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们中国式家庭中,常常会听到父母这样的话——“我们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你好”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生命力。他们以为是在爱孩子,岂不知这种爱是束缚,是毒药。“孝顺”这个词,也是有毒的,因为孩子终究要脱离父母,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一味的顺就没有自我,就是愚孝,所以心理学家鼓励孝道,而不是唯命是从的顺道。</p><p><br></p><p>中国父母的爱,常伴有溺爱。溺爱有两种形式——包办型和纵容型溺爱。包办型溺爱,是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孩子不动手就能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当然,孩子在0-1岁的时候,最需要建立安全感。在这个阶段,母亲需要高质量的陪伴与呵护孩子。</p><p><br></p><p>那么包办型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呢?举个现实中较为极端的例子,东方神童魏永康,以602分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后来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连吃饭都不能自主,而被劝退。原来其母的教育方式是,让儿子一门心思的学习,自己则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务,包括穿衣喂饭。包办型溺爱的危害是,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没有主见。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孩子试错,可以提高孩子的挫折商,将来遇到困境,孩子才不容易一蹶不振。强势的父母,甚至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反对,干涉孩子的大学报考意向,孩子的恋爱,乃至婚姻的选择。孩子小时反抗和认知能力有限,被压抑已久,没有主见,长大后也习惯了这种安排,甚至认为反抗父母是不孝的行为,岂不知这是一种愚孝。一切都被父母安排,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被压抑,时间久了就会抑郁,甚至有可能走向精神分裂。</p><p><br></p><p>有的家长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其实是将自己面对生活压力的无助感转嫁到孩子身上。自己不精进,却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给孩子带来双重压力。成功的父母懂得减压,失败的父母只会加压。孩子成绩了一点小波动,都会引起父母的惊慌失措、大发雷霆,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圆梦机器。束缚了孩子的活泼天性和探索世界、积极创造的能力。即使孩子在这种高压下考上大学,独自面对生活时恐怕也难有作为。身边也总是能听到,总骂孩子笨,总是在辅导,孩子总是不上进的例子。也有很少束缚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发挥天性。结果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在其他方面,比如绘画、泥塑,或舞蹈上有天分。别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变成一种负担。</p><p><br></p><p> 纵容型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在家是土皇帝,出门是小霸王。但父母不可能一直圈养孩子,真正到了社会上这样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蛮不讲理。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我好、应该迁就我。结果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极端,极易走向犯罪的道路——暴力伤人、偷抢、强奸、甚至杀人...</p><p><br></p><p>中国式家庭常犯的错误二,把亲子关系当成家庭核心。其实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这样的家庭才会稳如磐石。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节。因为儿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是要和父母分离的。婆婆过分干涉儿子的婚后生活,其实是在和儿媳争风吃醋,也就是争和儿子的亲密关系。因为在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儿子,而不是丈夫。也就犯了家庭核心关系倒置的错误。恋子情结中又会出现这几种情况——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p><p><br></p><p>总结来说,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p><p><br></p><p>另外孩子的性别意识,在三岁就有了,只是很多家长不知道而已。孩子会嫉妒同性父母,争夺异性父母的爱。但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这种嫉妒就会消失,转而模仿同性父母。所以,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最好分床睡,有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发育。现实中也有很多大孩子不断奶,同母亲过分亲昵的例子。比如最近大火的某明星,在综艺节目中公开与母亲拥抱亲吻,可见其是有恋母情结的,结果也印证了他是有双性恋倾向的。</p><p><br></p><p>关于孩子的青春期。这时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了独立的自我。即脱离父母,渴望新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叛逆与父母的冷战,都是在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试图成为他自己。而父母却要用好孩子的标准,打压孩子的分离与独立的过程,势必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果家长过分干预,就会导致孩子“叛逆期”推迟,势必在以后的日子里,与父母爆发更大的冲突。比如用离婚或者辞职等叛逆行为,摆脱父母的安排。或者会造成孩子“缺乏生命力”,变成一个没有自我,对生活态度冷淡的“好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讨好父母,迎合父母,听从父母的安排,从不为自己而活。</p><p><br></p><p>生活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大都在回避自己的问题,表面上是讳疾忌医,回避别人的歧视,更深层次,是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回避纠正错误的认知,怕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人生观轰然倒塌,等于否认了自己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认知,这是可怕的。然而不破不立,只有剜去毒瘤,才能获得心灵的康复,重新认识过去,找回自我,活出自我。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疏通,就会成为心结,严重的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比如,一个长期压抑自己愤怒的人,可能会得抑郁症,抑郁症常是向外的愤怒转成了向内攻击自己。</p><p><br></p><p>这些只是书中的一部分,加之个人感悟,另外还有夫妻关系,以及童年的经历对未来人生的影响,就不一一述说,有兴趣可以用微信读书看原著。</p><p><br></p><p>2020-5-3 行者读书笔记</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