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防疫期间,小区封闭。楼下围墙外有一阵阵“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想起家中有一把厨房用的剪子和菜刀已经不够锋利,立即高声喊住他暂停前进,自己立马带上刀剪快步下楼。</p><p>我把刀和剪子递给围墙外的磨刀人,自己攀在铁栅拦上看磨刀人如何操作。他迅速从拖车上拿下一条架着砂轮的长凳,将刀在砂轮上磨了起来。根据我的阅历,磨刀人大都是北方来的外乡人,在我们六合城附近农村租一个简易的房子住下,再四出做生意。便问他是徐州的还是山东的?他说是安徽宿州灵璧的,我说那是出美石的地方!</p><p>他埋头在忙碌中,看不出他的具体年龄,便问他:</p><p>“高寿啊?”</p><p>“六十五!”</p><p>“现在落脚住哪里?”</p><p>“城西!”</p><p>“每月房租多少钱?”</p><p>“二百元。”</p><p>我心中算了一下,每天除吃饭不算外,住宿费就得六七元 。</p><p>“一天能有多少收入呢?”</p><p>“百十元左右?”</p><p>“蛮辛苦的啊!”</p><p>“比在老家好。”</p><p>磨刀人告诉我,他原本姓徐,被大路乡一个“位”姓人家招去当女婿,所以改姓位了,姓名就叫“位徐”,生了两个儿子全随妻子姓位了。他先前是做瓦匠的,因车祸腿受了伤,才出来以磨刀为业。现在城西农村租住的房子虽然旧,但却有三间,地方宽裕,所以老婆也跟他一起来了,他非常自豪地说她“每天给我烧饭洗衣服!”</p><p>看得出来,他对目前的境遇比较满足。</p><p>电瓶三轮车上有一个电喇叭,里面能放出非常嘹亮的“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像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吆喝声一模一样,这样可以省得磨刀人自己喊破嗓子。</p><p>喇叭里的吆喝是谁的声音?</p><p>他说是他自己录下来的。</p><p>我忽然发觉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现代磨刀人。赶紧拿出手机给他拍照和摄像,准备在我的微信圈上发出来,帮磨刀人扩大影响。</p><p>因我在墙头上,距离较远,我要他把磨刀的工具搬一下,换一个角度,他非常地配合我,手下的动作也顿时利索起来。</p><p>“你有微信吗?我给你做一个美篇,可以发给你看的。”</p><p>“有!我家里还有无线网络的,每月连电视收看费要交六十五月呢!”</p><p>他掏出手机走近了我,我看他走路的时腿脚确实不太方便,明显是受过伤的人。</p><p>我在自己的手机上点到扫一扫的功能,叫他点开自己的二维码,他捣鼓了一会说,我不熟悉,弄不起来,你帮我搞一下吧,我接过手机,迅速加上了他的微信。因怕搞错他的姓名写法,还拍下了他身份证的照片。</p><p>磨刀费一般都是菜刀十元,剪刀五元。没有估计他能扫码收费,我下楼时是特地带了零钱的。</p><p>付费后,我拿着磨好的刀和剪子跳下围墙时,菜刀和墙角碰了一下,隔着围墙的他听到了,又赶紧叫我把菜刀从头顶上递给他,在砂轮上磨好了那被碰卷了一点的刀口。</p><p>我看磨刀人如此朴实,对他说:</p><p>“保持联系,明年我搬家了,有些用不着的家具全送给你!”</p><p><br></p> <p>记实散文《现代磨刀人》在我自己的《美篇》和南京机关作协《金陵作家》刊出后,被著名的老报人、杂家汤雅洪看中并推荐给了新创办不久的《天下美篇》报,后者于2020年5月15日刊发时,因磨刀人姓位名徐,题目改得非常精彩——《那“位“磨刀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王家干,男,1945年8月出生,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国家二胡考级考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他自幼喜爱艺术,10岁习琴,13岁被特招入艺术师范,16岁至专业文艺团体,由主胡而指挥,由指挥而作曲,由作曲而作词,由作词而作诗,由作诗而作文。曾任靖江县歌舞团、六合县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六合师专音乐老师、六合县文化馆常务副馆长、六合区文艺创作室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王家干一生以“手艺人”自居。自称“不甘寂寞的小人物,不肯盲从的老百姓”。“不信天命信拼命”是其座右铭。信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吹牛、不拍马、不落井下石、不墙倒众人推”。极力“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但也“嫉恶如仇、针锋相对”。追日追月追真谛,觅琴觅弦觅知音。有感而发创作,很少无病呻吟,且为文始终坚持四个标准:民众欢迎、行家认定、总编放行、自己过瘾。曾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弦外集》、《中外诗歌精选》、《现代诗歌精选》。参与过《江苏二胡考级教材》和《放歌南京》等书的编辑。长篇传纪文学作品《芬芳人生》(经典《茉莉花》收集加工者何仿传)在南京出版社付印出版。也曾应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邀请,于2004年率领12名民歌手进京录制了20多个江苏民歌专题节目,在央视的多个频道中向世界播放过。退休后被南京《都市文化报》和《周末新江北报》聘用主编文化副刊。先后参加南京钟山民乐团和南京市文化馆的群星民乐团,演奏二胡、高胡、板胡、中胡及自己改良的三根弦的胡琴。1983年率先发起举办雨花石展览而担任过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二十载,现仍任其顾问。70岁后依然在全国的征文和南京市的器乐创作和比赛中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其中《灵岩石说》获中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二等奖、《妹打号子哥等待》获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等奖和创作奖。</p><p class="ql-block">王家干2007年被南京民乐团邀请,任其在英特网《西祠胡同》的《金陵乐谈》的版主,并兼任《雨花石文化园》的首席顾问和名誉版主。曾被西祠胡同《六合人家》评为十佳网友。2017年获江苏省百名健康文化老人称号,2019年获江苏省最美文艺志愿者称号。百度里输入“王家干”可看到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为他摄制的电视专题片《跨界奇人王家干》(上下集)和他演奏的很多视频及大量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