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咕咕,咕咕~~”</p><p>布谷鸟叫了,声音是那么亲切,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那金黄的麦田、想起充满笑声的小院、想起门前那棵开满红花儿的石榴树,想起我奶、我大妈、我的娘……</p><p> ——题记</p> <p><br></p><p>时光倒退到四十多年前,在一个小村庄,住着这样一户人家,有三位女人领着一群孩子,日子虽不富裕,但过得有声有色,小院虽不大,可总是有欢声笑语。这就是生育养我的家。三位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大妈、妈妈。</p> <p>我们这个家是个特殊的大家庭,我爸和大伯一辈子没分家。当时大伯在千里之外的铁路部门上班,每年在家待的日子屈指可数,我父亲虽在离家只有20多里的小县城教书,可家里的大小事也指望不上,里里外外全靠三个女人支撑,奶奶是家里的“老总”。</p><p><br></p><p>奶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p><p>我奶出生在上世纪初(1912年),虽没进过校门,却明白很多事理,精打细算,是过日子的好手。奶奶一生育有七个子女(夭折两个),爷爷去世的早,一个妇女领着一群孩子,想想日子有多难吧。奶奶硬是凭着坚强和勤劳,度过一个个难关,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还供养我大伯和父亲读了书。小时候,常听奶奶说的一句话就是:“那时候穷啊,吃了上顿没下顿,连榆树皮都吃了,想想现在的日子,真是天上地下。”</p><p><br></p><p>从我记事起,就没见奶奶闲过,不是收拾院子做饭,就是洗洗涮涮,家里还喂的鸡、鸭、猪,晴天还得收拾烧火用的柴火,奶奶总是像个陀螺似的,整天忙碌不停。</p> <p><br></p><p>大妈呢,是个随和开朗之人,勤劳能干,从来没听她说过累,脸上还总挂着笑容,是个亲和力极强的人。记得我大嫂在《我的婆婆》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大妈的:一张不太俊美的脸上,雕刻着慈祥;一双不大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一副不太灵活的身板,总在院子里忙碌着。</p><p><br></p><p>说起大妈还有一段故事呢,大妈和大伯是娃娃亲,大伯一表人才,还是学校的高材生,用现在的话说颜值相当高。结婚时才十八岁,还没毕业,嫌大妈丑,又不识字,两人没有共同语言,死活不愿意。洞房花烛夜,大伯一人卷住被子,大妈在床边坐一晚上。第二天,天一亮,大妈就哭着要走,是奶奶硬把她挽留下来了。大妈非常能干,到我家时,我爸刚八九岁,下面还有两个小姑,大妈是家里的主劳力,种地、挑水、担粮……有些男人干不了的重活,大妈都咬牙坚持了,可谓是家里的顶梁柱。</p><p><br></p><p>大妈不但开朗能干,还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由于我大伯在本家排行老大,同辈的都称我大妈“大嫂”,谁家不管有大事小事都爱找“大嫂”,大妈是随叫随到,到哪笑声就到哪。</p><p><br></p><p>大妈还是我家的“外交家”,赶集、借东西,一切外面的事都由我大妈负责。我总听我奶奶在院里喊:</p><p>“祥他娘,咱家盐吃完了”,</p><p>“祥她娘,去你二叔家借什么什么东西”。</p><p>“祥他娘”……</p><p><br></p><p>我大哥小名叫祥,“祥他娘”成我大妈的代号了,我都多大了,还不知道我大妈的真实姓名呢。</p> <p><br></p><p>再说我的母亲,我母亲是这三个妇女中唯一识字的一个,是村学校的一位民师。母亲性格要强,思想进步,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了,家务活自然干得少,奶奶和大妈从来没有怨言,大妈还总给母亲开玩笑说:教学先,把心多往孩子身上操点,刷锅捣灶有我呢。母亲总是笑笑说,大嫂辛苦了,然后有点空就抢着去涮锅,喂猪提水……</p> <p>母亲心灵手巧,能裁会做,全家老小的衣服都出自母亲的手,还给乡亲们不少帮忙呢。</p><p><br></p><p>我和堂妹是同一年出生的,个头胖瘦都差不多,母亲每次给我俩做的衣服也一样,穿出去都说我俩是一对双。每看到母亲给我们做新衣裳,都开心极了,搬个小板凳坐在缝纫机旁看着等。可母亲做好第一件总是让堂妹先穿,看堂妹穿着花衣服屁颠屁颠出去显摆了,我很不开心。母亲总是哄我说,第一件是练手,做的不好,别急,越做越好。我信以为真,还暗自庆幸呢。原来这是个美丽的谎言,骗了我十来年,长大后我才慢慢知道,母亲是顾全大局。家里人都是先为对方考虑,这也是我们一家能和睦相处几十年的原因吧。</p> <p><br></p><p>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和和气气,辛苦操持着这个家。都说婆媳妯娌难相处,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和母亲,她们从来没红过脸,她们三个有说有笑在厨房做饭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里回放。</p><p><br></p><p>奶奶对待儿媳像亲闺女,老太太们坐一起唠家常,别的老太太都抱怨,说儿媳的过错,我奶奶啥时候都是夸儿媳,总心疼她们干活累,每到农忙时,奶奶早早就把一大家的饭做好,奶奶八十多岁还会擀面条呢。</p><p><br></p><p>那年代没收割机,收麦全靠手工割,麦收季节,也是一年最累最忙的时候。这时候,奶奶总把提前腌好、平时不舍得吃的咸鸭蛋拿出来煮煮,再烙几个油饼,让我和堂妹给我们的妈妈去麦田送饭。我们呢,怕热,总犟嘴不想去,这时候,奶奶就该苦口婆心的劝:你妈干活那么累,这都大晌午了,又渴又饿,给你妈送点吃的,也让她们好歇会。</p><p><br></p><p>婆婆对儿媳疼爱有加,儿媳对婆婆也是相敬如宾,无论谁出远门,回来总忘不了给奶奶捎点好吃的。奶奶牙口不好,每次擀面条,都专门给她擀点薄的,包饺子也是如此,每到开饭时候,总听大妈说,这碗是你奶奶的,给你奶奶端过去吧。</p> <p><br></p><p>我快小学毕业时,母亲考上了公办教师,调到城里教书,我们也随母亲去了城里读书,可每到星期天或假期,心早已飞回了家。奶奶和大妈总是把好吃的留着。大门口有一棵石榴树,每年都开好多花、结好多石榴。为防止小孩不成熟就偷摘,奶奶总是搬个小板凳坐门口看着,等石榴熟透了,摘下了,街坊邻居都吃。那时候穷,好吃的也不多,不管是家里亲戚带的,还是自己做的,一有点好吃的,奶奶总吩咐我们给二奶、三奶家也送去点。</p><p><br></p><p>每次我们回家,大妈就开始忙碌,先是给我们做好吃的,吃完饭就开始给我们收拾东西,蔬菜和农产品只嫌带的少,每次都是装了又装,还总笑呵呵地说:自己种的好吃,多带点,省得买了。</p><p><br></p><p>一家人总是这么其乐融融,这也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眷恋的家,割舍不下的亲情。</p><p><br></p><p>慢慢我们都长大成家了,父母也退休回到老家照顾奶奶。无论飞得再远,永远都忘不了我们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奶奶和母亲们的勤劳、贤惠、善良、谦让影响着我们的一生。</p> <p><br></p><p>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十四年前,我母亲突发疾病,生命永远定格在64岁,我家的天塌了!从此我们的小院就失去了笑声。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时隔三年我奶奶和大妈也相继离世,悲痛啊!我父亲更是天天以泪洗面,一个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弟弟把父亲接城里一起生活,从此我们的小院,只有那棵石榴树还在门口随风摇曳。</p><p><br></p><p>我的亲人啊!你们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该享福了,你们走的怎么那么急,每次回去再也看不到你们忙碌的身影,空荡荡的院,满地的落叶,怎么让你们的儿孙不悲伤。</p> <p>奶奶、大妈、妈妈,从前那个调皮的小燕子飞回来了,带了你们最好吃的果子,咱家的石榴树也开花了,开得可好可多了,你们去哪儿了,你们的子孙想您们啊……</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母亲节快到了,书此文以怀念我的奶奶、大妈、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字:茉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片:网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谢谢光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