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际,本来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孩子们只能隔离在家,没法如期回归校园。为此,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从3月5日开始,我也响应学校领导安排,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接触与以往教学方式不同的线上教学,并利用这个授课途径,步入线上教学云课堂,为孩子们进行线上辅导和直播授课,开启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p><p><br></p><p> 将近几个月的线上教学,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接触这种教学形式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相比面对面授课的传统教学,刚开始总感觉这样的线上教学方式,不太利于学生的管理。不管是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想在线上把孩子们的学习抓好,必然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p> <p>其实最初接触线上教学的时候,我真的是有迷芒、困惑、紧张、忙乱的,尽管听了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但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上传资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说实话,内心还真是有些抗拒,但是特殊时期没有办法,线下教学无法进行,我也只有硬着头皮接纳这种全校的教学模式。</p><p> </p> <p>面对线上教学,孩子们也和我一样,刚开始内心充满了不适应。网络卡顿、堵塞,家里条件不具备等等因素也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和效果。还有隔着屏幕感觉我和孩子们之间总有无形的距离感。我看不到学生的动态,由于直播互动连麦会浪费时间,所以我和学生互动的次数也有限制,就无法关注到更多孩子的学习状态,没法了解把控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再有如果家长管理到位还好,如果家长监管不到位,孩子的自觉性又差的话,课堂学习吸收知识效果,学习姿势和习惯养成的不理想就可想而知了。</p><p><br></p> <p>不过,问题总是通过努力来解决的。我一边进行线上教学,一边摸索学习。同时随时随地注重利用微信群了解鼓励孩子们,拉近我和孩子们心理的距离,让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待,从而愿意和我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去努力。慢慢地我和孩子们好像也都能自如应对,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整个云端课堂,我不断学习,尽最大可能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努力保证孩子们学有所获。我按计划有步骤推荐优学派或停课不停学同步课程资源鼓励孩子们跟着进度自己预习学习新内容,养成预习的习惯。引导孩子们合理安排规划作息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父母老师,我也会及时在微信群里进行答疑。同时要求孩子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提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随之进行学习评比。在利用钉钉直播教学布置作业后,我总会及时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孩子的作业是最容易引起家长焦虑的地方,所以合理布置作业内容,我除了做到准确把握好内容和量的问题,还要把握好反馈与点评是否及时的问题。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并及时反馈给孩子,既指出孩子的优缺点,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的毅力。</p><p>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对学困生我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一一点评批改,肯定进步的地方,鼓励继续坚持。为了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我时刻关注孩子们居家学习情况,虽然是隔空教学,但我依然是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每一次作业。</p><p>考虑到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会影响孩子视力,我也尽可能不去布置电子作业加强书面作业,阅读背诵的作业,布置生活作业,比如剪纸,做手工,做家务等,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做到学习动手劳逸结合。</p> <p>在线上教学时光中,作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也是我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没法和家长见面,必须要在线上进行沟通交流,而在线上进行沟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往常几倍,这一点是老师和家长都深有体会的事情。</p> <p>让我欣慰的是,线上沟通,我和大部分家长能做到相互理解,密切配合。以前总感觉平时忙碌的工作影响了我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我们缺少更加深层次的沟通,而且总因为一些因素,我们好像也不能很好的互相理解。而当我们都静下来,当所有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面对这个超长假期,全部当起这个临时班主任时,好些家长似乎都能理解我们平时的辛苦,都能敞开心扉面对我们,肯定我们平时工作的不容易,为此我也有了被理解的欣慰感。慢慢想想发现这样的教学生活也是蛮有收获的。我和家长的交流变得更多了,理解也就随之更多了,我和他们都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那就是孩子的表现,孩子的能力,以及孩子们的发展,而这些正好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在关注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家校之间的配合显得更加的融洽顺畅了。</p><p>当听到孩子们说他们想我的时候以及他们在不断进步的时候,听到家长说孩子们能遇到李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的时候,欣慰之情溢于言表!</p> <p>改变刚刚开始,我想线上线下双线并举的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出现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育的春天里新生事物也定会蓬勃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