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整个三山最忙碌的“美容师”们

巴达仍贵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干部群众齐上阵,乡村环境大变样</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你看街道分外明亮,一眼无无余,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成绩喜人,我们也颇感欣慰。”这是三山乡新农村村的村干部在为时八天的乡村环境集中治理工作后的感慨。的确是这样,对长期生活在这的群众来说,街道明亮了、门前干净了不仅能被外人称赞时显得“有面子”,自己住着也更加舒心了。(现任新农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国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农村村并没有因假期的到来就在环境治理中停下脚步,而是集中力量投入其中。八天来累计清理主街4000米,街巷45条共计5000余米,共清运垃圾、碎石合计方量200余方,累计出工240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此次大规模的环境治理,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可以为各村环境卫生工作提供经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村内要成立专业的保洁卫生治理队伍,专门管理,“用钱管人”效果不错;(二)乡党委、政府与各村成立联合治理工作小组,对农村乱占街巷,垃圾乱放的农户进行规劝,必要时可以进行处罚;(三)可以说大部分农户不会主动,自觉地来清理垃圾。农户的卫生治理费必须要收取,一方面是环境卫生治理离不开资金,另一方面可以让农户知道环境卫生的改善来之不易,不要随意破坏;(四)环境卫生治理,在农村根深蒂固若干年,一些乡亲还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靠自觉治理还很不现实。现在进行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有保洁员专项岗位,一旦保洁员岗位终止、资金断档,环境卫生怎样维护常态化。一定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用于支持环卫整治。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span></p>

环境卫生

治理

农户

垃圾

农村

保洁员

环境治理

工作

八天

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