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1989年暑假,和父母一起从洛阳回庞村过暑假,在龙门车站转车时,我们把放有我小学毕业证和大合影照片的兜忘在了休息处,等发现时车已经驶出好远,大人觉得无关紧要而我却又无能为力,于是我只能采用了孩子惯用的发泄方式:大哭一场,伤心至极!因此,我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了小学阶段的纪念,自己也几乎想不起小时候的样子,只有头脑中留存的对人和事的一些记忆。</p> <p>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用翻看老照片的方式回忆我的青春岁月。发现我保存的最年轻的照片是我初二时在学校照的最具年代感的照片:军装绿上衣、军用挎包,想当年,这是蛮流行的服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9年至1990年,我在洛阳第三十四中学就读了一年半时间,那时候的记忆到现在依然很清晰:竞选班委、结伴游玩、跑遍每个同学家、学雷锋做好事、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小秘密……</p> <p>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五个:郜艳、冬梅、黄小丽、赵娟一直保持着联系,虽说人已到中年,但说起小时候的事照样滔滔不绝,兴致勃勃。而这张1994年在洛阳火车站夜晚的留念成了我们生命中近四十年友谊的最好见证!</p> <p> 这些在校园里留下合影的这些人:郜艳、冬梅、杜大丽杜小丽、杨晓景,她们一直在我的心里不曾离开。</p> <p> 下面这张照片,应该是90年,我组织班上部分同学骑车去龙门游玩留下的唯一纪念,我们看了石窟,进了白园,玩的酣畅淋漓。当年的我其实已经显露了“有想法,憨胆大”的特性了,我没想到它成为了我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p> <p>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难能可贵的是,“那年三班”还保持着联系,那段岁月成为了我们懵懂青春里最美的记忆!</p> <p> 初中二年级下期,我离开“那年三班”,转到了寇店乡中,那时候寇店和庞村还是一个镇,乡中是咱们当地最好的初中。由于城乡学习进程不同,我的学习,尤其是数学一落千丈,但作文和演讲以及办板报的能力却是全校闻名,这些特长,一直陪伴至今。</p> <p> 九十年代初,在乡镇中学,遇到谁生日呀或者遇到高兴事啥的,蛮流行去照相馆照相的,现在看来,幸亏照了这些,不然,初中时代自己的样子以及当年的玩伴又要淹没在记忆的海里无法呈现了!</p> <p> 1992年,我在窑沟中学复读。当我又一次组织同学骑车去龙门游玩之后,班主任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太胆大妄为,说万一出了事怎么办?说你为班级热心服务责任心强,组织活动也很出色,你要是把这劲儿用到你学习上该多好!我知道,杨老师为我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让我终身难忘,可鬼知道,十五六岁的我天天哪里来的“奇思妙想”和“不安分”!也许,这就是青春吧!说不清也道不明!</p> <p> 想想那些领着同学一起玩过的岁月,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爱玩很会玩也很重情义很感性的一个人,这种秉性跟天性有关,跟青春有关!</p><p><br></p> <p>和同学一起骑车去缑氏的唐僧寺。</p> <p> 1993年,我进入李村六高。三年的高中生活,在我身上充分体现了两级分化,虽然选了文科,可数学是必考,因为不会,所以经常在数学考场上完成一篇习作,到后来索性不交试卷子了。对于数学的恐惧对我影响至深,以至于出了校门好多年还时常会从考数学的噩梦中惊醒。</p> <p class="ql-block"> 高中三年,是离得最近的学生时代,也是留下回忆最多的年代,这期间,当班长、替语文老师上课、演讲、主持、合唱比赛、长跑比赛、补考、作文登报、流行的脚蹬裤……当静下心来,便有一幕幕涌入脑际,只是,再也回不去了!</p> <p> 1995年元旦前,临近毕业,天意使然,让我因借书而遇到了邻班的他,听着邰正宵的《千纸鹤》,看着他亲手叠的纸鹤,坠入了爱河,从此后,20岁的我们开始了一生的相恋!</p> <p>1999年元旦,我们结婚!</p> <p class="ql-block"> 由于自己偏科严重且尚有自知之明,1995年4月参加完高中毕业会考之后便毅然在西庞村自家院落里创办了“育红班”(那个年代还没有幼儿园这个词)。记得很清楚,奶奶哭着埋怨我,说上了这么多年学,回来给人家引孩子,丢人!去洛阳站个柜台也比这强啊!但我主意已定,谁都无法改变,因为我知道我擅长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p> <p> 刚开始几天,我只收了不到十个学生,街道上的一个哥问我“毛妮儿,行吗?收了几个孩子?”我回答他:“没事,就是收一个,我也会好好教的!”我从关林买回塑料小凳子,请姑父给我用砖垒堂板(就是课桌),打破了当时上学自带凳子的历史。当时的收费是一学期40元,我收了两千,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永远不会忘记把钱交到妈妈手里时的骄傲和自豪!</p> <p> 从此后,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唱儿歌编舞蹈,我带着孩子们穿过后门去地里比赛跑步做游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快乐,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p> <p> 通过我的努力,第一学期,我收了近五十个学生,第二学期就两个班了,再后来,就招聘老师,不断扩班,自己家两层楼不够,便租房子,开分园。再后来,随着幼儿园名气日益扩大,上完大学又遇单位不景气的老公回来帮我,我们买了三轮摩托车,添置了小床,把外村的孩子接来开办了日托班。</p> <p> 时隔多年,这些照片中的孩子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孩子也成为了棒棒幼儿园的学生,除了感叹岁月无情人有情,除了感叹坚持的神奇力量之外,还能用什么形容这种美妙的感觉呢?</p> <p> 2005年,我们获批8亩地,盖起了建筑面积1800平米的教学楼,成了十里八乡最大最好的幼儿园!</p> <p> 在这期间,奶奶陪我度过了最初的创业期,为我做饭,帮我看学生,替我看门,和我做伴……如今每每想起她老人家,我都忍不住流泪,每次途径她安息的坟地,我都会在心中把她呼唤!她是我事业过程中最大的贵人,也是最爱我的人!我永远怀念她!</p> <p> 除了奶奶,爸爸妈妈退休后也投入到了我的事业当中,替我们带孩子、看门、买菜、种菜、打扫卫生……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如果说,我的创业是成功的,那功不可没的是爸妈,他们的后半生和这个幼儿园无法分割!</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个终生的伴侣,事业的伙伴,也是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时至今日,之所以无怨无悔,顺风顺水,是因为我做对了最重要的两个选择:一是选对了职业,二是选对了爱人,看来,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p> <p> 2011年,我去外婆家途径李家村,看到正在建小区,“这里会不需要幼儿园?”的念头萌生了,紧接着就请示领导,开始行动。因为咱证照齐全,家喻户晓,领导一口答应,于是,和谐园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一批批老师的成长更替中,棒棒幼儿园走过了25个春秋,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我也从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步入了不惑之年。有时候我总在想,青春是什么呢?是稍纵即逝的流星?是绚烂夺目的花朵?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朦胧?还是十字路口徘徊后的毅然决然?这些,或许都是组成青春的元素吧!而我,都经历了!</p> <p> 我也总在想,25年的坚持,对幼教事业的从一而终,意味着什么,是一种信仰吗?是一种爱好吗?是一种幸福吗?人生短短数十年,献身一个事情,值得吗?如果不值得,我又为什么坚持这么久无法割舍和放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就是我的一辈子了吗?45岁,还算是青年吧?45岁,还有未来吧?45岁,还没到巅峰吧?是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还要在条路上再走的远些,再走的好些,如此,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说声:无悔!</p> <p> 无奋斗,不青春!今天,我以这样的方式回忆青春,致敬青春,继续青春!愿青春永驻,激情不退,我们还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