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食季

麻姑儿

<p> 戏咏山家食品</p><p><br></p><p> 【宋】陆游 </p><p><br></p><p>  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p><p><br></p><p>  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p><p><br></p><p>  疏索乡邻缘老病,团栾儿女且喧哗。</p><p><br></p><p>  古人不下藜羹糁,斟酌龟堂已太奢。</p><p><br></p><p><br></p><p> 写下此篇,缘于陆游这首诗。</p><p> </p><p> 试想某日迈不动步时,迂于陋室,回望此时,也可以像陆放翁一样,眯呼着昏花的双眼,边看边咂摸着嘴,瞬间涌出一份奢侈的喜悦………</p> <p>  山野之食大多生于春日,今日立夏,饕餮山食季已经渐渐远去……</p><p><br></p><p> 漫步春日山野,信手而来的野菜、山货,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让舌尖和身体适应自然的步调,让情绪温润在新绿、花香、草韵、山食里……</p><p> </p><p> </p><p> 为此,我乐此不疲!</p> <p>清明馍馍</p><p><br></p><p> 在成都,如果用艾草做叫艾馍馍,用棉花草做就叫棉花草馍馍。</p><p><br></p><p><br></p><p><br></p><p> </p><p> </p><p> </p> <p>  清明前的一、两周,是采摘棉花草(鼠曲草)最好的时节,特别是雨过天晴,毛绒绒的嫩苗便呼啦啦地冒出来。这时的棉花草口感最好,打出来的汁水似乎都带着露水的气息。</p> <p>  艾叶的采摘期就远长于棉花草了,从清明前两周一直可以延续到端午节后,这种除了极旱地区,几乎遍及全国的植物,药效自然不必多说,春日里,人们还常常做成膳食,养生、祭祀,顺应季节变化,汲取天地灵气,寄托对离散亲人的哀思……</p> <p>  </p> <p>  我喜欢摘上几片柚子叶,用糯米粉,配上自己制作的白糖花生芝麻馅,做成馍馍,一口下去,馍馍皮儿的清香伴着馅儿的醇香一起流泄开来………</p> <p>花酿 </p><p><br></p><p> 花酿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甜蜜的诱惑。从采摘到酿制,再入口,过程犹如踏着春天的节拍,一路律动徜徉,一路馥郁芬芳。</p> <p>  樱花、玫瑰花都来自于无任何污染的山里,不用清洗便可制成最干净的花酿。可惜的是因为疫情今年又错过了桃花酿。</p><p><br></p> <p>  花酿可以佐茶、抹面包 ,可以做鲜花饼。而我最想做的是郭汤圆心子。</p><p><br></p><p> 郭汤圆在成都似乎已经消失,但它却是我整个高中时期最期待的美食。</p><p> </p><p> 因为补课上 晚自习,冬天天黑得早,担心安全,老爸会骑着车接我,有时候经过青果街的郭汤圆,便会给我买上一碗充饥,自己却不舍得吃上一碗。</p><p><br></p><p> 郭汤圆一碗有四个汤圆,四种馅,而我最爱吃的便是玫瑰馅的。再过几日便是老爸的忌日,我会带着老爸也最爱的玫瑰馅汤圆去………</p> <p>  雾中山应该是我最喜欢的周末爬山的地方。特别是春天,山里有数不尽的宝贝。各种山花、野菜自然不必多说。药农李大哥的窝棚藏着不少的山货。每去一次都会有意外的惊喜………</p><p><br></p><p> 今年去了两次,第一次李大哥送了好多竹笋、宽叶韭菜。五一第二次去,正好天气热刚刚摇出来百花蜜,可是满山遍野没有打过任何药剂的山花滋养出来的花蜜吆!这次最大的收获还有李大哥自己烘培的白茶!</p><p> </p> <p>百花蜜</p><p>秋天晒的桂花干,上水蒸一下,掺拌上百花蜜,装瓶密封,放上些时日,又一份甜蜜美味便会撞击味蕾………</p> <p> </p> <p> 竹笋</p><p> 竹笋李大哥刚刚掰下来,背着跋涉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开了两个多小时车,连夜收拾熬煮出来,又用凉水泡了一晚。第二天分袋冻冰箱,可以吃上一年。</p> <p>  </p> <p> 竹笋的吃法很多:笋子炒肉、笋子烧牛肉、笋子包子、凉拌笋子。</p><p><br></p><p> 我尤其喜欢凉拌。焯熟的绿竹笋,用手撕成条,舀上几勺头年夏天做的剁椒,不需要过度的佐料,冰箱里冷藏一宿,口感清香又多汁,像水梨一样令人欲罢不能。</p> <p>宽叶韭菜</p><p><br></p><p> 有这种菜的地方很多,但都不如雾中山上的水嫩。李大哥奢侈地剃掉许多他认为不能吃的老叶子,在我却是心疼。这种野菜最好吃做法莫过于炒回锅肉、干拌牛肉了。</p> <p>白茶</p><p><br></p><p> 在李大哥窝棚下歇脚喝水,李大哥请我们喝他自己做的白茶。已经好几年不喝茶,不知是因为天热,还是茶本来的味道,看上去粗拉拉的叶形,竟然回味甘甜解渴,不禁大赞。结果李大哥又送了我一大包。这段时间天天喝~~~</p><p><br></p><p> 这种没有被一丁点农药污染,在山里任性生长出来的茶叶,山里人用最朴素的做法炮制,用山泉水泡沏出来,绝对赶超什么大师炮制的那啥罐贵得要死的茶。</p> <p>  四川有句俗语:好吃不过茶泡饭。红白茶水泡饭,就上些许洗澡泡菜,绝对称得上人间至味。</p> <p>蕨根菜</p><p><br></p><p> 经过一块儿坡地,满山坡冒出粗壮、水嫩的蕨根。第一次吃蕨根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青城山吃的老腊肉炒蕨根菜,那种新奇、新鲜的口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凉拌蕨菜也非常好吃………</p> <p>  还可以凉拌……</p> <p>折耳根(鱼腥草)</p><p><br></p><p> 折耳根是我最喜欢采摘的野菜。野生的味道完全是人工养殖的不能比的。</p><p><br></p><p> 可以与胡豆、黄瓜、青笋一起拌食,根茎部分可以炖排骨,烫火锅,入药。完全是:我有一蘜草,足以慰风尘的模样。</p> <p>  这个春天挖蕨根、折耳根的路有点刺激………</p> <p>  今年的新大蒜,在山里人家学了一种最简单的做法,那个质朴透爽,那个荡气回肠………</p> <p>  春芽树</p> <p>  生长了一年多的跑山鸡,肉质紧实,Q弹………</p> <p>  这么些年行走山中、田野,野菜种类实在太多,数不胜数。在今天,这些来自山野、无污染、自由生长成就的食材显得格外珍贵。而伴随这些高级食材的最原始、最朴素的做法亦会让饱受垃圾食品困扰,倍受无数香精、佐料累赘的城市人,体味到好吃嘴儿大诗人苏东坡笔下的那种境界:</p><p><br></p><p> 雪沫乳花浮午盏</p><p> 蓼茸蒿笋试春盘</p><p> 人间有味是清欢………</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