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五一国际劳动节(别名: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英文名:International Workers'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br><br>中文名<br>五一国际劳动节<br><br>英文名<br>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br><br>别称<br>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br><br>节日时间<br>每年五月一日<br><br>节日类型<br>国际节日<br><br>流行地区<br>世界绝大部分国家<br><br>节日起源<br>1886年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br><br>节日活动<br>集会、游行<br><br>节日意义<br>劳动者争取到了合法权益<br><br>设定地点<br>巴黎<br><br>设立机构<br>第二国际<br><br>设定时间<br>1890年</h3> <h3>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br><br>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br>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br><br>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h3> <h3> 今天,我们正享受在一年一次的五一劳动节假期中。<br> 然而,着为一位学生的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个“劳动节”呢?我想,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体验一下劳动的价值,才能使得假期更有意义。</h3> <h3>我给奶奶“换岗”,帮奶奶剥碗豆皮,5斤碗豆角我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晚饭时,爷爷用我剥的碗豆做了一道“肉沫白油碗豆”佳肴,吃在嘴里,真的是又香又美。这就是,劳动体现价值吧。</h3> <h3>享受了美味,又开始了“换岗”,碗、盆在水槽里随着双手的运动来一曲“洗刷刷”。</h3> <h3>讲卫生,爱劳动,拖拖地,锻炼一下好身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