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德善”二字,以德为本,以善至美。一部《德善档案》,引领杜村文明乡风,让村民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沉下心来,返璞归真,让心灵在喧嚣中得到净化,让生活在纷繁中回归真情。<br> 2018年12月10日早晨,杜村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一个村民在送孩子上学的途中,由于路面结冰,不小心滑倒了。一位路过的好心人见状,赶忙上前将他们扶了起来,看到并无大碍后,才悄然离去。<br> 这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触动了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的心。她感叹道:“此事虽小但却温暖人心,如果大家都能从小事做起,助人为乐,奉献爱心,那么我们杜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多年前,高素娥就有了建立杜村电子《德善档案》的想法,“德善杜村”微信公众号的诞生,促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这一本掌上功德录,从村民微信群中征集素材,由村书记助理卢嘉宝执笔,把村里发生的德行善举随时记录、电子存档、永久保存,发布在“德善杜村”公众号上,村民们随时随地都能在手机上看到村里发生的好人好事,德善精神在杜村大家庭中不断传续。 打开“德善杜村”公众号“德善档案”板块,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自2018年12月以来发生在杜村的217件德行善举纷纷映入眼帘:2019年12月8日,刘彦辉等村民合力挽救落水男孩生命;2020年1月31日,8岁小朋友刘美萱为支持疫情防控向村委会捐出100元压岁钱;2020年2月6日,杜村残疾村民李林杰为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送来一箱苹果……大德至善,大爱至真,德善精神就像一粒种子,播撒在杜村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好事,并不是一定要做英雄,做“感动中国”式的人物,也并不是一定要当时代先锋、道德楷模,而是可以从身边最细微的小事做起,用最平凡的善举给人以力量。正如2018年度藁城区慈善总会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我并不想用英雄这样的字眼来称呼你们,因为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你们更像是我的兄弟、姐妹、邻居、同事。然而,当我熟悉了你们名字背后的故事,平凡就变成不平凡,简单就成为不简单,和你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我感到快乐、幸福和踏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也是更好地满足村民精神需求、提高文明素养、增强幸福感的需要。一年以来,杜村充分发挥《德善档案》作用,以德治村,彰显文明新风尚,带动了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建设德善杜村之路任重而道远,”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说道,“我们不但要自己走,还要感召更多的人来和我们一起走这条文明之路,让大道化于心,德善践于行。” 鲜花绽放离不开阳光雨露,社会和谐离不开德行善举。弘扬德善文化,传递杜村真情,德善之花将永远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