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劳动最光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劳动最崇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劳动最伟大</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劳动最美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习近平</b></p> <p>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加强教育实践功能,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例行讲节约惜资源的好习惯,二年组全体师生及家长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了“播种希望 健康成长”——“五一”农耕主题教育活动。</p> <p>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农耕文化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更孕育了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和灿烂的华夏文明。</p> <p>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写到:“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不正是农耕活动的意义所在吗?想要做一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幸福人,这就离不开实践,而这种实践和体悟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 </p> <p>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在农耕中明白了:原来一切的收获都伴随着不易与艰辛。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明白粮食得来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p> <p>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孩子们虔诚地将种子托在掌心,视若珍宝,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种子,还是希望!</p> <p>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而对于久居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字眼,而这次的农耕活动,孩子们终于体会到了这来自于大自然的美妙馈赠。</p> <p> 看那田间地头、乡径小院,孩子们体验着最生动的“自然课”,感受着农耕的快乐,领悟着“五一劳动节”的深刻含义。</p> <p> 虽然孩子们播撒的种子还未萌芽,但它们承载着爱的力量,相信终有一日会灿烂的绽放,不如,就让我们静待花开吧!</p> <p> 古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词汇,它更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希望这次的“五一”农耕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孩子们是返璞归真,是出发,亦是回归,能够在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同时,更加能够体悟到生活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