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记得十六七岁的时候很喜欢看散文,到现在也不知道为啥,大抵是因为懒吧。诗歌太高端,小说太浓烈,散文大多篇幅不大,懂点就懂点不懂也就不懂了,无所大谓。时间一晃,就快朝着二十年来了,吓不吓人。现在很少读书了,不是不喜欢,也不硬给自己找借口。正是“天凉好个秋”的尴尬年月,且在生活中体会生活吧。</p> <p>这个五一真是有五一假期的样子,假装算是踏了个青,也挖了菜下了河,搞了烧烤,种了山地,浇了农田。充实,过得挺快的。</p> <p>当然,晚上睡得也挺晚。追个剧追个综艺啥的。有个综艺节目收官了,叫我家那姑娘这最后一期还挺特别的,本来就是图一乐打发时间而已,结果被这特别刻意和做作的煽情搞得掉了金豆子。对于我来说看个公益广告都哭的眼窝浅的人来说这倒不叫个事儿。不过却让我这80后有些许共鸣。相信太多的这个年纪和经历这个年纪的人都会有些触动吧。</p> <p>感触的那个点主要是节目的最后有个特殊环节,就是父女对视几分钟,然后说一些心里话。用主持人自己话说看上去挺刻意的。另一个主持人接得好,我们生活里缺少刻意,假设不是录节目在家里多少人会和父母对视,然后说说掏心的话呢。就是啊,从师以来教育学生,相信大多老师都给学生留过给爸妈洗脚的作业。不是刻意的这么一下恐怕学生想都没想过做这事儿。我的学生给我的反馈我现在都记得。很真实。还有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学生叩首跪谢父母,听上去是渲染气氛,搞形式,弄心理。但当事人心里最清楚,那心头的肉,那浓烈的亲情,才会有强烈的共鸣。其实生活本就应该有有仪式感的刻意。</p> <p>节目里蒋梦婕因为害怕失去父母也压力过大,也坦然自己有源源不断爱的能力,源于父母给的足够多的爱。阚清子连与继父对视都需要勇气,她坚定的说感谢父亲给她与亲生父亲无异的一切,给她快乐的童年。她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在中国,起码80这一批还是不善于表达与父母的情感的。所以,在她们刻意里,我也感同身受的陪着节目里的父亲女儿流泪了。从小到大,我因为老妈哭过不少次,挨打挨训的。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流泪是因为给她梳头发。大学那会儿放假在家,老妈在炕上边看电视边梳头,我也没事儿就说我给梳吧。梳着梳着看着妈妈那些白头发就控制不住了,眼泪唰唰往下掉。从小到大也没少见我妈哭,因为和我爸吵架时候多。但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没见到后来听她说的。那年我上大学,第一次离家,老妈看我往胡同外走,目送我的背影,哭了。在孩子眼里,父亲是座山。从我记事起,只见过父亲落泪过一次。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奶奶出殡的那天。父亲兄弟几人在拉奶奶下葬的车上。那天所有人都在哭,那时候我还太小。我因为父亲印象深刻的一次流泪是我结婚那天。天还没亮,准备接亲,走之前主持人让拥抱父母,拥抱父亲的一下,鼻子一酸。上了小学后好像就没啥和父亲有肢体接触,这个瘦弱的男人,为我上学、成家掏空了一切,父爱如此厚重。那一刻,我更理解父亲了。</p> <p>李荣浩说过,他和父亲感情很好。父亲因病走的时候他没流一滴眼泪,开始妥善安排后事,安抚家人情绪。他说,那一夜,长大了。高亚麟说,父母就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哪管六七十岁,回到家在父母面前,依旧可以当个孩子。当父母不在了,我们将直面死亡。我们开始为子女考虑将来,开始陪伴家人,开始少抽烟喝酒等等。人,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p> <p>节目里蒋爸爸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我们(还有蒋妈妈)一定努力慢慢老去,但到不行的时候要快快的死掉。做子女的,突然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一愣,然后深深的难受吧。但这就是老人,愿意把所有的爱都给子女的最真实的想法。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恶毒的女人让男人掏出他母亲的心交给她,男人回家掏出来母亲的心,送往女人的路上摔倒了,母亲的心还着急的问,我的儿啊没摔坏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 <p>现在我们一代,父母健在安好,子女健康成长。一切都好。定要珍惜。多回家看看,多陪陪家人。当下所有,弥足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