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从同学朋友圈转发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前世与今生》中才知道这个叫陳松鼠的女士,</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百度Goggle 上都查不到名字的是我的大师姐。</b></p><p><b style="font-size: 20px;">原来考古专业60周年庆的约稿文章也可以写得这么让人想读。</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1982年入校的学生也算是川大考古专业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一届。</b></p><p><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大学时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利用假期在童恩正老师任馆长的川大博物馆打杂、参加童老师带队的某遗址的考古发掘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帘。(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记得遗址的名称,我记得好像在成都百货商场边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前世与今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原创 陳松鼠 树剧院 1周前</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前世与今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4月,美国密苏里州。</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圣路易斯市的气温还不是特别让人愉悦。张正为的朋友圈始终与一只猫有关。</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太阳照进窗户,猫在阳光里。看书,猫要趴在页面上。猫与他要么相顾无言,要么不让他愉快地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20px;">张正为很少出门,出门就是大囤货。一场大疫,全球人类共同见证的历史,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哭。</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四川大学考古系出发去美国求学的,张正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但留学美国拿到领事馆发的口罩爱心包的,也算是特别的一个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31年7月,美国马萨诸塞州。</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冯汉骥历经交通辗转,终于来到哈佛。</b></p><p><b style="font-size: 20px;">彼时他32岁,少有文字记载他留美的原因。要是他是文人骚客,必然可以从这句开始艺术加工两百字。</b></p><p><b style="font-size: 20px;">可是在冯汉骥的履历上,只有浅淡一句“1931年夏,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1933年,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b></p><p><b style="font-size: 20px;">美国之于冯汉骥个人,是学习的再进一步。在这里,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在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方面已小有建树。</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一个1899年出生的留美中国学者,和同时期许许多多“知名人士”一样,冯汉骥的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绑定得死死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以至于在他后来的履历里看到李济、梁思永等人的名字,仿佛是理所应当。</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97年4月,美国康涅狄格州。</b></p><p><b style="font-size: 20px;">童恩正终于在与肝病的斗争中拜下阵来,猝然离世。后来的人回忆他,一半说考古学家,一半说科幻小说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奇人”,也曾在网友评论中出现。</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他不仅为考古学界贡献了一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经典理论,还为中国贡献了第一部科幻电影的原著《珊瑚岛上的死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童恩正走后,考古学家张光直撰一文纪念。</b></p><p><b style="font-size: 20px;">里面写到一个唏嘘的细节,来自川大的童恩正与来自哈佛的张光直想要促成两校考古学的合作,设立数个当时中国还没有的考古实验室。然而积极奔走的童恩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碰了一鼻子灰,此事戛然而止。</b></p><p><b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如同巨浪,而那时的中国并不是巨轮,现也难说谁是谁非。</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文中,张光直感叹道:“如果1982年与四川大学合作的计划能够如愿实现,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82年的川大,压根儿还没有考古系,考古是历史系下的一个专业。</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82年的中国,才刚刚从严重的撕裂中回过神来,还远远谈不上愈合。</b></p><p><b style="font-size: 20px;">其间痛苦,童恩正自己深有体会。</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他的成名作《古峡迷雾》在文革中被极为“人类迷惑行为”的理由批判,不得不停止创作长达十年。</b></p><p><b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没有这一出,陳松鼠也很想感叹一句:“如果1967年起童恩正的创作没有中断,中国科幻小说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冯汉骥的“文革历史”在他的“浅淡”履历上只字未提。</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他于1977年离世,享年78岁。</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说远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78年人生,冯汉骥留给世间的是一个关键词:川大考古奠基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1937年,冯汉骥受中央博物院李济的邀请回国。一身本领还没开始施展,抗战爆发。大后方的国立四川大学给他发出教学邀请,他来,就任史学系教授。</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与国家、民族绑定的一代人,现在他作为其中一份子与四川大学的校史也缝合在了一起。</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历史的只言片语里,陳松鼠猜测作为学者冯汉骥大概是幸福的。他在长江流域做了长期而深入的民族学与考古学研究,道阻且长,可是处处都是“古老的新鲜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风餐露宿”并不是一个浪漫的词汇,一个西南地区,冯汉骥溯流而上、逐流而下,文学词汇一堆叠,甚至还有了点星空、高山、激流、相逢、收获的“乐逍遥”。</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种苦中作乐的“逍遥”,后来数次在川大考古系行经的地区发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2015年。</b></p><p><b style="font-size: 20px;">西藏的艳阳过于浓烈,晒得张正为眼睛都睁不开。</b></p><p><b style="font-size: 20px;">并不好玩。一点也不好玩。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用一脸土色反驳了本文刚才的艺术加工。把作者的脸打得啪啪响。</b></p><p><b style="font-size: 20px;">带队的老师吕红亮、杨峰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块黑色篷布,师生民工搭起一个四面透风的帐篷。“遮住个顶也行”,大家挤在篷布下,场景只剩下四个字形容:令人鼻酸。</b></p><p><b style="font-size: 20px;">张正为不是瞎杰宝戏说历史的陳松鼠,聊起这些工地经历,言语委婉。一赞考古系老师负责,二说收获颇丰……</b></p><p><b style="font-size: 20px;">然后我们在微信上彼此微笑,尴尬而不失礼貌。</b></p><p><b style="font-size: 20px;">同样在晒得人睁不开眼睛的地方,童恩正也“负责”和“收获颇丰”。</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革期间,科幻小说按下暂停键的他主持了数次岷江上游石棺葬的发掘,留下一堆考古学A刊、B刊论文。以至于后来的徒子徒孙要写相关题目,左右都逃不过“站上童老师的肩膀”。</b></p><p><b style="font-size: 20px;">工地苦中作乐的“逍遥”,对现在的考古系学生或是折磨,对童恩正大概是真正的慰藉。</b></p><p><b style="font-size: 20px;">动乱的年代,城市对他并不友好,但天地广阔,考古给了他另一张书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追踪恐龙的人》《宇航员的归来》与《略谈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的族属》乍看真不是一回事,却真是一个“奇人”不能随意分割的一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文章写到这里,还差200多字到2000,理论上该抒一波情。</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但此时此刻,身在美国的张正为大概睡觉了,死活没回陳松鼠微信,在新材料的补充上存在缺口。冯汉骥和童恩正早已仙逝,该说的问不到,不该说的也不必问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只是假想起1942年发掘前蜀王建墓的冯汉骥、1975年发掘西昌大石墓的童恩正……还有后面做三星堆遗址的、做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做陕西杨官寨的、做云南海门口的、做西藏阿里调查和发掘的……子子孙孙从四川大学出发,一波一浪,前赴后继。</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歌颂星空璀璨到批判工地伙食,从离望江校区几站地的遗址到印度洋沿岸的合作,从建设中国到“也就是国际经贸不收调配来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据说今年已是成立60年的川大考古,仔细一琢磨后,陳松鼠认为它其实并不就比别的专业金贵和妖艳……</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大江大河,也有“个人问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虽然陳松鼠为了吓唬人,取了一个开题报告必定会因为“范围这么大你能写出来才有鬼”被打成筛子的题目……但内心还是坚信,专业的历史再鸿篇巨制,仔细看也不过是一个个,人的历史。</b></p><p><b style="font-size: 20px;">祖师爷德高望重但说不定也是冷笑话大王,前途无量的学弟学妹最终去卖酸辣粉也不能就说成愧对先师。</b></p><p><b style="font-size: 20px;">60年,其实是考古专业的师生用学成报国、豪情壮志、刻苦努力、忍辱负重、天天逃课、愤愤不平、懒成猪狗、相互撕逼等并不冲突(?)的词汇写就。</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不过,有一身武艺就给你地方施展,落魄时有地方蛰伏等待春天,想看世界有桥过有路走,考不上临床高分子被学校安排(划掉)、不想学数学正好也没这课(划掉)……这还真是个黑猫白猫都包容的专业啊。</b></p><p><b style="font-size: 20px;">它真是寂静无声地……包容了1937年的人、1982年的人还有2020年的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走在中国(这几年是世界了)的山山水水,刨出历史的边边角角,佐证着前人的辉煌,也续写着自己的史诗。</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情抒得可还行?(战术后仰.gif)</b></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2020年的代表选择张正为?</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陳松鼠其实已经远离四川大学考古系一万光年了,不认识多少考古系的朋友,张正为算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之一。</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2020年的春天,陳松鼠接到同学的通知,说要采集校友资料,供庆祝建立专业60周年使用。</b></p><p><b style="font-size: 20px;">讲真,人都不认识几个了还谈什么欢聚呢?</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只能打开百度,搜索了一下知道的几个人,写一写理解中的四川大学考古系。</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写得有没有道理咱也不敢问,老实说考古系本系也管不着了,啊哈哈哈哈哈。</b></p><p><b style="font-size: 20px;">江湖仍在,只是已无我们大多数的传说。</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好在这江湖,咱也是浪过了一回。</b></p><p><b style="font-size: 20px;">千言万语无需再赘述,在我看来(结语部分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前世与今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也就是,几代人六十年、大不同又大同的,人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