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转发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家长的一封信</p><p> 尊敬的中小学生(幼儿)家长朋友:</p><p>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幼儿)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年人帮助。</p><p>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p><p>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p><p> 泉州市教育局</p><p> 2020年5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溺水事故要注意哪些方面</span></p> <p>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p><p>2.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p><p>3.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p><p>4.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p><p>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p><p>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p><p>7.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溺水后如何自救?</span></p> <p>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p><p>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p><p>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p><p>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缓解抽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发现有人溺水该怎么办?</span></p> <p>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p><p>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p><p>3.水性不好的人千万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溺水者救上岸后有哪些急救方法</span></p> <p>1.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p><p>2.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p><p>3.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p><p>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防溺水安全歌</span></p> <p>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p><p>私自游泳需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p><p>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处绝不把水跳。</p><p>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p><p>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