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中成长,成长要劳动!

桃木飞花

昌吉市第五小学三年级五班 <h1><b>一、五一劳动节的来历</b></h1>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br>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br> 三年级五班同学的劳动瞬间 做一次饼子试一试~ 三年级五班尚雨熙同学 <h1><b>二、五一劳动节的演变史</b></h1> 19世纪,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br>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条件,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div><br>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br>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br>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便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div>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 Massacre)。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br>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br>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br>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br> <h1><b>四、中国五一劳动节的演变史</b></h1>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br>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整理沙发我也可以做的很好! <br>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 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三年级五班刘洋熙同学 <div><br>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br>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br></div> 三年级五班夏奇拉同学 <h1><b>五、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重要性</b></h1> 学校教育重点要在于在孩子人生的起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应该从孩子能胜任的劳动能力入手,让劳动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而不应以孩子学习任务重为由,剥夺他们自己动手的劳动时间。<br>对孩子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尤为重要。要让孩子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的意义,不仅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自己,人类还在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从第一次学会使用火开始,一直到驾驶飞船遨游太空,人类无不是通过劳动,将文明之光传遍世界。<br> 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劳动不仅仅是能看得到的有动作的行为。脑力劳动也是劳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来社会对劳动会有更明确的分工,但目前在孩子们的整个学习阶段,他们需要付出的脑力劳动就是要在学习上勤思考、多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br> 其实,五一劳动节的价值和乐趣不在简单的游山玩水中,智慧而道德的家长和老师往往会适时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因为系统而科学的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幸福哲学。<br> 协助爸爸妈妈做饭我也很快乐! 首先,要教育儿童青少年敬畏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著名经典《周易》开篇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积极劳动、奋发图强、创造幸福的最重要阐述。<br> 其次,要教育儿童青少年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现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节约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的意义更迫切了。很多学校和家庭教育孩子“光盘行动”,是值得赞赏的一种劳动教育。必须树立浪费可耻的社会教育观念,对浪费行为给予必要惩罚。<br> 再者,老师和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的独特优势。孩子从小是喜欢劳动的,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乐于体验和探究。如果父母和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内因,他们就会在积极而有成就感的劳动体验中成为劳动者和生活的创造者。中小学社会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就是值得利用的劳动教育机会。<br> 家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共有的,那么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持这个家的干净、整洁、和谐,孩子也不例外。这就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表现。<br> 扫地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父母要改掉过度包办的习惯,允许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在孩子开始尝试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不打击他,也不要嫌他笨、嫌他慢,可以在他做完之后,给出一点建议,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br>舍得用孩子,孩子形成优秀品质。<br> 处理琐碎的家务、保持生活的条理性,需要耐心和毅力。<br>只有做过家务,能独立管理自我的孩子,才能明白做好这些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懂得父母日常点滴的操持,都是那么不容易。<br> 首先,父母要记得,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收拾房间、整理书本。<br> 其次,鼓励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哪怕是帮家人洗一盘水果、摆放好碗筷、倒一下垃圾,都非常有意义。<br> 在踏踏实实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能培养孩子性格中勤劳、务实的特点,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体谅他人。<br> 父母越舍得用孩子,越鼓励孩子去担当去付出,孩子就越出色,越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div> 五一劳动节,带给孩子用劳动改变生活的教育,让孩子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br><br><br></div>

劳动

孩子

工人

年月日

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

五班

罢工

工作制

八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