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我很笨,能力很差很差,我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咨询室里,我对面的沙发上,一个30多岁的男性来访者,满面愁容,表情痛苦而纠结,垂头丧气地说道。<br>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自己呢?”<br>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同事做什么都不愿意带着我,我是个一文不值的人,以前浪费了好多时间,自驾游出去玩,通宵玩过游戏,真的是浪费时间,现在看来这些做法简直不可饶恕。我现在根本没有前途可言,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边说边耷拉着脑袋不停地摇头。<br> 带着职业的敏感性我继续追问:“听起来你觉得活着特别没有意思,那最近有过伤害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吗?”<br> “今天早上我实在无法忍受自己这样了,就撞墙了”。<br> 我问“我听了半天好像你对自己的评价很多都是不好的,那咱们听听你妻子眼里的你,好吗?”<br> 坐在一旁的妻子说:“他其实特别优秀,以前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还是当地的高考状元,考入**名牌大学,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工作能力也非常强,领导和同事对他也很认可,自从去年得抑郁症后就整天这么说自己,当时住过院好了。最近一周好像抑郁又复发了,又和上次一样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念头。今天还撞墙了,我还得上班,又不能整天看着他,心里非常担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着,妻子的眼圈红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br> 这时,来访者说“我对不起我爱人,以前刚结婚时不爱搭理她,现在觉得她其实对我挺好,我对不起她”。<br> 我说“听到你爱人对你的评价,好像和你说的大相径庭,她说到你很优秀,你是怎么看的?”<br> “我真的很笨,学习成绩都是死学来的,刻苦刻出来的,其实我差的要命,一点都不值得提”。 这是发生在咨询室里咨询的一些小片段。该来访者是一个重度抑郁的患者。通过以上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他其实是一个社会功能健全且很优秀的男性,却对自己充满了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未来没有希望,价值感缺失,后悔自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b>这就是我们常常形容抑郁症患者的“三自三无”,即“自罪、自责、自杀、无能、无望、无价值”。</b><br> 我们说<b>抑郁症病人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兴趣下降。“三自三无”是抑郁症患者很常见的附加症状。</b>也就是说得了抑郁症后,伴随着病人对情绪低落的体验,充满了对自己无尽的负性评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智力、外貌、人缘、能力等一无可取之处。尽管也许病人在方方面面仍然很优秀,但在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负面的,似乎在拼命地寻找自己做错事的证据。如果他们的孩子学习有问题或者车胎没气了,抑郁患者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所导致。常伴有深刻的内疚感而自责,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位男性抑郁症患者,认为过去曾经的兴趣爱好并且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行为,自驾游、通宵玩游戏现在看起来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有些抑郁症严重的时候会伴有自罪妄想。曾记得我有一位抑郁症的患者在病床上不停的磕头赎罪,并说自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因为自己生病住院要用医保,这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血汗钱,因此对不起国家和人民。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这的确是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中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他们总是倾向于寻找负面的东西去迎合目前抑郁的感受。另外,抑郁症患者总是反复想到自杀,更有甚者会有自杀的观念和行为。因为他们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很痛苦,死了就解脱了。这些想法在很多抑郁症病人的身上都极其相似。事实上,的确有一些抑郁症病人这样做了,他们最终选择了自杀。<br> <b>通常,抑郁症病人会把“三自三无”的不良感受与自己混为一体。</b>而不能跳出感受把它当做症状来看待。在抑郁痛苦的感受下,患者无法辨别这是疾病带来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真的很糟糕。他会将抑郁这种不好的情绪体验融入到自己的认知当中,认为自己真的很差劲,真的没有价值。 记得有一位患者和我诉说她的负面评价以及抑郁情绪时,我对她说,你目前的这种低落的心情及认为自己能力下降的感受,是因为你生病了,所以才有这种不好的感觉,才会体会到心情不好,体会到能力下降。其实,不是你真正的能力低了,此刻是疾病控制你的情绪和能力了,所以一定不能放弃你自己,病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后来,这个患者对我说,我每当心情不好,都往坏处想时,就想起你对我说的,不是我真的不好,是因为疾病让我觉得自己不好。如此一想,我就感觉好多了。这个想法一直支撑我等待药物起效,缓解了我的痛苦,现在好多了。<br> 这样的解释,也是对患者认知的纠正,对于很多个抑郁症患者都很奏效。所以,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可能相当一段时间会有抑郁情绪及负性评价伴随着抑郁症患者,并带来负性的体验。我们给予正确的认知纠正以及合理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病人更好的认识症状,认识症状给他们带来的不好感受,缓解病人的痛苦体验。<br> 因此,<b>希望通过对抑郁症患者“三自三无”的解释,使大家对抑郁症的症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抑郁症患者当前症状的缓解提供一定的帮助,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动力,减轻患者的无望感,协助患者恢复“三自三有”,即“自尊、自强、自立,有能、有望、有价值”,也为药物治疗起始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效果,降低自杀的风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