夫妻俩将周氏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都是调节活跃气氛的高手!</p> <p>这是运动健将家庭组合,都是可以跑20公里的角色。一个负责指点江山,一个要求完美无缺,都是追求高品质生活达人!</p> <p>分工合作,相得益彰!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真情!</p> <p>一对同病相怜的朋友,一个左脚瘸,一个右脚瘸,经常在我们游荡的时候互相交流,不知交流结果是将痛脚怎么维护好呢还是决定互相扶持?!</p><p>(大热天气,忍着疼痛陪我们玩耍,这份真情令我们非常感动!)</p> <p>夜幕降临后的宁静小山村!</p> <div>上河村最令我们震撼的无疑就是大方伯了!!!</div><div>浦江上河村大方伯是全省唯一保存完好、纵深最深的七进三开古宅,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纵深120余米,为明末时期建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纪念其先贤常八公(名正性)而建立。</div> <div>傍晚灯笼下的大方伯,尤其体现古朴浑厚而有历史!<br></div><div><br></div> <p>木头工艺精雕细琢,体现主人的独具匠心和恢弘大气!</p> 最后,来一张幸福、灿烂、完美合影! <div>5月4日早餐后,大家各自返程!</div><div>再次感谢金华朋友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