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从纳坦兹向西,我们来到古老的阿贝雅尼(Abyaneh)小山村,阿贝雅尼位于雪山深处,海拔2200多米,四周群山环抱。</b></h1> <h1><b>阿贝雅尼是伊朗著名的小村庄。文字记载,从帕提亚王朝(公元前247-前224年)时期起就有人居住在这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b></h1> <h1><b>公元前250年,阿萨息斯一世攻下塞琉西王朝的帕提亚省,后自立为王。古典作家称其为帕提亚王国。我国《史记》以其氏族名称为安息(亦即阿萨息斯)。</b></h1> <h1><b>一千多年前,躲避战乱的人们隐居到阿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上千年前的生活习惯,穿古老的传统服饰,讲古老的波斯方言,很长一段时间未被外界发现。</b></h1> <h1><b>因此,阿贝雅尼被称作伊朗文化的活化石,成为伊朗历史的一个入口,1975年列入伊朗国家遗产名录。2005年6月,阿贝雅尼研究中心与伊朗文化遗产和旅游组织考古研究中心,共同对该村庄开始进行考古发掘。阿村2007年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惜一直未获通过。</b></h1> <h1><b>抵达阿贝雅尼时已近中午,先入住酒店,吃午餐。</b></h1> <h1><b>酒店外观不起眼,走进大堂后惊喜地忍不住叫出了声,宝贝太多啦!</b></h1> <h1><b>大铜壶穿着漂亮的外套,好可爱啊!</b></h1> <h1><b>墙上的图片,亲们看出端倪木有?门环!门环!门环!</b></h1> <h1><b>在伊朗旅游时,很多伊朗人会纠正游客认识上的两个误区:首先,伊朗人是波斯人,不是阿拉伯人,波斯语不是阿拉伯语;其次,早期伊朗人所信奉的不是伊斯兰教,而是祆教(拜火教)。</b></h1> <h1><b>在阿贝雅尼,坚定地致力于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村民,让我们对此深有体会。这座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古老村落,感觉恍如隔世,但又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b></h1> <h1><b>阿贝雅尼不大,仅有的两间酒店把守村口,我们入住的Abyaneh Hotel在西北端,Viuna Hotel在最东头。</b></h1> <h1><b>村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b></h1> <h1><b>村口摆放着什叶派阿舒拉日纪念仪式必用品――巨型叶子状器物Nakhl。</b></h1> <h1><b>这里的房屋用混有干草的红色粘土垒造,结实且冬暖夏凉,与我国干燥少雨的西北建造的“干打垒”,有异曲同工之妙。</b></h1> <h1><b>村口的博物馆,不知为什么没开放。</b></h1> <h1><b>逼仄的巷道里,红泥土墙、粗木门窗、悬在半空的小阁楼……,建筑所表现出的沧桑质朴,令我们联想到出土文物。 </b><br></h1> <h1><b>这是地下储水建筑,雨水顺势而下,流到低洼处储存,类似我国西北曾经的“涝坝”。而婆婆牵着的小毛驴,无疑是这里最方便的运输工具。</b></h1> <h1><b>村里房屋虽然破败,但水、电、气供应正常。</b></h1> <h1><b>屋顶的通风口,仔细瞧瞧,设计非常巧妙哦!</b></h1> <h1><b>谈到对伊朗的印象,大家脑海里总是离不开裹着黑长袍的女性,但阿贝雅尼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这里女性头戴花巾、身着花衣,连男士都不甘落后地穿着阔腿裤。蓝天下,红色房屋与花枝招展的村民相互映衬,让小村显得古朴又亮丽。</b></h1> <h1><b>阿贝雅尼村最出名的是风格古老的传统服装,女性通常下身着黑裙或裤,上衣是色彩斑斓的chador(长度类似中褛),头上披着白底红花、覆盖上半身的大围巾,围巾上多半是玫瑰花图案。</b></h1> <h1><b>村里几乎所有的妇女都穿着这种传承自她们祖先的服装,人们称之为花婆婆。而这一传统也使阿贝雅尼有了“花婆婆村”的雅号。</b></h1> <h1><b>村口新建了餐厅和酒店,喜欢安静休闲的背包客都在这里小住。</b></h1> <h1><b>村东头的Viuna酒店,屋顶是拍摄村落的最佳取景点,可惜我们没住这里。</b></h1> <h1><b>村庄的照片是蹭伊朗旅游局官网滴。山坡上,红土垒筑的房屋层层叠叠,红色的土墙、小街、房屋、阁楼,分外抢眼。</b></h1> <h1><b>村子的排水系统非常好,每条小路中央都有浅浅的水道。</b></h1> <h1><b>这个不大的院落(Zeyaratgah shrine),有说是清真寺,有说是圣陵。</b></h1> <h1><b>院中间是水池,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正面是祈祷厅,后方有一座蓝色小塔。</b></h1> <h1><b>据说院里安放有阵亡将士的圣坛,墙壁上的画,好像描述了某个战役。</b></h1> <h1><b>墙上的书法非常漂亮。</b></h1> <h1><b>走进阿贝雅尼,感觉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年轻一代为了获得更好的谋生机会,都离开村庄去大城市闯荡世界了,只剩下老人守望着古村。 </b></h1> <h1><b>他们每天静静地坐在路旁。</b></h1> <h1><b>或拄着拐杖蹒跚地四处走走。</b></h1> <h1><b>或几个老闺蜜坐着闲聊,打发无聊的光阴。 </b></h1> <h1><b>阿贝雅尼古老的建筑和风土人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夏季很多伊朗人也开车来这里避暑休闲。</b></h1> <h1><b>因为固执地守护传统文化,年纪大的村民不像其他地区的伊朗人那么热情好客,他们不欢迎游客,更不喜欢被人拍照,经常会以手遮脸或转过身回避镜头。</b></h1> <h1><b>这里要吐槽一下发烧友,他们经常看到“素材”就一拥而上,不征求对方同意,对着人家长枪短炮一通狂拍,想想都会反感啦!</b></h1> <h1><b>我坐在婆婆们旁边,赞美她们的服装和头巾,拿我和她们的衣服做比较,说她们的更漂亮,虽然语言不通,但从表情来看,她们“听”懂了并且很开心。</b></h1> <h1><b>碰到小朋友,我们会送出事先准备的小礼物,小孩子也很开森。</b></h1> <h1><b>如此这般,拍照不但不会被拒绝,还会友好地配合甚至互动哦!</b></h1> <h1><b>老爷爷身穿传统的黑色裙裤,上衣是西装,嘻嘻,完美的伊西合璧。</b></h1> <h1><b>这位中年男子,穿着灯笼裤 。</b></h1> <h1><b>在婆婆的店里转转,买了苹果干,味道很正哦,绝对有机食品,无任何添加。</b></h1> <h1><b>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哈。出行前担心语言不通,我们专门做了功课,将一些常用语抄写在随身的小本本上,但在村里上洗手间,发现门口的文字与本本上的完全不同,难不成是古波斯语吗?等了很久,才见到一个救星般的当地人,哈哈,太搞笑啦!</b></h1> <h1><b>据说村里的老人交谈时,能听到最正统的波斯话。因为阿贝雅尼人保留了帕提亚王朝巴列维语(Parthian Pahlavi)的某些特征,甚至很多伊朗人也听不懂。对于这一点,我们感受不到,因为原本就什么语都听不懂,郁闷吧?!</b></h1> <h1><b>简陋的房屋,朴拙的门窗,古香古色的门环,像极了电影中的画面。</b></h1> <h1><b>阿贝雅尼,让我们看到了活化石般的生活方式。哪怕外面已是沧海桑田,这里的人们不向往桃花源,也没有田园牧歌,他们固执地沿袭着古老的传统,保留着过往的故事,享受着实实在在、快乐的生活。</b></h1> <h1><b>清晨,告别阿贝雅尼,告别花婆婆,我们前往伊朗之行的最后一站卡尚。</b><br></h1> <h1><br></h1> <h1><b>城堡遗迹。</b></h1> <h1><b>暗堡吗?但迎风招展的国旗显然没打算隐藏什么。</b></h1> <h1><b>接下来的行程,是去看卡尚的“豪宅”,亲们,下集再见!</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