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二]——春季、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优程教育

<h3>  各位家长:随着春季和夏季的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h3> <h3>因为:</h3><h3>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h3><h3> 2、从呼吸道的解剖结构来看,幼儿上呼吸道粘膜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狭窄、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h3><h3>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情绪不好、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h3><h3>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h3> <h3><font color="#ed2308"> 一、流 感</font></h3><h3>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h3> <h3>预防措施</h3> <h3>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h3><h3>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h3><h3>3、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h3><h3>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h3><h3>5、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h3><h3>6、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h3> <h3><font color="#ed2308"> 二、麻 疹</font></h3><h3><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患者初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发热3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起于耳后、发际处,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逐渐康复。</h3> <h3>预防措施</h3> <h3>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h3><h3>2、麻疹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护理好患者,减少并发症,寝室要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定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分泌物,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风疹与麻疹的区别:手脚心没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妇得后易使胎儿畸形。)</h3> <h3><font color="#ed2308"> 三、手 足 口</font></h3><h3>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h3> <h3>预防措施</h3> <h3>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h3><h3>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h3><h3>3、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h3><h3>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h3><h3>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h3><h3>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h3> <h3><font color="#ed2308"> 四、水 痘</font></h3><h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以上。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h3> <h3>预防措施</h3> <h3>1、不要接触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医院也尽量不要去,那里本身就是细菌病毒聚集的地方。</h3><h3>2、适时停课。如果幼儿园或者学校班级里出现了感染水痘的小朋友,家长应该提出停课,学校也应主动停止上课及大型聚会和活动。</h3><h3>3、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h3><h3>4、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h3><h3>5、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h3> <h3><font color="#ed2308"> 五、流行性腮腺炎</font></h3><h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中可形成暴发流行。</h3><h3>儿童的腮腺炎,多由于急性感染所致。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h3> <h3>预防措施</h3> <h3>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h3><h3>2、人多的房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h3><h3>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h3><h3>4、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h3><h3>5、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h3> <h3>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h3><h3>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h3><h3>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h3><h3>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h3><h3>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h3><h3>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h3><h3>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h3><h3>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h3>

传染病

孩子

水痘

腮腺炎

儿童

抵抗力

消毒

疫苗

预防措施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