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村旅游具有空间开阔、不易聚集的特点,成为不少市民、游客近期出游的首选。随着五一假期到来,各地乡村旅游市场明显升温。我应排岗、廊头岭村小组班子之邀,沿着一条现已开了几百米(竣工后有近四公里)的“健身大道”向廊头岭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从金鸡岭山下沿后山(即环绕坪石镇老人活动中心)开条健身大道,是十几年前就有这种设想,早在2009年坪石镇人民政府就很有发展眼光,具有独道之处,认为兴建这条健身大道,既满足了老年人散步之需,同时又贯穿了两个革命根据地村(廊头岭、排岗村)的山脉,而这两个革命根据地的山脉(岩洞)青山绿水、奇峰险峻、海拔差落较大、风景迷人,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圣地……</p> <p class="ql-block"> 2022 年10月8日,应金鸡村委会排岗村小组邀请,座谈如何开通排岗至廊头岭公路,以及申报登记红色旧址相关事宜。</p> <h3> 昨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来到了这个地方。由于天色较晚,所拍照片效果不佳,今天6:18时再次来到这里,巧遇一位80多岁姓邓的大伯……</h3><h3> “邓伯你每天都这么早?”</h3><h3> 邓伯:“天气好,出来运动一下。有一个同村的人下了乐昌,他(她)叫我帮他浇浇菜,没事也闲着……大家互相关照一下!”</h3><h3> “邓伯如果这里开条路,不知道你们排岗的村民有什么看法呢?”</h3><h3> 邓伯:“应该没什么吧?你不知道,沿这里走进去很多鱼塘,那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地方(风景),又通往了当年朱德陈毅进皈塘前休整时住的岩洞,如果搞好了公路,在这里建一些农庄,搞旅游业很好啊!……”</h3><h3> 当我看到邓伯挑水的背影,我想了很多很多…… 是的,时代变迁了,我们的思想也应该随之而变一一与时俱进!</h3><h3><br></h3><h3> 弄潮儿</h3><h3> 2020-5-5</h3> <h3> “趴”在这地面的石头,又是善好的刻字画画的“天然屏障”,一经打造又是一本不朽的教材一一缅怀先烈,传承文化。</h3> <h3> 乐昌皈塘革命老区的由来</h3><h3> 为了缅怀为解放乐昌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重温当年解放乐昌的艰苦战斗历程,弘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h3><h3> 1957年11月,根据广东省委、省人委关于做好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的指示,县委、县政府已10月11日成立“乐昌县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由欧阳珊副县长任主任。在对老根据地的追恤工作中,共评定追认了36位革命烈士,并对烈士家属进行安抚。此外还在县城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志纪念。次年,政府还拨专款帮助皈塘老区修复被敌人烧毁的房屋和学校,修通了坪石至皈塘的公路,建起了皈塘革命烈士纪念碑。</h3><h3> 另外还评定了皈塘、京口、牛栏冲等16个村为革命老根据地村。同时,还组织力量对皈塘人民革命斗争史开展调查、编写工作,先后发掘、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革命史料。</h3><h3>一一此文摘录于《乐昌党史》(总第23期)</h3><h3> 附: 乐昌县坪石镇皈塘老革命根据地:皈塘、京口、牛栏冲、坳坵、里石、大岭下、上冲、廊头岭、矮岭头(大公冲)、海冲、破阳、竹岗、寨头岭、杨柳湾、碓磑冲、金鸡岭共十六处。</h3> <p class="ql-block"> 乐昌市坪石排岗红色革命遗址一一金鸡山长板石岩洞。岩洞尘土乌黑、石壁弹孔随处可见满目疮痍,站在这红色革命遗址,仿佛听到了当年的枪声,闻到了当年战争枪林弹雨的火药味,看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红色无名岩洞——走访乐昌皈塘老区廊头岭红色旧址</p><p class="ql-block"> 世代居住在皈塘廊头岭的人们,没有想过给那个岩洞取个名,他们甚至没有料到,有朝一日会有人问起它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24日,乐昌市博物馆的领导因为向省申报皈塘“坪石大捷”祝捷大会红色布展活动,再次进驻皈塘这方红色土地,宣传寻找红色文物,廊头岭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村庄再次沸腾起来一一这里有几个丹霞山地貌的岩洞,山青、水秀、岩洞这些叫不出名称的“岩洞”称之为“无名洞”。</p><p class="ql-block"> 证明无名洞与红军有关的“文物”:在这无名洞找出了三把残旧的鸟铳,铳管一支、子弹一枚,(老红军谷子元的同事李林赠送给廊头岭李贱明一个铝茶壶口瀑布)有听老人说关于这个无名洞红军住过的经历、故事。</p><p class="ql-block"> 找到与红军、农军有关的记忆片段。然而,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农军几乎被敌人杀害或已过世。</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1925年7月,乐昌全县第一个农会一一皈塘农会成立了。皈塘农会的会员主要包括了上楼、下楼的农民。后来根据运动发展的需要,把皈塘农会划分为上楼、下楼两个为农会,选举李顺安、李顺德为会长,主要积极会员有李光宗、杨高林、李家源、李贱明等一批知识青年骨干。长期活动在寨头岭、牛栏冲、坳坵、京口、廊头岭、大公冲。由于农军多次受到敌对势力猖狂进攻,皈塘乡苏维埃政府农会、游击队伤亡惨重,活动范围急剧缩小,不得不分路突围,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人员兵力损失殆尽,有些农会地方活动的文献资料全部遗失。</p><p class="ql-block"> 先烈已去,故地犹存。曾经,红军(农军)先烈们为了解放全中国,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的岩洞生活、战斗,作为后辈的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很多问题是一无所知(先烈已去,无从了解),让我们后人感受到更多莫名的悲壮。</p><p class="ql-block"> 红色廊头岭,轮廓模糊的故事不少……</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为乐昌市坪石排岗红色革命遗址山脉……(见乐昌市坪石镇京口坳坵李太生红军笔记。)</p> <p class="ql-block"> 我们重走皈塘老区廊头岭这方红色热土,在一些不知的岩洞里发现与红军有关的“文物”,“两把残旧的鸟铳、铳管一支、子弹一枚,农军李贱明之子李细青家中还珍藏着老红军谷子元的同事李林赠送给李贱明的一个铝茶壶”,听老人说了不少关于这些无名洞红军住过的经历故事。虽然 先烈已去,故地犹存。曾经,红军(农军)先烈们为了解放全中国,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在这偏僻深山的岩洞生活、战斗,作为后辈的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很多经历是一无所知,让我们后人感受到更多莫名的悲壮。红色廊头岭革命根据地,轮廓模糊的红色故事不少……你想再听廊头岭的红色故事吗?你想再次观赏当年红军的岗哨台吗?请跟我来……</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廊头岭革命根据地村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公路己通。期待后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廊头岭下排岗方向公路入口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