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美丽的家乡<br>共七分部分<br>一、列宁中学<br>二、秩堂油菜花节<br>三、东坑水库<br>四、东坑村<br>五、皇雩仙<br>六、岩子龙<br>七、晓塘古城<br><br>近期摄影:华视影像<br>东坑/水库文案:华视<br>部分来自网友 <br></h3> <h3>一、列宁中</h3> <h3>列宁中学位于茶陵县秩堂镇毗塘村洲头。原址系古茶乡十七、十八都公建的书院,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816),是清代茶陵境内的一所著名书院。因其北、东雩水萦绕,故名“雩江书院“,又称毗塘书院。建筑面积1136平方米,由前、后两栋构成一个院落。书院建成后,学士乡贤在此设馆讲学,经久不衰。清探花谭鑫振少时曾受教于此,因而蓬荜生辉。<br>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为了发展根据地文化,培养革命军事力量,壮大革命队伍,1930年7月23日,湘赣苏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在小田创办了以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的名字命名的学校——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由于受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威胁,1931年12月迁至今址。1933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坚壁清野,学校师生化整为零,大部师生参加红军长征,有的留守,进行地下活动。<br>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书院荒芜,幸得当地群众竭力保护,才未遭破坏。<br>建国后秩堂的孩子要徒步到10公里外高陇的“祖安中学”就读,至1952年,茶陵县人民政府决定:为让革命老区的孩子就近入学,恢复办校。曾经停办了十八年的列宁小学,也获得新生命。<br>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所具有革命意义的学校,1956年5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字“列宁学校”。1959年7月学校更名“列宁中学”。2005年7月,撤老校并新校,列宁中学合二为一,现址为秩堂中心小学并更名为列宁学校<br>列宁学校(雩江书院)旧址,1984年10月公布为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二、秩堂油菜花</h3> <h3>秩堂油菜花节乃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每3月15日,湖南茶陵“农商行杯”第五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在秩堂镇列宁学校广场揭开帷幕,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悉数盛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徜徉在金色海洋之中,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饱览乡村田园美景</h3> <h3>三、东坑水库</h3> <h3>一九七四年,建设中的东坑水库</h3> <h3>东坑水库全景 </h3> <h3>东坑水库位于东坑村,属中Ⅱ型水库,修建于1973年,东坑7个生产队(1队—高垅,2队—低垅,3队—江下,4队—老屋仓,5队—寨背-祠堂里,6队-新屋里。共有700多人口,700多亩田地,为支援政府大工程东坑水库建设,东坑大队村民移民,李家屋迁移至吉川、寨背-祠堂里迁移至田湖水屋里,东坑部分迁移到欠满形(四队),高岭(三队),石田里(五队),只剩300多个人口,90多亩田地。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1973~1974年修建而成,正常蓄水位274.83米,库容118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 4.27万亩,3条干渠总长72公里,实际灌溉面积达5.4万亩,年发电量150万千瓦,1976~1983年先后两次对水库大坝进行修复,2008~2010年总投资2493.94万元完成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善灌溉秩堂、高陇农田2.1万亩。</h3> <h3>四、东坑村</h3> <h3>欠满形(东坑四组</h3> <h3>东坑村隶属秩堂,1974年原秩堂人民公社的东坑、锡湖、金湖、大湖、小田、黄草6个村划分出来,建立小田总支,于1978年成立小田人民公社。属小田乡东坑大队,1984小田人民公社分别改为小田乡东坑村。2005年,小田乡并回秩堂乡。2009年撤乡建镇,设立秩堂镇至今。2018年东坑村并入东首村至今。<br>空气清新,活称天然养吧。山泉水矿物质含量丰富非适合居住安家。<br>东坑特产:茶油、蜂蜜、菜油、茶叶、农家狗、山地鸡、走地鸭、金银花、杨梅、枸杞子…</h3> <h3>五、东坑皇雩仙</h3> <h3> 美丽而富有传奇的皇雩仙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东坑村,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九陇山、武功山、万洋山之间幽深的山谷里,在东坑水库的上游。东北与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永新高溪乡接壤,西、南与茶陵县严塘、高陇为邻。皇雩仙四面环山,青山绵延环绕,似龙翔凤舞,层叠而至,山中古木郁郁葱葱,朝夕云蒸雾绕。<br><br>皇雩仙始建于唐朝德宗年间(780-804)。关于皇雩泉的传说相当神奇,太乙真人骑着仙鹤云游到九陇山下的雩山,向一个姓谢的老大娘讨水喝,这里久旱无雨,田地龟裂,水贵如油。谢大娘用家中仅有的一碗水泡了碗香茶给他解渴。太乙真人很受感动,问大娘想要什么,想不想过富贵的生活。大娘说不求富贵,我们这里常年干旱,只求有水就心满意足了。太乙真人听后,用六股鸣环锡杖在雩山石岩下凿了七个孔,并用大娘家的碗盖上,嘱咐她七天后把碗揭开,就会有清泉如注,说完乘鹤而去。不料谢大娘的老伴回家听说了此事,急于得到水,揭开两只碗,盖碗处流出两股涓涓细流。七天后,揭开那五只碗,顿时电闪雷鸣,五股泉水迸涌而出。从此,五大二小七股泉水源源不断。当地人把岩泉叫成七窍泉(七孔泉),成为茶水源头之一。<br><br>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仙人的功德,纷纷捐资在仙泉旁边建了一座雩山寺,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很多人来山寺敬香。皇雩仙的神奇、幽静,使佛徒们趋之若鹜,早在1000多。年前的后唐时期,这里便有雩山寺<br><br>斗转星移。到了宋朝孝宗年间,离雩山寺不远的沂江出了个当朝附马谭斗南。有一年他携公主回家省亲,他以雩山寺的传说和周围山水为原形,画了一幅《里居山水图》,回朝廷呈上宋孝宗御览,宋孝宗赵慎为雩山风光和美好的传说所陶醉,乘兴题诗于画“仙鹅飞去是何年?灵迹犹存古岭边。藤老龙蟠疑护法,山深禽语似谈禅。手攀古木身忘俗,口吸清泉骨欲仙。邻叟不知唐世远,犹言谢媪旧因缘。”从此,原本为雩山、雩泉、雩山寺,由于皇帝的题诗而都在前面分别冠以“皇”字。这样一来,便被称为“皇雩山、皇雩泉、皇雩仙。”沾上“皇恩”后,加之美好的传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云蒸霞蔚,宛如仙境,盛夏生寒。自古至今,香火鼎盛,游客如云。<br><br>皇雩仙景区主要名胜有皇雩仙寺、皇雩泉、“石抱树”、有800余年的特大珍稀古黄荆树、清朝大学士题写的“皇雩仙”碑记、东坑水库、红色文化红军医院、兵工厂、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等。<br><br>就像清代的茶陵举人谭绍碗在《皇雩仙》诗中所写的那样:“光腾石刻惊飞白,宸翰辉煌佛氏缘。”远处的皇雩山,庄严厚重又秀丽多姿,如翡翠美玉镶嵌在天地间。<br><br>空中看皇雩仙<br><br>皇雩仙寺坐南朝北,左边是雪花坳、打鼓岭,右边是钟形岭,前面有炉寨、象形山、狮子岩,后面是绚丽的螺堡坳,螺堡坳的主峰青螺峰旋转而上,如一颗巨大的青螺。远观皇雩仙,巍峨壮观的雩山山顶仙人峰,峰前立着葱茏秀丽的青螺峰,层层叠叠的山峰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张开怀抱。每当山间云起雾绕,如若仙境。当阳光照射着青山绿水,美丽如画。千百年来皇雩仙寺就安详地坐落在这里,以一个禅者的姿态,惯看山间四季更替,天边云卷云舒。<br><br>皇雩仙泉水清澈如镜,冬暖夏凉;泉池里水藻丰茂,红绿相间;池上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碗口粗的古藤倒挂,藤树相缠。来客都忍不住捧一口来喝,只觉清凉可口,丝丝甘甜,润泽身心。<br><br>也许是仙人的力量的确不可思议,也许是特殊的地质结构,千百年来,皇雩泉依旧滚滚喷涌,风采不减。<br><br>如今,皇雩仙的白墙黑瓦已被岁月磨损,但仍能见到当年的殊荣和辉煌。门前的对联“一峰翠绾表螺髻,七窍灵通白石泉”依然古朴苍劲;常年香火的熏染,让瓦当凝重如黛。钟声时时响起,让寺庙淡然如菊。<br><br>穿行在寺庙和山林之间,身心空灵仿佛在仙境中游走。参天古木默默伫立,是禅意的沉思。山林里传来各种鸟叫与虫鸣声,它们以自己的方式生息与修行。<br><br>“手攀古木身忘俗,口吸清泉骨欲仙。”随着岁月的流逝,御诗给皇雩仙带来的殊荣和辉煌已被磨损殆尽,但皇雩仙的山、泉、树、藤还是那么神奇、秀润。</h3> <h3>六、岩子龙 </h3> <h3>岩子龙景区,是指小田垅溪水下山口至黄草发电站一段十里水系,主要景点有龙口潭和射水崖。龙口潭由乾隆桥、危崖、潭水三部分组成;岩子龙瀑布又名射水崖,处黄草南山里中段,两边悬崖怪石林立,千姿百态,蔚为壮观。<br>谈到茶水源,不能不说岩子龙,谈到岩子龙,不能不先说龙口潭。一般人认为,皇雩仙处于茶水的上游端口,其出水的七窍是茶水的源头。皇雩仙的声名远播,与其神奇的七窍有关,更与其庙观以及宋孝宗题画有关,其实,茶水还有另一个源头,其地理位置还在皇雩仙之上。<br><br>茶水之源,系小田村全境水源汇集而成,这些水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由于小田村地表下面是沙底和石灰岩,很难存水,停雨十天便现干旱,水哪里去了?原来这些地表水一部分经沙土渗入岩隙,汇入阴河,到皇雩仙,经七窍流出,成茶水主要源头。另一部 分地表水则汇集到龙口潭,经岩子龙下黄草村,依次汇入沂江、光泉等村,再入茶水,成为茶水的另一源头。龙口潭地处小田垅的最下游出口,因水归龙而成,故称“龙口”。这里两岸山岩危耸,树木参天,花草繁茂。水流经约十米的落差注入一个形如戏台的深潭,这就是“龙口潭”。<br><br>在乾隆年间,人们在水落之处两岸岩石之间建了一座石拱桥,桥面宽约10米,长约60米,桥拱正中石刻“乾隆桥”三字。这里是小田人以及九陇山区的江西人下黄草、赴沂江、入茶陵的必经之路,古为军事隘口,因景观奇特,令人驻足,于是自然成为全天候集市。人们留连桥头,看青山葱碧,听流水潺潺,闻稻菽花香,赏潭水碧波,真是心旷神怡!如若胆大心雄,立于桥边,行走于石栏之上,则风急水寒,桥危潭深,即感肃刹之气,或者攀缘而下,捧喝潭水,沁人心脾,又是另一番乐趣。<br><br>更有甚者,龙口潭又是天然的游泳池和跳水池,旁有一块三丈高的悬崖,形似跳板。当然,这需要相当大的胆量和本领。据说曾有人为测龙口潭的水深,曾用丝线吊石头沉潭,竞用去6两丝线仍未着底,于是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人再去探过龙口潭之底,因为传说龙口潭直通东海龙宫,无底!而龙王爷对这里的人们也十分关照,每年桃花汛期,龙口潭上有鲤鱼跳龙门,如果你有幸看见,在过去必将金榜题名,在当今高考中定会夺魁,不过,信不信由你。反正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捕鱼捉虾也好,游泳戏水也好,尽管也有不善水者,有失脚者,却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而茶乡代代都有杰出傲世者,这是事实。<br><br>过龙口潭上乾隆桥,沿着崎岖的山间石子路前行二、三里便到了岩子龙。这时,人在十分险峻的悬崖之上,脚底山谷云蒸霞蔚,深不见底,只听得阵阵林涛。抬头往对面山上看去,只见一条玉带从岩口泻出,飘飘而下,注入一片云海,这就是岩子龙瀑布,当地人称之为“射水崖”。这“射水崖”之水来自上游的龙口潭,其流量随上游的水情而变,再加上四季轮回,阴晴雾雨,朝辉晚霞,春花秋叶,于是瀑布更是千姿百态,有时如银柱,有时似彩绢,有时飞花,有时泻玉,气象万千。关于射水崖,相传是古时候一对“青梅竹马”到此山采药,少年不慎跌入深潭被龙王抓去,少女化为岩石,日夜思念,泪如泉涌,遂成瀑布。</h3> <h3>七、晓塘古城<br>湖南省文物。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据相关记载和考证,境内城池较多,自东往西逐渐迁移:早在战国中晚期,在距现县城东北49公里的晓塘村修筑了楚国东南部的防御和对外扩张重要军事城池——晓塘古城;西汉初期,茶陵候刘沂在今火田镇修筑“茶王城”;五代时期,马殷自封称王,在今高陇镇古城村筑“马王成”;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邓宜在今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筑“金州城”;南宋绍定年间,知县刘子迈在今云阳街道办事处前进村筑“茶陵古城”,该城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茶陵古城才逐渐被“遗弃”,县治中心往西迁移了3公里。下面,我就晓塘古城做详细解说:<br> 从茶陵县城出发沿泉南高速或S320省道行驶约20分钟到高陇镇后,转高彭乡道行驶约20分钟到秩堂镇晓塘村村部。晓塘村东面与江西莲花县田南村金家屋毗邻,处在由湘入赣的交通要道当口,晓塘越楚古城址在当地被称为古城围。在茶陵东区方言词汇中,作名词的“围”与“墙”是一对同义词,它们的区别在于“围”指环形的墙,“墙”指条形的墙,两者合起来称为“围墙”,意思就是古城墙。根据这线索,1986年10月27日,茶陵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晓塘村调查时发现该城池:城池四周均为夯士墙,周长1000余米,城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300米,东西长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并地层中从采集了软陶类陶片,全部为泥质灰黄色,器形有筒瓦、豆、钵等和硬陶类陶片,有泥质红褐色、夹砂灰色,器形有罐、鼎足等,还从当地农户家中征集到两把典型楚式青铜剑。经省市文物专家鉴定:这些器物与湖南战国楚墓所出同类器物基本一致,均属楚文化因素;而印纹硬陶类陶器,则是湘江中上游地区古越人的文化器物。因此,晓塘越楚古城址有越、楚两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共存。鉴此,2008年12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br> 从晓塘村部步行100米即可到晓塘古城南门遗址。由于汉代建立后,晓塘古城逐渐被废弃,古城格局遭到破坏:城内建有20余栋现代建筑;一口约4亩的水塘紧挨着南门遗址;一条修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渠道从西往东贯穿古城;其余地面长满灌木或被村民耕作;但古城西高东低的地势依然保存,南门、北门、东门遗址以及城墙外宽约5—20米的护城河等清晰可见。据2014年株洲市文物局和茶陵县文物局联合考古调查工作队初步探明了古城墙的结构和技术:城墙分为三个部分,南边是城内护坡,向南与城内连接在一起;中部为夯土墙体,宽10.2米,夯层厚6厘米,夯窝明显,从上至下明显的夯层厚度超过了5米;北部为外护坡,宽度超过了10米,外护坡连接护城河。城墙修筑的技术为夯筑加堆筑的方式。在城内东北角发现两口水井,经发掘后得知,两口水井的包含物和探方出土物基本相同,主要以绳纹泛黄的灰色瓦片、方格纹灰陶片、绳纹高足跟鬲足、素面豆柄、砺石和铁臿等,从出土物和探沟的地层看属于战国时期。<br><br> 穿过南门遗址,沿路步行约300米即到北门遗址。北门西侧城墙村民取土形成城墙的断面,是一处较为理想的了解古城墙结构和筑城技术的试掘点。出北门即可看到护城河遗址。古城废弃后,护城河被村民改成鱼塘或稻田,但形制与规摸较好地保留下来。<br><br> 在距晓塘古城1公里晓塘村八组黄泥坡和11组荒塘坳发现的两处战国古墓又佐证了在战国中晚期晓塘村曾经是吴楚两国必争之地:<br><br> 晓塘黄泥坡一号墓位于晓塘村八组黄泥坡,该墓位于晓塘古城外东南处山丘的半山腰中。墓有封土堆,呈半球状,底径8.5、高3.6米。封土堆下墓坑平面近正方形,东向墓道,墓坑口长7.8、宽7.2米,墓坑深9米。墓道长9.6米,墓道靠墓坑处有一台阶,长1.9、宽0.45米,台阶至墓坑底部2.2米。墓坑内四壁设三级生土台阶,每层台阶上铺10—15厘米厚黄色粘土,台阶逐级内收。三级台阶以下至墓坑底,四壁陡直。墓坑底葬具为一椁一棺,椁室盖有七块椁盖板,椁口为浅槽套榫结构,椁长3.2、宽2、高1.4米。椁室长2.66、宽1.4、深1米。椁室内已被盗墓者扰乱,棺为弧形平底棺,靠墓东椁壁放置,棺盖板被锯断成三段,棺外长2.32、宽0.7,内深0.38米;棺内长1.9、宽0.46、外高0.73米。椁室内有南、西、北三个边箱,且东西两端靠棺处分别放置边箱隔板。<br><br> 经发掘清理发现,墓内边箱内散落大量人骨,虽被盗但仍清理出土大量器物,有铜鼎足、铜盘、铜带钩、铜提环、漆耳杯、木器座、玉壁、编织物等。加之从盗墓贼手中追回铜鼎、铜壶等,推断黄泥坡一号墓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br><br> 荒塘坳M2位于晓塘村荒塘坳。墓为典型的竖穴式土坑墓,南北走向,平面呈长方形,墓南部在几年前修建烤烟房时局部遭到破坏,残长17.5米,宽3.25—3.5米。墓口距地表深0.95—1.5米,墓深1.3—2.28米,北部浅,南部深。墓中部东西两方各有一墓道,东墓道宽1.85米,西墓道宽1米。墓内填土为土红色砂岩风化土,略含沙性,土质纯净,夹杂有少量炭粒和生土颗粒。在清理墓内填土时在平面发现4个不规则坑状遗迹,坑内填土均为青灰色粘土,湿度大,夹杂少量炭粒,无其它遗物,到下部逐渐消失,推测为晚期扰坑。在墓南部靠近西壁(距墓口深1.65米)区域出土一批器物,有铜剑、铜戈、铜鐏、箭簇、铜勺、铜鼎、铜器盖、铜徽章,陶鬲、罐、壶,陶钵等。靠近墓底发现熟土二层台,宽0.5m,高0.1—0.26m。墓底出土器物有铜剑、铜鐏、铜矛、铜戈、箭簇、铜矛鐏,陶豆、陶盆等。另外在墓底南部和北部均发现有骨痕,不成形,易碎,但大体能看出是横向放置(东西向),而且不少于4个个体。从出土物的组合、器形特征及墓葬形制判断,该墓为战国时期墓主身份很高的越族贵族墓。<br><br> 晓塘古城城墙及护城河轮廓清晰,形制较完整,是战国时期南方地区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雄踞罗霄山脉西麓的隘口,军事意义极其重要。古城及周边大型古墓的出土,又显示其维系地方秩序的价值应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亦具政治含义。从本次发掘晓塘古城古墓的墓葬规格、出土文物、城与墓的时代同步性等资料分析,其历史价值很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br><br> 2019年3月,晓塘城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 <h3>关注华视影像,欣赏更多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