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乡愁篇(三)一一野簌山珍情</p><p><br></p><p>题记</p><p>乡愁,是家乡的一山一水;乡愁,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乡愁,是家乡的一抔黑土,一眼甘甜清冽的山泉;乡愁,也可能是家乡的一声声熟悉的乡音,一个个曾经相识的倩影身形……</p><p>乡愁,是忘不了,又渐行渐远的诸多诸多模糊的记忆……</p><p><br></p><p>看久了,城市特有的车水马龙、酒绿灯红;吃久了,田园出产的瓜果菜疏、肥膏厚味……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心里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丝丝缕缕的怅然,隐隐约约的失落……</p><p><br></p><p>日子就这样,在太阳的东升西落、岁月的周而复始中流逝着,不经意间,又到了一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节。值此,也正是家乡人采集山野菜的好时候。</p><p><br></p><p>据说,家乡的野外山间盛产可食用的野簌山珍多达百十余种,可以说,这是一个多么得天独厚、丰富的绿色菜蔬资源啊。</p> <p><br></p><p>山野菜一一</p><p><br></p><p>蒲公英</p> <p>俗称婆婆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在春夏秋三季。味微苦涩,清热败火,抗菌解毒,祛湿热,素有“草药之后”的美誉。山里人通常是用它蘸酱佐餐,较高贵一点儿的吃法是用海蜇皮与其拌炝。也有人以它当茶饮。可以说,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莱蔬。</p> <p>柳蒿芽</p> <p>又名柳蒿菜、水蒿、白蒿。东北特有的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春夏两季,食嫩茎叶。味微苦,芳香宜人爽口,有很好的清火功效。山里人通常是焯水蘸酱,或做汤。也属药食兼备的菜品。</p> <p>猴腿</p> <p>又名盖蕨菜,这是特受山里人喜爱的一种山野菜。山里人常常把它焯水蘸酱、炝拌、炒肉,也可以做包子馅。</p> <p>蕨菜</p> <p>又名蕨儿莱、龙头菜。有清热滑肠、化痰安神的功效。常见食法是焯水炝拌,滑炒肉丝(里脊肉丝尤佳)。</p> <p>老山芹</p> <p>学名东北牛防风,又名短毛白芷、大叶芹,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老山芹翠绿多汁,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是色、香、味俱佳的一款山野菜。可炒土豆丝,与肉一起做包子馅。药效是退热解毒,降糖降压。</p> <p>刺嫩芽</p> <p>也叫刺老芽,素有“山野菜之王”的盛名。可以焯水蘸鸡蛋酱(普通酱也可以),也可以炒鸡蛋。药用是补气活血。</p> <p>苋菜</p> <p>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炒食、炝拌、做汤、做馅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焯水蘸酱。</p> <p>刺五加叶</p> <p>刺五加,落叶灌木。采其春发嫩叶,焯水、投凉、沥水。(一)炒鸡蛋,补气安神,(二)凉拌,(三)与鸡蛋或肉一起做水饺馅,(四)与鸡蛋一起煮清汤。刺五加叶,味微苦、酸,如加到荤菜中可去腥。是一道很不错的美食。</p> <p><br></p><p>到了金秋时节,多情的山林谷地会奉献给人们另一类山野美味一一纯野生蘑菇</p> <p>草蘑</p> <p>以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蛋白质、胡萝卜素、降血脂、降胆固醇、助消化而广为人们喜爱。平日里,人们常用它炒白菜,炒肉片,炖小鸡来佐餐。</p> <p>榛蘑</p> <p>榛蘑,山里人眼中特有的山珍之一。特点是滑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向被美食者列为一类食品。榛蘑除了家常炒白菜,炒土豆片外,榛蘑炖小鸡可是山里人招待贵客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p> <p>猴头菇</p> <p>猴头菇,因其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性平味甘,且有很好的补虚、抗癌、健胃之功效。猴头菇排骨汤、猴头菇煲鸡汤、肉片炒猴头菇等都属莱肴中的上上选。猴头菇还属四大名菜(熊掌、燕窝、鱼翅、猴头菇)之一,素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p> <p>元蘑</p> <p>元蘑,学名亚侧耳,又名冬菇。营养为一般蔬菜的十几倍。食用方法可炒、可爆、可炖、可扒、可炖汤,还可炒火腿,炒肚片,炖小鸡。是蘑菇中仅次猴头菇的上品。</p> <p><br></p><p>承蒙岁月不弃</p><p>感谢一切给予</p><p>对山里人来说,吃野簌山珍是一种情趣,到大自然中、登山爬岭采集野簌山珍也同样有说不尽的情趣。不是山里人,是体会不到山里人与野簌山珍间的情结的。</p><p><br></p><p>什么是乡愁</p><p>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是不会因距离和岁月的消磨而变淡的家乡影像,是记忆中放不下的、那幽幽的、野簌山珍的纯粹清香……</p><p><br></p><p>一季一境界</p><p>一菜一性情</p><p>人间烟火</p><p>野簌山珍也当时</p><p>在如此宁静、美好的岁月里,愿得野簌山珍几许与君把酒共品……</p> <p><br></p><p> 2020---05---05</p><p> 于鹤城</p><p><br></p><p>郑重说明</p><p> 本文参考资料与野簌山珍美图均源于网络,在此深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