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杨辉</h3> 92年初夏,我离开祖国离开了我一岁的娃。坐上前往莫斯科留学的列车,从满洲里过境进入了俄罗斯的赤塔。 通过海关验关,初次见到了俄罗斯的大妈。大妈领着小女娃身后跟着稍大点的男娃,小孩个个都像国内商店里出售的美丽布娃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和平鸽在秀丽的广场起飞又落下,田野的白桦树棵棵都把美丽的眼睛眨。神秘清澈、温润迷人的贝加尔湖在眼前浮现,我已到达俄罗斯最大的自然氧吧。 离开“赤塔”,五天的行程到了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在国际列车减速后列车员讲着莫斯科的繁华。此时勾起我思考列宁奋斗的国家,创造的苏共党为什么红旗落下?国列到站后,来接站的朋友中还有俄国友人,他与我握手拥抱互贴脸颊,我用在国内初学的俄语大声的称呼俄国友人为同志,他却告诉我,现在已经是俄国了应该叫朋友(Друг)。俄罗斯人非常好客,我们用中、俄语切换畅谈莫斯科红场是否繁华,列宁墓建设的有多大。 接站的朋友没有用汽车来接我们,说路途很远你们初次来俄,为了方便就坐坐地铁吧,看看俄国地铁的建筑规模多大。进入地铁站让我们震撼!莫斯科的地铁当年是北京地铁的三倍大,在市中心地下三层交错,全长400公里。俄罗斯的地铁不按照距离远近收费,一律3个卢布(约人民币3角钱)。一个1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街上很难看到汽车和行人。汽车在市区可开到80迈,俄罗斯的国产车和进口车都很便宜,即使是进口车几千美元就可以买下。汽油就更便宜了,基本上莫斯科家庭都有轿车,很普及化。<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莫斯科的地铁站非常漂亮,朋友们向我们介绍说全市有200个地铁出入口,站内有雕塑、壁画,而且每站内的壁画各不相同,完全是一座美丽的艺术品建筑塔。 乘坐半个小时的地铁目的地终于到达-----吉林驻莫斯科国际公司。安排我在俄罗斯的居民楼住下,服务人员打开房门向我介绍室内有24小时温泉热水供应,同时告诉我做饭用电,免费市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莫斯科学校的学生公寓设备齐全,水电房租费用全免,四年的求学生活我结识了俄罗斯优秀青年伊格里、妮娜和瓦夏。拜访了俄罗斯中国语言专家,她是吉林的同乡姑妈。吉林姑妈常让她的二娃叫我去她家。记得每次去她家都能吃上姑妈亲手做的家乡发面饼、喝上香香的红茶。伊格里、妮娜、瓦夏还有同乡姑妈的第二个娃常陪我去看红场,拜祭红场的列宁墓下,多少次看到长长的队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纷纷到红场瞻仰,十月领袖列宁深爱斧头镰刀,红旗映红他如睡的脸颊,俄罗斯人始终敬爱着他。 <p> 俄罗斯人喜欢度假,常常放下挣钱的机会,全家郊外田野安家。我与伊格里、妮娜、瓦夏和姑妈家的二娃吃饭喝酒激情热烈喧哗。俄罗斯的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只要手头经济宽裕,就会买上上品的伏特加。俄罗斯人的生活不能没有鲜花,我和伊格里、瓦夏在妮娜生日的时候送上鲜花一把,高兴的妮娜她满脸都是泪花。</p> <p> 都说俄罗斯警察腐败黑社会盛行,记得有一次暑期放假,我外出去了乌兰乌德。在车站上遇到一名警察,他身带两杠一花,帮我抢着把托运的行李大包小包一起多拿。他怕我累着把行李扛在结实的肩膀不肯放下,感动得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一直叫着“Друг, товарищ”(同志,朋友)快点把包放下!”</p><p> 92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小平南巡还没有讲话,我们国家当年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还比较落后,我们梦想着祖国富起来,居民家里也有座机电话,温泉热水能进入万户千家,城市的地铁网纵横千里也如此繁华。 </p><p> 28年前,我们这些游子反复重读《为人民服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为“两弹一星”镇守华夏倍感骄傲,深感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如今的我们在习总的领导下,祖国科技体如此庞大,各领域成就发生巨大变化,犹如东方旭日之光照耀伟大的中华!</p> <p>作者简介</p><p> 杨辉:吉林松原人,曾在驻鞍部队服役八年,现居住辽宁鞍山。热爱文学,喜欢诗歌,服役期间曾在军地媒体发表作品,其中《故乡的秋》《老妈》《记忆里的故乡》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p> <p> 珍贵的黑白照片,难忘的留学经历,记录美好,分享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