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约在模范园的每日悦读中。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洁的清梦,连同五月特有的浓郁,随风越过枝头,悄悄地洒遍人间。让我们一起,在诗词中领略五月的梦幻,感受五月的温暖与明媚。<div> </div> 走进五月,我们体会到了生命轮回的法则,已经被严冬夺去生命的万千昆虫,上天又赋予了它们自由生活的魂魄。<br> 走进五月,我们才理解了思乡恋旧的情结,去年秋天飞往南方的燕子,又成群结队的飞回到北方的老窝。<br> 走进五月,我们就像乘上了驶向繁荣昌盛的列车,虽然抗疫的沿途经历了太多坎坷,但是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br> 在这最美的五月天里,请与我一起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生活中参观一下吧!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的展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