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三篇】婆 || 作者:贺晓林/贺军武/周洁

合阳周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婆过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晓林</p><p><br></p><p>尽管父亲已经帮我婆换了两三次的新衣服,可她在父亲的搀扶下,走在回往老屋的巷子里,我婆依然穿着昨天刚换下的旧衣服。</p><p><br></p><p>远远瞅见,我赶忙上前迎接,与父亲一道分别左右两侧搀扶着我婆往回老屋走。</p><p><br></p><p>父亲笑着对我说:“你婆现在就看不住,别看她人老了,手脚还麻利着哩,我刚给换好的新衣服,就一个转身,她又脱掉了。”婆一边走,似乎满脸的委屈在嘀咕着:“老让我换新衣服,换新衣服,这新衣服咋能平常穿。穿脏了旧了出村走亲戚都没啥穿了。”</p><p><br></p><p>“好妈哩,今日过大年哩,过年不穿新衣啥时候穿。”父亲说。</p><p><br></p><p>“呀!咋今日过年呀,我忘咧,快让我回去换换衣服去,省得邻家们笑话,说我的娃娃们过年哩都没给我这老婆子买下新衣服。”我婆嘴边的话没说完,扭过头就要往平日居住的叔父家里去换衣服。</p><p><br></p><p>“算了,算了,您老来回走路腿脚不灵便,只能就这样了,真是老糊涂了。你婆现在就是这样,清方(清醒的意思)一阵子,糊涂一阵子,转几个弯就忘了自己在哪里了。”父亲对我说,依然是笑着,笑着抱怨着。</p><p><br></p><p>其实,有父亲的照应,婆的旧衣服并不是很脏。但我婆的确是老了,而且过了这个年,就八十八岁的高寿了。婆在六七年前患上了脑萎缩经常犯糊涂了,这是真的。</p><p><br></p><p>我婆八十八岁,依然耳聪目明,牙好,胃口也还行。婆一直住在巷子西头我最小的叔父家里,父亲跟她住在一起,照顾着她的起居。</p><p><br></p><p>婆的腿脚尤其让人担心。几年前一次意外的跌倒,她的股骨头竟裂缝骨折了。按医生的话说,婆的后半辈子只能躺在炕上了。可在父亲和叔父们的悉心照料下,婆裂缝的股骨竟然奇迹般的恢复了。当然,我给她老人家买的那一架轮椅仅仅坐了那么三五回也再没能派上用场。这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我婆的身躯,如今的她,站着身,得把腰向右侧佝偻着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躺在炕上,也得把整个身子蜷缩成虾状的弯曲才会更舒服些。每串串邻居家或从巷子里穿过,不是要靠靠墙,就是要扶扶电线杆,要么再倚一会儿旁侧的一棵树歇歇身子和腿脚,所以,换洗再勤的衣服总会沾些土或者蹭点灰。我婆也说了:“人穷得可就是老不得,老咧就脏咧,脏咧娃娃们就不待见了。”</p><p><br></p><p>父亲和母亲把我婆扶上了家里的热炕头,大家都去忙活了,屋里就剩下我和她,才一会会,婆的眼神又有了些异样。</p><p><br></p><p>土炕是温热的,炕铺上她不熟悉的被褥和屋里陈列的家具在婆的眼里显得有些陌生。她坐在炕上不随意乱动,没人和她说话的时候,要么瞅瞅家具,要么捏捏被面或床单,嘴里不住地赞叹如今的家具样式体面,布料竟如此的亮鲜结实。突然,她问我了:“晓林,这是在哪呀?你和你爸把我领到这是谁的家?”</p><p><br></p><p>婆又忘了今天是大年初一。</p><p><br></p><p>“得是谁家有啥喜事哩,咱们到这里走亲戚吃席来了?这是谁家干啥呀?”婆一连串就是好几个问题。</p><p><br></p><p>“婆,这是咱家,您的老屋,您的大孙子家。”我说。</p><p><br></p><p>“看我的孙子吆,你这不是哄我哩不,咱家的老屋我能认不得?这是县城,你的单元,是不是?你也说我糊涂咧,我才不糊涂哩。”婆说着笑了,笑得很自信。</p><p><br></p><p>“这不是我的单元房,是咱的老屋,您老往窗外看,西边那是我大伯父家,东边这是国章哥家,对面那一排是咱的老厦房。”我说。</p><p><br></p><p>“哦!那对门子就是你志毅伯家,东边是小红家?” 婆说。看到了我家存留的三间厦房,婆又明白了。这厦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父亲母亲建造的。</p><p><br></p><p>“是的,婆,东边是小红家。”我应着婆的思绪回她的话。</p><p><br></p><p>“小红他婆这几天回来么?我好长时间都没见了她了。”婆又糊涂了。</p><p><br></p><p>“没回来,老人家都过世二十多年了。”我笑着解释。</p><p><br></p><p>“嘛嘛呀!咋都不在了,我就不晓得么,咋都没人给我说。小红婆,老好人啊!”婆面露难色,想哭。</p><p><br></p><p>我赶紧打住:“哦!好我婆哩,是我忘了,以后有机会,就让你俩再见见。”</p><p><br></p><p>“哦!要见见么,人家过去扶帮过我,老人家对我也好。”别人对她的好,婆即便糊涂了也总刻在她心里。</p><p><br></p><p>“娃呀!这是哪呀?”上句话没落点,婆又问。</p><p><br></p><p>“咱屋呀!咱的老屋。我爷当年娶您回家的这个老屋。自我那些大大(叔父)们都挪出去了后,是您和我爷做主,让您的大儿子留在了老屋,这是您的屋,我爸的屋,将来也我的老屋。”我想尽量说得更清楚些,担心她又要问。</p><p><br></p><p>“哦!咋不像是老屋呢?咱老屋过去是前后两进院,上中下三座大房,后院你姥姥卖给旁人咧,中间的房上辈人说是让回回兵给烧咧。咱前院的厦子我记得是东西两边盖各五间一线起的,东边你大爷他们一家,我和你爷住西边。这院子里空空荡荡的啥都没有,你咋说是咱老屋。”婆一边说着,一边瞅着窗外边。她摇晃着身体前后左右,上上下下地寻思着。她的思绪又回到这个院子里七十年的从前。</p><p><br></p><p>婆总是把刚刚说过的话随即就忘了,而许多年前的事竟能烙在她的心底深处。</p><p><br></p><p>这一番话,我沉思良久。难怪婆认不出她究竟是在哪里,当年的老房子早在2015年被我推倒重建了,拆走了曾经迎娶她过门的那排百余年的传统半边坡流水的老旧厦房。其实,那年父亲也不同意我拆了所有房子再重建,甚至一再要求我能否留下三两间的老家业,但我有太多的理由还是执拗地拆除了这座院基里曾经的全部遗存,而建造了时下村子里少有的两层小楼房。</p><p><br></p><p>建房那年,我婆已经患上脑萎缩两三年了,那时候的她就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虽说翻修老屋是个大事情,可我也并没有征求她老人家任何的想法和意见,只记得在我上梁招待工匠客人的那一天,婆站在高大的屋宇前抹着眼泪说对我说:“娃呀,你建房你爸他还不高兴,老辈人说,娃娃们修造房屋是给父辈们脸上贴金哩。你爷的思想开明,他一辈子就爱他的娃娃们一个个比人过得好些,他要是能看到我孙子把老屋盖成这样,可有他在人前显摆着哩。”</p><p><br></p><p>寻思着过去的往事,自己也有很多过错,我半晌无语。</p><p><br></p><p>婆怎么能不认识老屋呢?记得前不久的一次回家,在我挂着铁锁大门外的石墩上放着一把柴禾。几只干枯的玉米叶,几只筷子一般长的干树枝,三两根玉米芯儿。我随手拿起,一把枯柴竟然不曾散开,密密实实一把,干枯的叶子缠绕着细小的树枝,小的树枝又扎紧了三两根玉米芯。捧着这把柴禾,我感动的直想哭,因为我突然感受到了我婆那双形如枯槁且仅剩一层薄薄发亮的肉皮那双手的余温。一个站都站不端正的老人,佝偻着身子,还要一次次的弯腰捡拾……。她把一堆温热的柴禾留在了孙子居住的老屋,可大门锁着,她进不去,在她手心捂得温热的一把柴禾只好放在挂着铁锁大门外这冰冷的石墩上。</p><p><br></p><p>坐在炕头的婆依然摇晃着身子透过贴着一层玻璃纸的窗缝缝眯着有些流水的眼睛往外瞅,她嘴里不住地喃喃细语念叨着:西边这是谁家的大房盖的那么高?这是谁家的院子收拾的这么好?晓林,你快看,谁家这院子比咱老屋的院子宽多了,院里还栽了几树竹子,你看那竹子绿的呀,好看,真好看。你给咱院里也栽些竹子,竹子大冬天它都绿乌乌的。咦!这照壁后边也有个寿字,咋就和咱老屋厦房的山墙上那字一模一样,你爷给我说过,那拐拐弯弯地是个寿字,他说那是慈禧太后的笔体……。</p><p><br></p><p>婆在念叨着,可我的肚子里一阵又一阵的自责!自己当年不顾父亲的反对倔强地翻新了老屋,虽然如今一家人居住的条件是好多了,可我也无情地掐断了我婆对曾经的老屋里一切的记忆,让她在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院子里迷失了自己。换了容颜的老屋,留不下我婆念想,也成了我心底隐隐的痛伤。</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贺晓林,陕西省散文家学会、摄影家协会、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渐行渐远的乡村》个人散文集;合阳南大街佰纳皮鞋专卖店经理。</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婆看戏的那些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军武</p><p><br></p><p>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对于关中人而言秦腔就如同是植根于骨子里的东西一样无法割舍。高兴时,郁闷时,一个人打发寂寞时,都会吼上一两嗓子,那才叫一个酣畅淋漓!那是戏,是曲,更是人内心深处情感交集时释放的最有力的呐喊。这是千百年来秦人关于人生,尘世,以及生命思索的结晶和传承,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就是这样激昂悲壮的从苦难的历史进程中一路呼喊着,吼着一步步走来。所以不看戏或是看不懂戏的关中人,我想至少生活应该是有遗憾的。</p><p><br></p><p>合阳县的乡会多,许多村子每年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集会日子,不是清明时节就是暑里天,都是农闲日子,因为一年只有一次,所以甚是隆重。集会本身没有太出奇的地方 ,吃货日杂布匹老三样,重要的是人多,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看热闹,在外打工亦或是有公干的本村人士都会赶时节奔回来,跟过大年一样的重视。过会时一般都会请戏班子凑兴,要么是本县独有的线猴戏,要么就是西安的大剧团。虽然邻村的乡会多,但我家却少有外村的亲戚,所幸并不影响看戏。我婆和我爷两位老人都爱看戏,我自然就成了少不了的跟班,几岁上就随老人们开始看戏了。</p><p><br></p><p>记得最早的一次是去邻村北渠西看戏,临畔种地的,出了自家村抬腿就是。两位老人自带小板凳,早早就在戏台子前面占好了位子。当晚上演的有一出《窦娥冤》记忆犹新,只记得演员哭的凄凄惨惨的,台下的掌声欢呼声不断,村里还给演员披了红。汽灯下那化了妆的窦娥长得真好看,冤不冤咱也看不懂。看过热闹的那一节,就和两个小玩伴去场子外面追打开来,最后累了就在戏台侧面的帆布上不小心睡着了。等到觉得有点冷醒来的时候,呀!空旷的场子里就剩个戏台和我了。台上的汽灯像怪兽一样嘶嘶作响,微风中摆动个不停,我的心瞬间就提到了嗓子眼。家里人怎么会不管我了?当时只有七八岁的样子,那个委屈就差嚎嚎大哭了,只因声大了害怕招狼,眼泪磅礴愣是不敢出声。发了一会呆赶紧顺路往回跑,我的神,夜半时分,伸手不见五指,路边的草丛高的低的黑咚咚一片,不敢看,更不敢多想,小腿丫子撒开一气就跑到了家门口。拍了一声父亲就打开了门,原来父亲也是找了几遍前脚刚进的门,一进门这才扑到婆的怀里放声大哭。婆哈哈哈笑着说;‘好了好了,看我狗娃哭得比窦娥还冤,婆是放心邻村熟人多,又丢不了,实在是找不见啊!’哎,这戏闹得。</p><p><br></p><p>东边坡下村子叫南蔡,是有名的大村庄,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七古会,一旦请戏班子了就过一前一后总共三天,热闹非凡。南蔡村势大,老是请西安的大戏,有李爱琴,马友仙,雷开元等享誉三秦的名角,如此一来,整个村子就闹翻了天。打扫房子,蒸白馍,割肉买菜,请出嫁的老女们回门,巷道里人潮涌动,十字路口水泄不通,吆喝声叫卖声,因为拥挤骂骂咧咧的吵闹声,挤丢了媳妇或是孩子的呼喊声,一浪盖过一浪,混合成了一片,好一派人间盛世景象!天上的太阳无形间都火辣了几分。挤也罢,每年我都会陪老人去看戏,尽管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瞎子看戏图个热闹。穷苦惯了的关中农人对于秦腔的热爱那是几千年的积累和依赖,那一种高亢激昂,朴实豪放的秦音是大家心中最贴近烟火的味道。即便在那个艰辛无比的年代,都没有什么可以影响他们看戏的热情。</p><p><br></p><p>再后来,外村只要有戏的日子,我就会用架子车拉着我婆去看戏。老人爱看戏,也爱说戏,戏里的许多故事都是她讲给我的。一辈子只上过几天识字班的我婆,一生刚强,通晓事理,性格耿直,敢说敢当,颇有巾帼风范。我想老人家对世事的通达和对现实的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大半应该都是从戏里体悟到的。自己当时幼稚的思想里觉得,看戏并不能解决现实里家境的贫穷,也不能救活我体弱多病早逝的父亲,陪伴和同行更多的是为了老人的高兴,尽孝心而已,多年后才深深领悟到其中的精髓。看戏不单单是生活的一种闲适,也是一种心灵的充盈,人更多时候需要在戏曲里别人的故事中寻觅和成全自己对世事,对人间,对生命的诸多悲悯,还有苦尽甘来,花好月圆终成正果的些许安慰吧!台上的坐念唱打,浅唱低吟,那字字珠玑,那声声呐喊,又何尝不是人世间每天上演的悲壮和深情。那才子佳人,那风花雪月,又何尝不是每一个普通人心中对生活的最美期待?!</p><p><br></p><p> 我成长里的每一份安暖都来自于我婆给予我的一针一线,我所有性格的塑造和熏陶无不来自于我婆的一言一行,以至于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都惊奇于我长成了我婆行事处世的样子,直言快语,嫉恶如仇,那一种行侠仗义的情怀由来已久,深入骨髓。多的志向倒没有,半生最讨厌的就是戏里的那些奸人,白脸奸贼那是个固有的说辞和扮相,秦桧,潘仁美,严嵩一流,遗臭万年的角。戏里的善恶分明,忠孝礼仪看多了,人的价值观和取向就明朗了许多,路无形间便走稳了许多。戏曲于人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熏陶。</p><p><br></p><p>我工作后不久,就给家里买了个录音机,挺金贵的,花去了一个多月的工资。也不是为了显摆,只是为了方便我婆听戏,秦腔曲目的磁带买了满满一抽屉,老人可高兴了!记得有一次下前夜班回来,叫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婆来开门,原来老人在听戏,声音放的太大了,一入迷把宝贝孙子给忘了。哈哈,其实她听戏没睡觉是专门等着我回来,我是她这世间唯一的心事。当时巷道里殷实家道的几户已经有了黑白的电视机,婆的家教严,不让去别人家看,因为此事有一次还打了我妹妹,让我心疼了好些年。莫办法,没爹的孩子从小就背负了许多。九六年春节的时候我狠心花两千多元买了一台彩电,老人看戏便方便了许多,再也不用出门了。图像清晰,收的台又多,邻家对门的都来看个热闹,我婆整天乐呵呵的,遥控板上的塑料裹了两层子,总是不离手。坐在炕头看戏的日子,应该是我婆一生最高兴舒坦的时候,我也欣慰于自己的成长,穷书生没有状元及第,穷日子总算有了起色。于艰辛了一辈子抓养我成人的老人而言也算是苦尽甘来吧!</p><p><br></p><p>我爱我婆,也享受陪婆看戏的所有时光,二十多岁了还睡在婆的身边,那一种幸福让我终生难忘。戏里的故事在平常的烟火里一点一滴地氤氲开来,生活里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也正如戏里演绎的那样越发的殷实丰满。秦人听秦腔,秦人吼秦腔,那一种直上直下,激昂高亢,粗犷豪放,音宽嗓大的曲调,是这方水土上独有的味道。我无意于去研究它的历史渊源,也无需刻意的记下每一句经典的台词,耳濡目染间所有的忠孝礼仪,万古情长早已经贯穿了整个身心,影响着我的认知和成长。</p><p><br></p><p>婆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了,戏也很少看了,思绪和牵念却依旧萦绕在梦境里,戏里的故事依然在平常里上演着。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真正洞悉到看戏的乐趣,读懂戏里的精髓时,才明白我婆热爱看戏的意义所在,再苦难的日子人都得有一种精神寄托,以此来激励自己坚强度过。戏里就是世上,世上有时比戏里苦多了,想起这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婆,便有了一种揪心的疼……</p><p><br></p><p>有苦儿在尘世大声呼喊,叫不应挚爱祖母我热泪双流</p><p><br></p><p>想当年您养我恩若父母,却怎么一别间永不回头</p><p><br></p><p>思想起到叫人遗恨悠悠</p><p><br></p><p>再不能陪您看戏四下走,再不能听您训儿谆谆声 </p><p><br></p><p>再不能倚门等孙三六九,再不能披星戴月五更头</p><p><br></p><p>再不能堂前呼我紧叮嘱,再不能听戏把孙来教授</p><p><br></p><p>再不能直言仗义辩世明,再不能开怀痛骂心中怒</p><p><br></p><p>再不能春来早耕种,再不能夏来累地头</p><p><br></p><p>再不能秋拾田间豆,再不能卜卦问收成</p><p><br></p><p>再不能看我耕田土,再不能与我庆丰收</p><p><br></p><p>再不能和孙笑炕头,再不能为我解忧愁</p><p><br></p><p>写着写着泪双流,汉马的功劳昭千秋</p><p><br></p><p>我婆疼我几十载,我思恩情何时休</p><p><br></p><p>何其痛也,终是再不能,再也不能!</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香袭布衣于2020年2月21日泣</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贺军武,笔名香袭布衣,喜爱阅读写作。泼墨倾香飞雅趣,醉意笔端写华章,愿以一颗诗心丰盈这尘世的寂寥,笑看风月。</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 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 洁</p><p><br></p><p>我婆去世的时候我出生刚一百天。</p><p><br></p><p>我对婆最初的印象就是供桌上的那张遗照。黑白照片上的婆是因为浮肿眼睛显得小了,还是婆本来就是小眼睛,我不得而知。婆穿一件黑色的斜襟上衣,裤角用裹腿缠得紧紧的,三寸小脚,脚面高出了鞋面老高,看着就像是把脚硬塞进那双小鞋子里的,不知道婆当时疼不疼,我看着都觉得疼。婆坐在一张有靠背的椅子上,头上戴着黑色的老婆帽,肚子很大,手像面包一样,有点不自然地拄着椅子的扶手,表情也有些呆滞。照片上,婆的脚下还放着两盆花,花朵上染着淡淡的红和紫,叶子是淡绿的。</p><p><br></p><p>母亲说,婆得的是肝腹水,这是婆病重期间,父亲骑着自行车专门从城里请来一位照相的师傅给婆照的,这张照片是婆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影像。母亲还说,为了给婆留下这一张照片,父亲给照相的师傅装了一口袋粮食,那一袋粮食几乎是当时我们家仅剩的一点口粮。</p><p><br></p><p>婆是在拍了照片的第十天去世的,那天刚好也是我出生的第一百天。父亲在婆的葬礼上把婆的遗照紧紧地搂在怀里,大声嚎啕,妈呀,从此你娃我就成了没妈的娃了……</p><p><br></p><p>父亲的这一声哭喊哭得一巷院的人湿了眼眶。人们说:“恓惶人,走了再也不用遭罪了。”</p><p><br></p><p>婆的葬礼很简单,一身黑衣,一口薄棺,在两个乐人唢呐的呜咽声中,婆长眠于她生前耕种拾柴禾的沟坡上。</p><p><br></p><p>那年,婆五十九岁,父亲二十五。</p><p><br></p><p>婆去世后,父亲常常对着婆的遗照发呆。看着父亲的样子,母亲终于理解父亲为什么不惜一家人的口粮而换取婆的照片了。</p><p><br></p><p>婆叫啥名字?娘家在哪?婆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婆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她是一个智力有些障碍的人,说话的口音听上去既有甘肃腔,又似乎夹杂着河南音。婆是从外地逃难来的。一个小脚的脑子不太灵光的女人从老远的地方流浪到陕西,都经历过什么,受过哪些苦,遭过什么罪,我们无从想象。</p><p><br></p><p>婆遇到了同样逃难到陕西的爷,爷收留了她,从此婆就依赖上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爷。婆不会做饭,更不会做针线,她喜欢拾柴禾,那些路边的枯树枝、庄稼杆,婆就像看见了宝贝一样,一捆一捆往家里背。有时,硕大的柴禾捆压得几乎看不见瘦小的她,远远看,就像一捆柴禾自己在移动。</p><p><br></p><p>婆最爱做的事就是烧火,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婆的脸映得红红的。婆烧火时就显得很兴奋。</p><p><br></p><p>婆不会打理家里的生活,但婆很听爷的话。有时婆犯了错,爷会把巴掌举得高高的,而看到婆战战兢兢的样子,又不忍心落下去,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p><p><br></p><p>婆给爷生了两儿一女,孩子们都很聪颖,爷很高兴。婆看到爷笑,她也就跟着笑。婆不会管孩子,爷既当爹又当娘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婆。</p><p><br></p><p>父亲三岁那年,爷去给人背石头,出了意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婆草草掩埋了爷。爷走后,婆没了依靠,几个孩子也被人抱走了,婆呆愣愣地坐着,不哭也不闹。</p><p><br></p><p>婆独自生活的那些年不知是怎么过来的,村里人说,婆饿了就在沟里找野果子、野草吃,偶尔遇到好心人施舍才能吃口热饭。婆在远离村庄的半沟的土窑里居住着,过着野人一般的日子。病了、饿了,怎么过来的,无从知晓。但婆始终守着爷生前挖下的这面窑洞,从未离开过。</p><p><br></p><p>父亲是后来大姑母从被领养的家庭偷寻回来的,十二岁时又回到婆的身边。成年后,父亲买了大户人家的一个马房偏院,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盖了三间简易的房子,并迎娶母亲过了门。新婚的母亲面对着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的家境和智障的婆婆,有些发愁,但善良的母亲并没有嫌弃,对婆也没有歧视。</p><p><br></p><p>婆把家里堆得到处都是柴禾,母亲前脚收拾,婆后脚又弄乱了,这对于爱干净整洁的母亲来说难以忍受。母亲唠叨婆,婆就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孩子。但是第二天,婆依旧拾一大堆柴禾回来,乱丢在院子里 。</p><p><br></p><p>父亲脾气不好,说话声高,婆就害怕,总是战战兢兢。父亲出门常常会给婆带些糕点回来。一封糕点,母亲会分五六次悄悄放在她的炕头。婆在吃糕点的时候笑得很灿烂。</p><p><br></p><p>大姐的出生改变了婆。自从有了小孙女,婆不再出去捡拾柴禾了,天天抱着姐坐在大门外的石头上。婆看着怀里的小人儿时心里分明是愉悦的。婆吃什么就给姐喂什么,放软了的柿子、放了辣椒的红薯饸饹、泡软的馍馍,婆不管小人儿能不能消化。婆尽管把姐每天都弄得脏兮兮的,但有婆的照看,姐是安全的,所以母亲在下地劳动时还是会把姐交给婆。婆把自己和姐都晒得皮肤黝黑。母亲出门前叮嘱婆不要老晒,婆嘿嘿笑笑。母亲走后,她依然我行我素,还是抱着姐去大门口招摇。婆最爱听路过的人说,看这娃长得亲的。别人一说这话,婆就笑,嘴巴快要咧到耳朵后边。</p><p><br></p><p>邻居家的老太太总爱逗婆,把她家的小孙子抱到婆跟前,看你娃没有我娃亲。婆就拿眼斜她,然后把姐抱得紧紧的,用脸贴着姐的脸。偶尔,婆还会怼她一句,你娃丑,我娃亲。</p><p><br></p><p>在母亲生了我之后,婆总想抱抱我,但那个时候婆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肚子鼓得老高,行动也不方便。婆坐在母亲的炕上不走,让母亲把我放到她怀里给她抱。奇怪的是,婆一抱,我就哭。于是,父亲不再让婆抱我。第二天,婆还是来,坐在母亲的炕头痴痴的看着我。</p><p><br></p><p>婆离世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多次梦到婆,婆头上顶着一块蓝白相间的手帕,还是那一身黑色的斜襟袄,她踮着小脚,微笑着,张开双臂缓缓向我走来……</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周洁,陕西省合阳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合阳县作家协会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心的味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