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岐嘎山

昭日格图

<p>  漫岐嘎(满其格、满其嘎、漫其嘎、曼其格)山位于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白音宝力格嘎查北、石房子嘎查西,距辽上京西25公里,距辽祖陵黑龙门正南2公里。主峰高度为海拔1349米,主峰西面有一处笔挺直立的人峰(貌似站立之人)山,又如帽顶子、如山羊下巴长的肉阄、如女子盘发翘起的绳头,由此而得名为漫歧嘎山。漫歧嘎山与辽祖陵山区以小土岗相连,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4公里,是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雄伟壮观的北部自然屏障。</p> <p> 漫岐嘎山是草原人民祭拜敖包的神圣之所。漫岐嘎山主峰顶处由石块垒砌的两座大敖包,据说建国前由巴林左、右两旗于每年农历5月9日共同祭祀,左旗祭祀左边的敖包,右旗祭祀右边的敖包。祭祀活动分别由两个旗的札萨克主持,宗喀巴寺(喇嘛苏庙)格根(活佛)到场祭祀,迪颜启喇嘛(密宗师)诵读祭祀经,在太阳初升之时以黑白羊祭之,仪式十分隆重。建国后巴林右旗停止了参加祭祀活动,巴林左旗以民间祭拜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1996年,两座敖包被盗墓者破坏,由查干哈达苏木白音宝力格嘎查其木德等众人重新修复了两座敖包,因建设标准不规范,垒砌时左边敖包明显比右边敖包大了些,未能做到按原型修复。目前主要由查干哈达苏木白音宝力格嘎查牵头组织祭拜活动,他们在每年农历5月9日祭拜漫岐嘎山敖包之后,又到嘎查南祭拜乌荪额嗨(水泉)敖包,之后还要举办小型那达慕。</p> <p>  漫岐嘎山是辽文化现存遗址较多的地区。漫岐嘎山有额日颜哈达、朱日和哈达、阿贵图萨拉、古日本道木图、音德尔图恩格尔等多个山峰和山坳。2005年8月7日,巴林左旗原博物馆长金永田先生从漫岐嘎山北侧延伸下来的朱日和哈达向上登攀,途中发现了大量的建筑石料和砖、瓦等辽代遗物。他将这些遗物与1997年石房子村张少山老人捡到带“白马”二字的石片以及巴林左旗辽史研究办张正旭女士展示从朱日和哈达捡到的刻有诸多文字其中有“马山”二字碑石进行对比,基本断定为辽代白马山(木叶山)的白马寺就在此处。音德尔图恩格尔(阶石坳)是漫岐嘎山主峰阳坡下面的小山坳,此处四面环山,树木茂密,是远离喧闹,祭祀修行的清静之所,此处有多个由石块垒砌的石阶而得名。最顶层和其下层石阶遗址至今保存完好。顶层石阶海拨1018米,东西长约100米、中间最高处约3米。石阶层上面存留大量的沟纹砖、布纹瓦、瓷器碎片等遗物,从而基本断定为辽代遗址。据白音宝力格嘎查牧民其木德介绍,在顶层石阶右下方有一口八角型饮水井,由于时间久远目前很难找到具体位置。2020年4月25日,笔者与巴林左旗辽文化爱好者池建学、王利民等人来到音德尔图恩格尔,根据存留完好的石板路、长短不齐的石阶层、避风遮雨的风水布局,对照辽史及相关文献,开展了进一步的考证,将石阶初步认定为辽史中提到的九层台,顶层石阶应当为辽始祖庙遗址。</p> <p>  漫岐嘎山是现代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漫岐嘎山生态优美,风景迷人,山里生长的椴木、桦木、五角枫等高大型乔木与杏树、榛柴等灌木在整个山脊与沟壑中织密了茂盛的防护网,草丛中的防风、柴胡、桔梗等名贵药材使山林更加芳香,目前常有野猪、狍子、兔子等动物山中出没,成为了野鸡、隼等多种山禽野兽的安乐家园。漫岐嘎山是大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贞烈皇太后、齐天太后陵寝---辽祖陵正南面的高山,是奉陵邑祖州城西南边巍峨雄伟的最高峰。若登顶漫岐嘎山俯瞰祖陵和祖州城,便一眼能望到独石、天梯山、液山、龟趺山等“辽史”所记载的辽代祖山和城郭全景,祖州城墙遗址、城内建筑遗址、石房子等清晰的进入眼帘,祖陵附近的辽文化遗址将会全部展现在眼前。从辽上京到漫岐嘎山途经哈达英格屯西店时还会看到辽祖州越王城遗址。如果在花草烂漫的夏季去漫岐嘎山,也能会遇到在漫岐嘎山南麓举办的祭敖包那达慕,能够从近距离观赏摔跤、射箭、赛马等精彩的草原传统文化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