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光漫卷书页过,最是阅读留余香。林语堂先生说过:“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简单的高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拥有一种慢的能力,这是阅读给予每个人的不断前行的力量。且让我们跟随着虞永平教授的脚步,细细品读并思考《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第二部分内容“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力量。</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一、内容分析</b></font></h1> <p>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第二部分包括《关于综合课程的几个相关问题》、《用渗透思维建设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及实现》、《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幼儿园课程网络核心的确定与展开方式》、《论幼儿园课程审议》、《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路向》等七大版块的内容。作者虞永平教授围绕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认为,牢记目标,关注生活,筛选内容,多感官并用,注重经验迁移和联系,是任何课程都必须关注的原则。幼儿园课程只有立足于幼儿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来,在幼儿生活中展开,在幼儿生活中结束,才能真正实现幼儿生命的自由、充分、自然、健康发展。</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二、组长引读</b></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欧亚芳</b></p><p><br></p> <p>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是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关键。“幼儿园应有怎样的课程?”一直是中国幼儿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建设幼儿园课程?如何通过课程审议完善课程?《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第二部分从综合与分科的概念出发,厘清了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网络的建构、课程审议的过程、课程建设的路向。让读者既能形成对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认识,又能激发对本园课程实践的进一步审思。</p> <p>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种活动,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内容。”“课程建设是做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在做和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总结的过程。”可见,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的,是以幼儿自身的学习规律、特点为出发点,追随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预成与生成相结合的。对于幼儿园课程的构建,唯有以务实的态度,确立科学的课程观和课程建设观,坚持幼儿发展为核心,促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的,把着眼点放在建设过程上,课程的建设才能最终与课程的成效结合起来,课程建设才能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p><p>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老师们,让我们共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一同熟读和精思虞永平教授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与思考。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所思所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一)内容提炼</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幼儿园课程的组织”阅读思维导图</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好句分享</b></h1><p><br></p> <p> 1.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与实施途径。儿童的独特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p><p> 2.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幼儿有没有发展,幼儿干了什么,有什么反应。</p><p> 3.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幼儿可以做什么,然后才是教师可以做什么。<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幼儿先行,教师在后,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4.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那么,什么是做事?做事,就是多感官的、全身心地投入和行动,以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就是创造条件,让幼儿做适宜的事;或者说,让适宜的事在幼儿身上发生。<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于我们成人来说,同样适用并且重要)</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三)组员感悟</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读《学前课程 幸福童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有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组成员 罗娜</b></p> <p> 童年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环节,这意味着对幼儿的教育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幼儿园课程的设计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成长需求,将引导式教育和体验式教学融入其中,才能让孩子们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并启发孩子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为将来的成长奠基。我虽然没有参与课程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建设和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虞永平教授的这本《学前课程 幸福童年》的妙处。</p><p> 其中关于幼儿园课程与课程的生活化,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深有感触的,虞永平教授在书中阐述了幼儿生活和课程的关系。书中强调“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让我对幼儿生活和课程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提到“反映生活、了解生活、为了生活、利用生活,是今天幼儿园课程的一种追求。”“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幼儿自己的生活,关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最基本的特性,课程组织形式是综合的、整体的;课程的实施形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课程有具体性、直观性和主体性,我想这也是《幼儿园纲要(试行)》精神的体现。</p><p>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要把与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都与幼儿园的课程结合起来。我们幼儿园的“快乐游戏 幸福童年”游戏节,就是紧贴幼儿生活和相关节日所设计的。我们的童年存折、全园创游,给幼儿创设生活化情景,在游戏中获得交往互动、合作分享、初步数概念等经验;给幼儿准备专门的科学区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为了一种精神的培养,一种“科学发现”的精神;给幼儿提供表演场所和道具、服装,不是为了排练某个成品的节目,只是为了让他们能更自由地、更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自己……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但是,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能成为课程的内容,同样,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有意义的。学前课程对于孩子来说,任何生活中有益于孩子提升经验、体验幸福与满足成长需求,都可以纳入课程之中。故而,即使是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关注经验的连续性、避免经验的无谓重复、剥离有害经验。</p><p> 课程生活化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学习,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能够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可操作的环境中有获得经验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我认为课程设计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p><p><b>结合本园课程组织与建设的思考:</b></p><p> “幼儿园课程设计、组织和实施必须注意内容间和主题之间的关联性。”本园的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童年游戏节日,幼儿参与兴趣很高,但生活的逻辑性、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是很强。如:幼儿园每年都有“六一”、“运动”节,年级组也会以童年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这就涉及活动的重复和不平衡。</p><p><b>思考:</b></p><p> (1)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成为我们建设主题的中心元素。如何依此深入探究主题的层次与关联性。</p><p> (2)基于本园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活动资源,是否可以以周期性的方式,如1学期、1年或3年为一个阶段,对课程进行整体建设和具体规划。</p><p> 2.“幼儿园课程的领域不只是一个知识系列,它应是充分反映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的经验系列。对领域内容的熟知,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课程内容纵向联系的关键所在,更是保证幼儿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p><p> 思考:不同的领域组成员在本领域的课程设计中有独到的视角和专业见解,是否可以让各领域成员有针对性进行领域涉及,以此保证领域学科设计的专业度、深入化和学科知识的连续性。</p><p> 3.“对课程审议来说,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不可能取得审议的成效,也谈不上课程审议;对教师老说,参与课程审议是专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途经。”</p><p> 思考:学无止境,课程设计也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可以多组织相关学前课程的业务培训,让老师们更加清晰后续的操作方式,改良课程设计。</p><p> 4.“幼儿园课程建设要关注教师和幼儿的真实体验。只有能让幼儿主动去做,就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本能,吸引幼儿去实验和发现。”</p><p><b> 思考:</b>总结和反馈环节,能够对每一次课程进行提升。我们需要加强幼儿对活动体验的反馈,才能更好的做好“量身打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细细读,深深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第二部分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有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组成员 罗辉</b></p> <p> 当拿到这本书时,看到“幸福童年”字样,就联想到了我园一直在践行的“共同愿景”。看到“课程”字样,就想到了我们正在探索的“童年系列园本课程”。诚然,书本中第二部分,就十分详尽地讲述了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p><p>一、浅读明大意</p><p> 在阅读本章节前,首先翻看了书本目录,了解大致内容;结合组长欧园长的专业引读及思维网络图,细致地进行通读,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及标注,吸收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的点;再重点精读第4、5、6节内容,联想到班级工作中操作过程及问题,学习并梳理总结关键要点;再不断反思,回到组长的引读及思维图,思考每节内容及在工作中可运用的策略,从而不断内化,在思想理念层面给予了方向引领,对我们在今后课程建构及组织中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p><p>二、精读重反思</p><p> 1.《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一节中讲述了“主题的含义及功能”、“主题的来源”、“主题的机构”三部分内容。最让我深有感触并有思的是第三部分“主题的结构”中讲到的:每一个主题都有内核(组织中心),不同的内核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主题规模。我们在制定主题时,会对素材的来源、活动开展形式、幼儿学习经验等要素进行思考及探讨,斟酌主题中各个活动的相互关联及整合领域内容,反思怎样能融合组织力、生活性、开放性等具体要求,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面。同时,主题的扩展链,即主题内容的展开线索,怎样进行层层发散与延伸,挖掘新的活动,确保活动开展对幼儿来说,是他们感兴趣的且能够促进其发展的?</p><p> 2.《幼儿园课程网络核心的确定及展开方式》篇幅中主要从“课程网络”及“课程网络核心的确定”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展开的思维方式的外化形式,是对课程的一种有意识的规划。在我园研究“童年系列园本课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主题网络及设计方式,幼儿园每位教师已熟悉其概念并较好地运用。在我们的建立与组织过程中,会出现“思维不够开阔”、“素材选取不够恰当”、“是否真正源自于幼儿需求”等问题。就课程网络核心的确定,书中给予了4个核心来源:知识类属;现实生活;规律、现象和关系;作品。我们常常运用到的是“知识类属”,“作品”偶有涉及,但不够广泛精炼。这需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关注孩子的关注,主动寻求专业书籍及文献或优秀教育工作着的引领,反思并实践、再反思再实践。</p><p> 3.《论幼儿园课程审议》中讲到,课程审议的作用:理念分享作用、课程认同作用、策略催生作用、民主营造作用,让我深以为然。在我们的践行的园本课程建构、审议中,是教师间思想的冲撞,是教师对课程方案的认同和理解,是教师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是每位教师平等而又热烈的对话,更是我们每位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p><p>三、回味终有甘 </p><p> 我想,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想的开阔,更是对自在内心的平稳,是对生活中更细微的幸福的感知与体验。阅读,可以使人领略到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企及的事物,它使我们超越了空间、时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得以自由地生活着,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无所不及的广阔的生活。但愿我们因书而自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习理论 着手实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第二部分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有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组成员 邓爱华</b></p> <p> 园里组织学习虞永平所著《幼儿园课程与幸福童年》,我先粗略地通读了一下,它为我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点燃了明灯,指引了方向。经小组组长欧园长梳理、分享网络图后,对学习目标更是清晰,我五一期间在认真阅读学习“幼儿园课程的组织”。</p><p>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虽然我在蹲班中熟悉领域,知道在教师组织活动是以孩子为主体、以孩子的发展为目标,但是,如果具体到制定课程、进行教育活动设计时,如何将不同领域间相互渗透,我会措手不及。理论与实践并存,对于我来说,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迫在眉睫。我所了解我园的园本课程“童年节日”就是把与生活有关的情节引用到教育教学中,具有生活化、与各领域融会贯通。</p><p>结合园本课程个人几点思考:</p><p>一、课程主题</p><p> 课程审议:在按园本规定动作设计主题、具体组织活动时,教师如何让幼儿觉得更亲切、更有兴趣?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课程开发,重复的事变着法做且又具有延伸性。</p><p>二、建设的路向</p><p> 1.实施过程:围绕园本课程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每一个活动确定了主题,课程网络图层次清楚,排序一目了然,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突出了园所特色课程,也达到一定家园共育效果;同时,我们各年级组及时反思小结,有一定的改进。我想,其一,是否进一步关注课程活动成效(细化活动成效)?如孩子、教师的收获,为园所带来的影响力。其二:可否将反思小结此类工作合并整理成册,综合考量是否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相一致?</p><p> 2.真实体验:我们的课程设计、活动前期征询了孩子的意见建议,尊重了孩子的自主选择,我们事后还是可以继续关注孩子、家长、老师的有效反馈,比如教师与孩子、家长的交流表达;教师观察和关注孩子是否喜爱、乐于参与、相应的常规遵守;家长的配合度、热心度、游戏中的文明礼让。</p> <p> 生活越快,阅读向慢。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先后、多少,它是一种找寻自我的仪式。慢下来,翻开书本,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安宁里。当我们给阅读以款待,它也会还我们以丰盛......愿我们以同行者的身份,点燃大家对此书的热爱,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一起拔节成长,重塑我们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儿童观,让科学的课程理念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p> <b>组长:</b>欧亚芳<br><b>组员:</b>邓爱华 罗 娜 罗 辉<br><b>编辑:</b>罗 辉<br><b>审核:</b>欧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