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口(副本)

怀念军营

<h3><font color="#010101">麦熟口,是关中人对小麦成熟前十数八天的叫法,从古至今一直这样叫。小时候的这个时间段,心情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学校就要放假,期间可以下水摸鱼还可上树掏鸟蛋(那个时候叫忙假),害怕的是严厉的父亲会督促每天必须拾麦,生性懒惰的我,到了晚上不是挨打就是挨骂,现在年龄大了自然而然理解粮食短缺的年代父母对我们苛刻的要求。</font></h3> <h3>磨镰霍霍,敲敲打打还有生意人走村串巷的吆喝是麦熟口村里熟悉的声音,时不时还会听见广播的天气预报好人好事,人民公社会派人监督生产队按照要求在麦场周边摆好水瓮加满水,场边墙上会喷上“防风防火防盗”“严防阶级敌人破坏”抓革命促生产颗粒归仓等内容的大字,加上娃娃都放假了,村道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在收麦冷清的场面感觉不到已经是麦熟口了!</h3> <h3>关中老百姓一直有个习俗——看麦熟,也就是嫁出去的女们收麦前会带上老公孩子到娘家出门,看看娘家的亲人收麦还需要什么,那会百姓生活缺穿少吃的,也没有啥值钱的可带,就带点自己提前熬夜做的抹布,床单布鞋,最大给老父亲买点旱烟和一斤点心就算好的了,娘家自然好吃好喝的招待,因为吃了这顿饭以后男女老少们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了,真的是如临大敌的感觉!</h3> <h3>改革开放以后,关中大地一派繁荣的景象,老百姓不再单一的种麦和苞谷,不是瓜就是果,间或其他经济作物,收益很明显,所以种麦的人越来越少,赶集的街道几乎没有过去麦熟口熟悉的收麦工具,再也看不见麦场那样热闹的场面,加上现在的女娃不懂过去“看麦熟”是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看麦熟”一个千百年农村流行的节日即将烟消云散!</h3> <p>我问过好多老人,麦熟口看老人是必去的,不去看麦熟,就是大不孝,收麦结束以后,女儿女婿驴驮马载的看父母,叫“看麦罢”,意思就是收麦结束了,关心一下娘家的自留地收成如何,同时也去娘家了解了解父母大忙以后的身体情况,(也叫忙罢)去了必带蒸馍,大部分都是用刚打的新麦精心做就,娘家人作为回敬女儿女婿的孝心,就得烙锅盔,在家哪怕吃苞谷面,但忙罢看女儿基本都是上等面粉加工而成,为了体面点,父母都会提前准备好了出门的新衣服新鞋,理发刮胡子也是一定得做的准备,招呼娘家人吃饱喝足的回去,女儿就会炫耀娘家人的手艺拿出锅盔散给紧邻对门,散了还硬让你立即品尝,为了啥?其实就是为了听你夸赞几句娘家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评了。</p><p>那几天,巷道到处都是锅盔的香味!就是这样简单的习俗,拉近了邻里对门婆媳妯娌的关系,直到现在当年锅盔的香味还总是在脑海里徘徊。</p> <p>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父母说我很幸运,因为困难时期的三年和我擦肩而过,那会尽管没有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可以略微填饱肚子,加上我天生的好肠胃,喝凉水都长膘,从小就吃的白白胖胖的,长大后才知道,父母辈们吃杂粮野菜靠节衣缩食的才让我们兄弟姐妹冬天不冷三餐可以吃饱。</p><p>要说世上最好吃的饭是啥,估计和我一起长大的人都会说——油擀馍,油擀馍最合适的时间段就是麦熟前和麦罢后,只要有一家烙馍,整个巷乃至全村都会飘来香味,那种香味不但馋人更能勾魂夺魄,因为这已经是规律性的东西,不是新女婿就是谁家新媳妇回来了,平常时间想吃油擀馍那绝对是痴心梦想。</p> <p>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没有玩具,自制的较多,打麦场是天然的游乐园,没有辅助的东西,全凭想象,捉迷藏上蹦下跳想咋蹦就咋蹦,可以尽情的玩,那会家庭的孩子多,安全问题大人考虑的很少,所以那个年龄段农村孩子都很自立自强,早早就学会了游泳爬树打弹弓,现在管理孩子的模式彻底让人无语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麦熟口看麦熟,尽管是老百姓自发的节日,但我希望这样的节日传承下去,因为这个节日是在农忙的时候挤时间去看望父母,尽管没有中秋和春节那么悠闲自在,其实主要的是可以感染孩子去热爱劳动并珍惜劳动成果,也可引导孩子从小就知道关心和被关心,拉近亲情。</span></p> <p>麦稍黄,想爹娘,路边的小麦已经变得金黄,微风吹过,麦浪一波连着一波,我想让麦浪告诉离世的父母已经麦熟口了,你们该回来了,孩子想你们庄稼想你们了,我情愿回到从前穷酸了的那个年代,只要有你们就知足了,我明白我是胡想,但还是时刻在想。</p> <p>麦熟口,已经被人们遗忘消失,我曾千百次在心里呼唤着它的归来,但我知道我是想回到曾经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中去,回到那个破旧不堪但温暖幸福的老屋,往后余生,只能希望走了的父母亲人常来我的梦里转转,我也常去他们的坟前看看,时间真的无情啊!</p> <p>麦熟口,我最爱的季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