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风摇落一树英,花开日暖好时节。新冠疫情形势,延迟了我们返岗相聚的日期,却加温了我们云上教研的热情,提速了我们高端研修的脚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掬水春抚手,弄香花满衣。为探索常态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分享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学会于2020年4月29日举办了“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研讨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研讨会犹如及时雨一般给疫情下云教学教研注入生机与活力,更是“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特殊背景下探索在线与在校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新途径、新尝试,新突破。研讨专家深入浅出,抽丝剥茧,结合案例为我们铺开了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新路径;与会代表的分享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醍醐灌顶。与其被动革新线上教学教研新理念,不如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在线、在校相结合的新思路,科学研判、主动出击,有效应对疫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的考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研讨会分别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林秀艳主持。会议全程历时7个小时。内容包括4个单元。即:在线学科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创新;支持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区域教研创新;混合式教学研究前沿。共有16位专家和名师分享在线教研经验,并与线下教师互动,答疑解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单元 在线学科教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他山之石力借鉴 专业分享解疑惑</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活动伊始,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开宗明义,首先明确本次论坛活动的举办意图,为线上教研活动指明了大方向、框定了交流研讨范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单元共有5位名师通过网络为线上教学提供高端引领和指导服务工作。推送的名师讲座,犹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在墨色的夜空中滋润着广袤的沃野……润物无声!<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黄玉慧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如何用专题引导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黄玉慧老师从线上教学1.0“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的关注点,即:对学生学情把握和学生需求把握,再提升到2.0的“千方百计干实事,想方设法干成事”的线上教学思考,立足优化总体设计、精简学习细节、提高学习效率等分享给我们很多实用的经验,同样也带给我们对于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下我们线上教学如何化危为机,化弊为利;如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何授之以方法,启之以大义。让教育的引导与栽培更加有效,让云端课堂更有温度与深度。在理念的基础上把想法、思考再落实同时追求教学效果,也就是黄老师所说的实事与成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直播中黄老师还为我们分享了很多线上教学的方法、教学设计角度、线上教学思维等,下面结合我县语文学科线上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感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当转变思想,有意识地转向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也就是黄老师提到的学程。比如:目标引领要精准。我们要精确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根据单元在逐步精确到每一节课再到每一个环节;再如:活动设计要精巧。在活动设计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多动笔动脑思考的环节,然后在与学生沟通交流,实现整体的思考,因为语文学科比较注重整体性的思考与完整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中要保证读与写融会贯通,不要怕没有时间,要敢于舍得时间给学生。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更多的突破,当然对于未来的混合式教学我们也有更多的期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校附属学校高三年级主任于明辉老师的讲座《直面挑战 躬身入局----互联网思维下的在线学科教学反思》也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明辉老师从在线学科教学最初的困境入手,分析了老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何选择网络技术平台?是用直播还是录播形式?在线课堂讲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明辉老师还创新总结提出线上教学“四式思维”。第一式:用户思维,即在教育教学中最大体现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超级用户”。第二式:极致思维,即提供让“学生尖叫”的“品牌”课程,用极致的课程产品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用极致的课程产品把学生变成在线学习的忠实粉丝。第三式:平台思维,即在线学科教学平台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也觉得自己是教学的主人,最终实现共赢。第四式:跨界思维,即当跨界遇上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创新有趣的学习形式,更能为学习行为注入巨大的能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我县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适当应用互联网思维,比如:要建立“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我们的“超级用户”,打造围绕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堂;创造“极致思维”打造出适合学生的语文学科品牌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跨界思维”,在线上教学中重新定义语文教师的形象。</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单元 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创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高瞻远瞩突壁垒 坚冰深处融春光</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市十一学校田俊校长分享的题为《疫情防控期间十一学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针对疫情下的学情开展教研,有的放矢,效果卓著。基于疫情下的学习设计——单元案例征集聚焦关键问题,设置撬动杠杆,针对学生居家学习从暂时状态到学期常态,学生进入疲惫期,综合能力的诊断较少等问题,调整课程目标,改变教学、作业和诊断方式。引领教研视角和典型示范,诊断内容包括“居家学习整体安排,课程学习形式与效果,学生全面成长,学生自主性,家长支持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研组线上教研重点包括:“专业教学能力,明确目标与规划,优选工具与资源以及组长与团队文化”。年级分享方便简洁的线上教学技能。借助于高品质的学习平台,混合式的学习平台,将教育关注点由教学走向怎么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开发一些课程,在线线上线下融合混合式学习的平台,使得线上线下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加自然有效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想法喷涌出来,让智慧流动起来,让经验沉淀下来,十一中学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使我们耳目一新,聚焦关键问题,用项目撬动教师需求,激发教师参与,尤其是校本教研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的作用,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所以这样的校本教研应该说不仅解决了教师在居家学习指导线上教学中的问题沉淀了我们教研的成果和资源,更重要是促进了教师这个学习研究实践共同体的建立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协作文化的这种建立。针对如何用线上教研的方式解决线上教学中的问题的突破点。田校长的回答直至要害,教研组和教师的真实困惑诸如,线上互动以及学生疲惫期的自我学习系统开发等才是我们应该突破的关键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自上海市进才北校的校长金卫东带来的发言题目是聚焦网络学习环境,促进校本教研机制的创新,金校长分别基于战疫背景的理性思考;校本机制的实践探索;外部策应的环境支持;面向未来的反思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疫情带来的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给我们带了教育教学、学科教研、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挑战,这就决定我们要采取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带来的理性思考是建立健全学校相关机制和保障,计划包括《在线教学教师指导手册》《在线教学工作方案》,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共同体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教研团队为服务对象,教师在全方面、多层面的引领和引导下,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在专业实践中互助合作,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聚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厘清信息技术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信息素质、学习任务等之间的关系,在持续改进的机制下教师不断的构建生态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不断为课程、内容、结构补充心得境脉涵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该校鼓励教师以导学案为指南,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评价本身,在不断改进中创新线上学习分享,学习合作,学习反馈等方式。推进发展性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扬长容短。针对教师,通过铃铛平台后台数据的生成,及时反馈和共享教学情况,对教师备授课,作业布置,批改,资源使用情况等教学全过程进行数据智能分析,指导教师精准教学,不断改进。确定教研循互融机制,课题引领,学用结合,研以促学,研以促教,引导教师在研究的基础上,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将实践转化为思考,把新环境下的互动过程和所遇到的种种挑战作为开启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外部联动方面,深化技术保障,发挥平台优势,开展家校沟通,助力智慧云伴,注重心理辅导,预防情绪感冒。只有认准发展趋势,找准突破方向,抓准操作基点,重建教育生态才能在这场战疫中取得胜利。针对线上线下的调研最大的不同点这个问题金校长的回答一语中的,“它是扩大了我们教师之间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单元 支持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区域教研创新</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周玉玲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区域教研创新方面的讲座,在周玉玲主任的讲座中,通过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教研利用区域教研资源平台和社会在线平台的例子,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实践。让我们再一次明确了一种理念,那就是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而是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如何推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高效的实施呢?周主任从两方面为我们做了分享,那就是行政统筹和教师的研训。还强调了在教师研训过程中要运用课题引领促进教学的方式,推动教学的借鉴与改进。在教研中让教师们获得前行的动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陆静主任的讲座题目是《停课不停学的教研思考》。讲座中陆老师谈到了4+4的收获,那就是基于案例提出来了4种实践样态:主播式教学,片段式教学,参与式活动,自主性学习。又从教学视角了4种观点:任务驱动系统性学习,活动引领表现性学习,优质资源提供学习的选择性,网络学习激活和保持学生的动机。陆老师在讲座中她提到了整合这个词汇,教师是把知识进行整合的一个过程,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老师是真正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那个人,老师是不可以替代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识从帮助者变成激发者。把所获得的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导读。她还提出了一些教研创新点,如教学成果的转化,建设教研图书馆,教研管理转型等,这将是今后教研工作发展的一个新思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罗滨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混合式学习的教与评》的讲座。罗校长的讲座让我体会到了落地有声的力量。她提出了探索在线高质量教学的关键行为。在空中课堂大量听课,进行实践探索。学生是自主—回答—提问—作业—改进的过程,老师是先学后教,进行导学、答疑、批阅、反馈的过程。罗宾校长指出线上教学将是一个常规化的教学思路,不是用在一时,要尝试重新构建学校课程,重新构建学习方式,线上线下的教学将成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模式当中。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学生打造一个适当的学习模式,不断摸索不断前行。从她们的讲座中,我受益匪浅,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在线上线下的教学中是相互促进的。让线上教学的经历成为老师们在今后业务学习中的一种常态,成为老师们进行教学工作的一种尝试并不断的创新与提高。让我认识到了好多教育技术,教育工具等。就像专家所讲的,拒绝技术的课堂是低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学能力的展示,要让技术服务于教学。我们从专家的讲座中去体会,运用到今后实际的工作中。</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四单元 混合式教学研究前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云散月明齐点缀 慧聚云端良策多</b></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英教授,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由在线到混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冯教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展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如何正确认识在线教学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如何让以活动为中心,设计高质量的在线混合式教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由在线到混合:设计高质量教学的关键策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冯教授带给我们的是内涵丰富且有冲击力的分享,通过聆听我们在理论上对在线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在线教学到互联+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不是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简单的组合,而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变革的一种范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实践层面上,冯教授从教学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分析了在线教学如何设计,并从活动设计的角度给了一线教师四个关键性策略,对线上教学如何走向混合式教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最后冯教授强调,做有灵魂的教学,做有灵魂目标的教学设计是开展好混合式教学最具挑战性的关键所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老师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因“疫”而生的线上教学带给我的几点思考。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居家线上学习成为学校主要的授课方式,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有些仓促的摆在我面前时, 刘老师引领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线上教学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常态教学的老问题,遭遇了线上教学的新困难;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那是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优势;我们倡导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但要如何避免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沼?那就是技术必须基于教学和学习规律的应用与设计,技术必须基于对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面对未来,我们如何避免老问题在线上教学中再次出现?这就是我们这次线上教学研讨会的意义所在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老师的见解精辟透彻,让我们豁然开朗。与其说刘老师在引领我们思考,不如说她在引导我们明确教研工作的方向,引导我们探寻教研工作的路径。教育的未来已经来了,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向国家向社会,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教授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线上线下 返璞归真。陈教授在教育界享有盛名,他儒雅谦逊,讲座风格质朴、明了。疫情是危机,也是契机,他与我们谈疫情对教学教研的影响与改变,谈他教育的信念,教育的理念,并通过对比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范式,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领了工作方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应该是他所倡导的返璞归真的事业,他强调“学生为本,学习为重”,这八个字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人做一辈子的事情。不管社会变得如何复杂,世界变得如何复杂,生活变得如何复杂,聆听了陈老师的分享让我们觉得,教育已经返璞归真,回归简单了:那就是“学生为本,学习为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罗斌校长为这次线上教育研讨会做了总结。本次研讨会有16位来自一线的名师、名校长及教育专业人员围绕话题进行了研讨,同时又有32.4万教育者齐聚云端,在线收听并热烈互动发表收获和感受,通过深度的交流研讨,主持与专家的互动,会议达成多项共识。疫情带来的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孕育了未来的教育创新,在线与在校教学并存并将走向深度融合。无论在线在校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样的:心中有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我们还要大胆创新,在校内构建云端教师研修与支持系统,校本教研要突破时空的限制,撬动教学的深度研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强必须教师强,教师强必须教研强。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无法阻挡。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面对此次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我们必须迅速调整教育理念,接受新事物,砥砺前行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次线上的培训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精神食粮,解开了我们内心的迷惑,开启了教育教学教研的新篇章。我们要拥有年轻的心,不断超越自我,去热情地拥抱未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编辑:赵馨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片来源:本次研讨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