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风景——与母亲在一起的岁月

钟凤娇

<p>一缕金光山色染,</p> <p><br></p><p>袅袅炊烟万家忙。</p> <p>小儿藏扁童趣美,</p> <p>幼芹经霜味愈甘。</p><p><br></p><p><br></p><p><br></p><p>​</p> <p>思母图</p><p><br></p><p>2020.5.2​</p><p><br></p><p>一缕金光山色染,</p><p><br></p><p>袅袅炊烟万家忙。</p><p><br></p><p>小儿藏扁童趣美,</p><p><br></p><p>幼芹经霜味愈甘。</p><p><br></p><p>看到兰姐境头中这些似曾相识的图景,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我的母亲,也草草写两句。见笑!</p><p><br></p><p>扁下迷藏,正是我们小时候做的事,每逢母亲晒地瓜米,十几张竹扁靠在一条搭好的横木上面,排成了一长排,我和小朋友最爱到竹扁下钻来钻去,躲猫猫,还常常双手搭在横杠上翻跟头,正翻,厉害点的能反翻,或者勾脚把自己倒挂在横杠上,用数数来比谁倒挂的谁倒挂的时间最长。那时的孩子是不着家的,天天在外面野,还有捉螃蟹,爬树,抓俘虏,捏泥娃,无论什么都会玩出个名堂来,那是一生中无忧无虑的最美的时光。</p><p><br></p><p>大一点的时候,十来岁后,就没有那么清闲了,就要参与各种劳动,比如和母亲上山砍柴,如果不是自家烧,要挑去卖的,就要砍拾好的火柴,目标是到深山老林里的勾那些干树枝,或翻过大山顶到山背后去拾烧木炭留下的小树枝。</p><p><br></p><p>每次都是前一天睡前母女约好的,第二天凌晨当母亲叫我时正是我睡意深沉的时段,我真想再睡一会儿,但从不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怕母亲以后不忍心叫醒我不同意让我去,所以母亲一喊,我便一骨碌坐起来,草草解决了早餐,跟在母亲后面,爬着那座最陡峭的山,很吃力,也很开心。</p><p><br></p><p>有月亮的时候,夜亮堂堂的跟白天一样,母亲更喜欢早起干活,她说早干早回家,免得晒太阳。没月亮的凌晨,几乎是摸着走的,天幕由暗渐渐转亮,还没看到太阳露脸,当山尖尖投来第一缕金光的时候,雾朦朦的峡谷异常地美。</p><p>我一边爬山,一边心里默默地享受着这样的风景,每次都会想: 这么美的景,如果有相机把它拍下来,那该多好啊!我一边想着,一边自我否定,我有相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p><p><br></p><p>“日头出来了!”,母亲提醒我,母女俩的脚步更快了,到达地点干活时,手脚也要十分地麻利,要跟太阳比赛,不然前面拖拉了后面酷暑难挨。何况有几次上山迟了些,在太阳的炙烤下,劳累、口渴,拾捆完火柴却没有力气担回家。</p><p><br></p><p>后来,母女俩一起回忆往事时,母亲不禁感慨,她说当下人们的生话——煤气灶、电饭煲、洗衣机,省了多少事。以前人砍柴、挑水、洗衣服,女人们的时光都耗在这些家务里。</p><p><br></p><p>我家当时老小7口人,三、四只猪。一日三餐煮完人吃的,又要煮猪吃的。早些的时候妈妈在外干农活,奶奶在家里负责人和猪的一日三餐,后来奶奶走了,妈妈在外头干农活回来还有更累的家务活等着她。</p><p><br></p><p>当家家户户,火柴燃起来,袅袅的青烟从烟囱里冒出来,便是留在我记忆中难以忘怀的农家情景,那是属于母亲的致景。</p><p><br></p><p>母亲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苦命的女人,文化大革命时期闹饥荒,母亲家里姐妹多,大点的姐姐自己逃出家找活路,外婆为了能活下来,也只能离开外公,再嫁他人,外婆离开家后,母亲在家里饿得皮包骨头,眼看那样下去,性命难以存活。外婆只好将母亲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八岁的母亲通过外人介绍,抱到奶奶家里来。</p><p><br></p><p>可以说母亲是从一个火坑跳入了另一个火坑。父亲从小性情凶暴,施尽各种计谋来虐待母亲,幼小的母亲受尽折磨。有一次一起上山放羊,被用绳子勒住脖子,母亲昏死过去,父亲有点怕,喊了一会儿,一动不动,也没声音了,他以为母亲不行了,便跑走了,后来几小时后母亲居然回过神来,自己慢慢揶回家,捡回了一条命。还有一次,父亲趁家里的大人不在,用铁钳烧得红红的烫母亲的脸,母亲被吓坏了,闭上眼睛,听到恐怖的“吱吱”声,皮肤烫焦疼得哭喊出声来,父亲警告母亲不能哭,不能喊,不能告诉大人,让母亲撒谎说是她自己不小心跌烫的,否则下回大人不在家时,母亲就不要活命了。</p><p><br></p><p>所有的一切母亲独自忍着,不敢告诉任何人。有几次母亲想回家,又不懂得回家的路,有一回在别人的帮助下逃回了娘家,为了有口粗粮填肚子,母亲又被外公送了回来。</p><p><br></p><p>有了我们兄妹后,母亲难忍父亲暴力,断断续续离家出走了几次,但每次出去后放心不下家里的孩子,最终还是回家来。</p><p><br></p><p>再后来母亲下决心忍受一切,不再逃离家庭,因为她想如果她走了,家就散了,孩子们也就不能上学了。母亲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妹的身上,她认为她一辈子反正就认定了,她唯一的希望她的孩子们将来能幸福。</p><p><br></p><p>母亲生性善良,没有上过一天学,却通达明理。她不仅是关爱我的母亲,更是我的朋友、知己,她带给我的影响是深刻的。从小到大,对于我的任何事,她只会关切地交流她的看法,没有骂过我一句,即使是轻微批评的话,也都没有过。在母亲的面前,我没有秘密,无话不谈。虽然她隐忍,我急性子,但两个人心性相通,谈论任何事情思想总是一致的,母亲总是鼓励我,支持我。</p><p><br></p><p>按理说,我工作了,独立了,有能力保护母亲了,当万事俱备,我终于可以去兑现对母亲的承诺,谁料,那是个人单纯的想法,母亲还是摆脱不了她的恶运。有钱,钱解决不了问题;有法,但法律有时候形同虚设。母亲无力地挣扎,最后心灰意冷地,绝望地离开了。</p><p><br></p><p>园子里的青菜,经过风霜的煎熬,人们品尝起来味道是那么甘甜。原来,这种“甜”是“甜”了品尝它的人。</p><p><br></p><p>母亲的一生,柔弱却强撑,为我撑起了一个明丽的世界,给了我一生的暖!</p><p><br></p><p><br></p><p><br></p><p><br></p><p><br></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