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坊主的分享推荐下,今天学习了吕志军老师关于《思到深处文自成——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的讲座。吕老师从教育论文的意义、界定、结构和要素、写教育论文的步骤、优秀教育论文的特点、投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围绕教育论文写作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既有科学理论的阐述,又有浅显易懂的教育实例。</p> <p> 在开篇吕老师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意义娓娓道来,如同一个长者对后来者的谆谆教导,令人心头一暖。</p> <p> 首先,通过对论文的界定,我明确了论文与叙事的区别。论文有别于教育叙事、课堂实录,论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成规,有规范的结构和主体要素,有明确的论点和可靠的论据,包括题目、作者、内容提要,正文(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和参考文献5要素。而教育叙事是以叙写事情事情经过为主,点滴感悟为附,没有论证的叙事性文章。</p><p> 写论文是一个并不太难的事情,经验总结、课题报告都是论文,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感悟总结出来,整理归类,就是一篇论文。破除“论文是很完美很科学”的观念,一篇论文如果大家把它看成是高富帅高大上的东西,那就永远也写不出论文来。因此,不要害怕写论文,不要把它看成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抓,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反思、总结,捕捉自己头脑中瞬间闪现的灵感,通过思考、提炼、积累、整理,变成论文的素材,勤于动笔练一练,相信论文写作上大有提高。</p> <p> 其次,了解了撰写论文的一般步骤。吕老师概括了论文撰写的五个步骤,从论文的定题选材到论文的修改,详细的介绍了每个步骤的具体做法,接地气,很实用。特别是对怎样选好论题的介绍,对我感触很深。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动笔前常常会大量浏览网络上的已有文献,思维被别人的写作模式限制,写出的论文要么大量引用他人内容,要么创新性不够,吕老师以《岳阳楼记》为例介绍了与学科交叉、与教材碰撞、与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与德语研究、与管理研究等方面,产生论文选题的方法,拓展可我们选题的思路,指导我们发散思维,从点滴碰撞中找到课题。</p><p> </p> <p> 写论文时,当论文主题、论据素材都整理好了之后,不要急着动笔去写,而是“理思路定格局”,写作前闭目构思,如同大战前的寂静,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然后再一气呵成动笔如脱兔,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写作过程中应“惜笔墨”“不硬写”,抓住自己表述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论据与论点一一对应,论述层次清晰简洁,主干明确,切忌旁枝末节罗里吧嗦。</p> <p> 最后,论文的写作,重要在读“读”。思之前是读,“读”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思之后还是读,“读”让我们给别人也送上半个肩头。也就是说写论文离不开读书学习,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多读书读好书,积累理论知识,在写论文时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名人相关论述、政策法规文献等等,可增加论文的可信性、权威性和说服性。吕老师提到他自己在阅读时有一个爱做笔记的习惯,他抽屉里放着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在阅读时的点滴发现,用主题分类法、项目分类法归类,久而久之,自己思考辨析,一篇论文孕育而生。所以,我们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抓住对自己有触动、有冲击的东西,做好笔记,养成勤做笔记、归类整理的好习惯。</p><p> 论文写完后,还要读,可以写完就读或者放上三个月完全遗忘之后在拿来读,读起来上下贯通一气呵成还是磕磕巴巴,如果是磕磕巴巴肯定就有问题,要反复修改。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请别人来读,反复“研读”是论文修改的重要方法。</p> <p> “心态+状态+技巧”对于论文写作同样适用,有良好的心态、勤奋的状态、娴熟的技巧,相信教育论文写作不是件难事,不奢求鸿篇巨作,只求笔尖记录下工作的点滴,在幼教同仁心中激起些许涟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