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防空,柔情护理

*志@华*

<p>2020年的春节必定在国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由于武汉新冠肺炎的肆虐,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14亿人陷入全民的焦虑和恐慌的危机中。</p> <p>举国驰援,封城封路,停工停业,宅家抗疫……一场前所未有的阻击战在全国打响。</p><p> </p> <p>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不顾年事已高,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科学分析,精准施策,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定盘星。</p> <p>2020年1月25日,接院内紧急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院内病房楼实行封闭管</p> <p>我所在的科室为医养结合科,科里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慢病、共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病率高,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表现为患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老年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对象。</p> <p>为了所有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科医护人员按照医院的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多举措构筑防疫坚强堡垒,尽职尽责的完成防疫工作。</p> <p>每日监测患者、护理员及保洁员体温,询问有无疑似症状并做好记录。</p><p> 开窗通风能有效减少空气传播,紫外线也能杀灭新冠病毒,所以科室房间的定期的紫外线消毒和每天的房间通风已成为我们的习惯</p> <p>科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失能老人,对于留有胃管和尿管的老人,我们更不容忽视,认真严格的按照各个管道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随时关注老人的胃管,尿管有无脱落,老人的尿量是否正常,值守期间,虽然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任务重,但每一位值守人员都用满满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服务于老人,保证老人的治疗需求和生活需要。</p> <p>封院期间家属不能来探望老人,老人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为了解除大家的相思之苦,我每次都与老人互动,每天以微信小视频的形式发到家属群内,让家属每天都能看到老人活动的动态,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p><p> 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配合防疫工作,患者家属暂不能探视老人。有些老人误认为儿女不关心自己,因而产生负性情绪。我积极的与老人家属沟通,建议家属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多与老人交流,传递思念与关心。</p> <p>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指导患者科学睡眠、适度锻炼。我们的拍手操,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一项运动</p> <p>合理膳食才能保证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维持老年人良好的营养状况。老年人饮食应遵循均衡饮食、营养平衡、少食多餐、新鲜卫生等原则。为了让老人们能吃上可口的食物,每周五的馄饨都是我们自己亲自去包,一个个陷大皮薄的馄饨,装载着我们满满的爱</p> <p>为了更好的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每个周五我都会跟李新院长一起查房,穿梭在各位老人的房间,仔细检查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聆听着每位老人的述说,为老人调整至最好的治疗方案。</p> <p>我们的生日是这样过的,虽然不能与儿女们一起,但我们知道,在视频的另一端会有更多的人在给您唱生日歌</p> <p>看到这些老人过生日,我也想到了我的母亲,我的老家在山东枣庄,每年的正月初三是我特别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可以回家了,今年因新冠肺炎的影响,阻断了我的回家的路,目前新冠肺炎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全国上下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回老家,也给妈妈过一个生日,送她一份生日礼物</p> <p>2020年4月11日,我们迎来了一位新入住的老人,老人是肝癌晚期并伴有肝性脑病,入院时老人比较清醒,能交流,与家属签完入住合同,并与家属交代了老人病情的预后结果,我刚要起身离开,家属说:“太好了,终于住下了”,我问:“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她说:“来之前,他们去了好几家养老院,说到老人的情况,她们都不收,有些养老院,让我们去医院开证明,我们开了证明,拿过去,他们又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们,我们都特别的着急,这下好了,我们也放心了”。我说:“我们这是医养结合科,同时我们科也担负着安宁疗护中心,我们有临终患者的照护经验,我们有“医”有“养”,对于阿姨的病情我们做好防护措施就行了,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是医护人员,对于任何病,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说到这,我突然觉得,我们真的很伟大,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我们给他们“生”希望,让她们有了生活的信心</p> <p>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为医务人员,我们虽然没能奔赴一线,但我们有幸能成为值守人员,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我们的爱和责任守护着每一位病患,保护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必将竭尽全力打好这场防疫阻击战。我们也坚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一定能取得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