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大象的折折板豆腐皮儿

慎独慎行

<p>文水大象的折折板豆腐皮儿</p> <p class="ql-block">  文水,女皇武则天的故乡。“文水流何细,媚山艳未收”,这是古人赞美文峪河风光的诗句。文水的豆制品色美味香,会不会与这一方水土息息相关呢?</p><p class="ql-block"> 我在文水城已生活了十六年了,经常买超市豆腐皮吃,炒菜搭配挺好。其实张口就吃,唇齿之间,绵韧适度,舌尖上既有豆香,还有适口的调料香,余味悠长。一盘豆腐皮切成丝,再来一碟花生米,下酒再好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文水的豆腐皮以我们大象村的最好,当地人说:“大象的豆腐皮能打竹板”。现在县城的大小超市卖的不少就是我们大象村做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70年代,村里的街上经常传来“豆子换豆腐喽”的吆喝,就会有人用小簸箩端出一些黄豆,换回块豆腐或一叠豆腐皮,也就成了当时农家餐桌上不可多得的副食。</p><p class="ql-block"> 那时,经常听老人们讲“我们大象村的豆腐皮能打竹板”。我大象村是文水的古镇之一,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地域优势的典型农业村,非常适合种植黄豆,更重要的是我村的水质好,出豆腐量大且味道鲜美质量好,大象就成了我们这一带豆腐皮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豆腐、豆腐皮就是农村珍贵的食品,可以说是农村孩子的美味佳肴,但很少人有用钱买的,大都是用自产或田里捡拾的黄豆去换。</p><p class="ql-block"> 文水豆腐皮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唐贞观九年(635年),武则天在文水为父亲守孝期间,特别喜欢吃当地的豆腐皮,便指定豆腐坊的赵方师傅专门提供豆腐皮。显庆五年(660年),已贵为皇后的武则天陪高唐宗驾临并州,武后设“千叟宴”宴请文水老人时,下旨诏请赵方进贡豆腐皮,然而赵方已经去世,幸好其技艺传给儿子赵鑫,便去“千叟宴”献艺。赵鑫以色香味俱佳的豆腐皮,赢得一致赞誉,武则天钦定赵家豆腐皮为皇家贡品。</p><p class="ql-block"> 豆腐皮作为一种传统民间食品,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极具保健养生之功效,所以深受文水人民的欢迎,成为最喜爱的家常菜之一。在外地的文水人回家或文水人外出走亲戚带的最多的就是保贤的牛肉和大象的豆腐皮儿。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餐桌上的副食品多起来了,但豆腐皮依然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有的地方甚至打造了“豆腐宴”,专门制作豆腐和豆腐皮为主的菜肴。</p><p class="ql-block"> 愿我村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为文水饮食文化做出贡献!</p>

豆腐皮

文水

大象

豆腐

赵方

武则天

餐桌上

黄豆

折板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