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慢慢走过的岁月

静水

<p>文字:汾阳 侯晓东</p><p>图片:来自网络</p> <p><br></p><p> 我生在山西汾阳农村,生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在我的记忆中,饥饿一直追着奔跑的我,追了很远、很远,直到现在我也不堪回首,生怕饥饿再追上来拽我的腿,揪我的心。直到衣食无忧的1996年正月,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伏案阅读作家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时,依旧有饥肠辘辘的惶恐,身临其境,心颤颤好像有些抖,后背竟冒出了冷汗,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p><p><br></p> <p><br></p><p> 那些年,社员在生产队吃的是“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可在我家却是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家里养了两只羊,父亲朝着墙根底下细细的铁链拴着的小绵羊轻轻一指,两只羊的喂养就分到了我们兄弟两人名下。父亲在院外一片空地上随意画了两个圈,轻轻一说,两个圆圈,就成了兄弟两人用来讴粪、积肥的地方。两个小圈兄弟两一人一圈,平地起堆秋后算账比高低。为了那只羊的成长,每天上午上完四节课后,整整一个下午都要和小伙伴一起去割草,那时一双长满老茧的小手握一把锋利的镰刀,要割回摁齐压实的一笼筐青草。重重的笼筐扛在肩上,提到胳膊弯里,每每不等回家早已气喘吁吁、饥渴难耐。回到家笼筐一撂,伸手在水缸中舀一瓢凉水仰着头一饮而尽,袖口一抹嘴,过一把解渴清爽的瘾。割草回家,如果遇上客走茶凉时,也会疾步走到灶台前,倒一杯客人喝过剩在壶中的淡茶一饮而尽,或者嘴唇含住壶嘴憋足气猛吸上几口直到水尽茶干。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饥饿和超越年龄、超负荷的劳动,像一根纤细的绳紧紧地勒着我,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和永远的痛感,相比之下,对茶的记忆却不那么清晰、那么伤感。现在想来,那时饮茶就是被人讥讽的驴饮。</p><p><br></p> <p><br></p><p> 那时的农村学校是放麦假的,假期根据小麦开镰收割的时间而确定。麦收季节,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要听从公社干部的安排,走进麦田去割麦,去拾麦。麦收在炎热的夏季,骄阳火辣辣地烤着被烧焦的土地,偶有一阵风吹过也没有丝丝凉意,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挥镰收割最起劲的时候。麦收时的人们看惯了天的脸色,生怕老天像不听话的小孩忽然变脸,凑手不及来一场暴风骤雨。因6月的天多变,人们把麦收称之为龙口夺食,也把小麦称为“火麦儿”。那时,麦田里的我们傍午傍晚时,都会不时抬起戴着草帽的头去四下张望,是否有担着水桶的老农向麦田走来。为了骄阳下不被热风晕倒,生产队每天都会派人送到麦地里两水桶凉茶或绿豆稀饭。水桶一到,队长一声吆喝,人们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疾步走近水桶,用自备的搪瓷水杯或粗瓷碗美美喝上几口,润一润干热冒烟的喉咙,清一清沙哑的嗓子。至今我对那时水桶中的凉茶仍然记忆犹新,水中飘曳着几片大茶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稍讲究些还会在水中撒一大把白糖,被人们称之为砂糖大叶茶。大口饮进只觉的凉爽,但却喝不出茶的味道来。</p><p><br></p> <p><br></p><p> 那些年,家中少茶,但茶具却颇为雅致。描金大衣柜顶端小皮箱的两侧,静静地躺着一对大茶罐,茶罐直口、丰肩、圆足,腹下渐收,看上去纹饰流畅,尽管茶罐空空,母亲仍常常手摇鸡毛掸子拂去浮尘。小茶桌上,有一个青铜小茶盘,盘中摆放着八个盖碗,盖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父亲说:盖碗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了有效的防尘作用;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茶碗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缀以名人书法,现在想来颇具艺术欣赏价值。这些贵重茶具,平时都用一块白色汤布罩着。只有接待客人才会摆在简易的茶桌上,由父亲拿出袋装茉莉花茶,用白瓷茶壶泡上一阵,在倒入扣碗中。白瓷茶壶,流与壶口基本齐平,茶水保持与壶体的高度而不外溢,壶流也呈S形,有时父亲也会给在斟茶时给客人简要介绍几句,说什么“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似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无不可。”父亲虽然居于村内,但曾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哪个年代也算是知识分子了,有时说的话有些酸,也有些拽,即使被遣返回村的那几年,也改不了那种腔调。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话。长大后,读的书多了,才知道早些年待客时父亲说的那句话,出自明代冯可宾的《茶笺》。早些年缺吃少茶的家中,怎么会有那么雅致的茶具、茶器呢?对茶没有太多讲究的父亲,怎么能拽出几句文邹邹的茶语呢?多少年后,我才知道,我家祖上也是乡村大户人家,太老爷爷时家里开着银号,老爷爷时生意下滑但也开着杂货店。到了我爷爷时日寇侵华,家乡沦陷,担任村会计的爷爷不接受日本人对村里的胡乱摊派而逮宪兵队酷刑致死,从此家道衰落。祖上三代可以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懂茶道,也会品茶,也藏有不少雅致茶具。随着家道中落的脚步,这些都渐渐遗失。我童年所见所闻,也就是祖上留下的不多的遗物和点滴遗风了。沾了祖上的荣光,我们全家守望着这些雅致茶具,度过了无茶少茶忍饥挨饿的日子。但因少了茶,这些茶具在很长很长的日子里有了过多的闲暇,成了简陋居舍穷酸、虚荣的摆设。</p><p><br></p> <p><br></p><p> 高中和补习的每一个学期,我都被疼起来要人命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烦扰着,折磨着。那些年舌苔上常常敷着一层灰白色的假膜,溃疡呈圆形、椭圆形,零零散散长在口腔内,红而微肿、灼痛难忍。这种病如微微暖风悄悄而来,像一团乱麻而难缠,去时却如蚕茧中抽丝。为了消减病痛与口臭,不得已我端起了搪瓷大茶缸。喝起了清热下火的茶,那时茶无名,泡无法。上课前,疾步茶炉房,拧开水龙头打上一茶缸,放到课桌上随性而饮,下课后,再续满杯中开水。烦扰了三年的病魔,在我两次高考落榜后与我不辞而别,但把喝茶的嗜好却留给了我。从那时起,我渐渐喜欢上了茶。</p><p><br></p> <p><br></p><p> 初始喝茶,承袭儿时喝茶习惯,常常一饮而尽。不知茶名,更不懂茶道,喝茶的唯一目的就是清热解渴。喝茶的时间长了,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桌上少了一杯茶,就就得空空荡荡少了些什么,少抓没挖的。某年,一个下午,偶读明·罗廪&nbsp;《茶解·品》,记下了这么几句话:“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辩味,何以用作。”而后,开始学着徐啜细品,但至今我对喝什么茶却从不挑拣,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于我而言,徐啜细品追求的无非是心之宁静。清晨和午后,走进办公室,先拂去办公桌上的浮尘,再泡上一杯茶,或翻阅文件,或接待来访,处理公务。一天的繁忙或悠闲,都是从泡一杯茶开始的。就这样,在岁月的流逝中,静看茶叶浮沉,细品茶香清幽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不多爱好中的一大雅趣。</p><p><br></p> <p><br></p><p> 偶有余暇,三五朋友相约我也多次到过茶社。茶社品茗多年有感,品茗也是在品人,在品心境。在茶社我曾分享过商界朋友喝茶品茗中谈妥合作意向时,休闲、生意、交朋友雅俗共享的乐趣。在茶社,我也见过文人雅士换得浮生半日闲的从容。在茶社,也曾有过有人酒后身不由己酣睡而我独饮的孤单,也有过与醉酒者随行,在茶社因口吐秽物口出狂言而斯文扫地。我曾因在茶社品茗而谈公务而寡然无味,我曾因见以品茗为媒逢迎套近权贵而茶趣全无。</p><p><br></p> <p><br></p><p>我从农村走来,有过饥饿少茶的过往。但近些年随着走出去的脚步,领略过茶的风雅。我静坐于西子湖畔的龙井村、茶山叠嶂的梅家坞独享过上好的龙井;乐见其朵朵茶芽袅袅浮起。我在下榻的星级的酒店,享用过上等铁观音、碧螺春的甘甜与醇香;我也在峨眉山上品尝过竹叶青茶的清香与淡雅;在武夷山下品过大红袍,在云南边陲西双版纳喝过普洱。行走中的我邂逅行走中的茶,更多的时候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多次跟着导游走进茶山、茶社,一开始的茶文化演义,总会被随后的商业推销自卖自夸的喧闹惊扰,因而冲淡了品茗的本质,打搅了品茗者的心境。买吧,有被价格欺诈的恐慌,不买吧,又有过意不去的尴尬。此时,或多或少总有被绑架的感觉,再好的茶也少了几许茶的味道。</p><p><br></p> <p><br></p><p> 早年少茶,对茶无知,但那套雅致的茶具却留在心底,而今多茶,对茶也略有所知,端起一杯茶时,总觉得少了那种淡淡的清香。少了茶一样的宁静。那么,茶该怎样喝呢?</p><p> 文友李艳玲笔名木头,寄居太原,有一间喝茶小坐的地方叫“非常木”。近日编《汾州茶文化》向她约稿,寄来一篇散文,一首诗。散文中她写道:</p><p> 在最近我写的一首诗里,我以下面两行字结尾:冷冷镜前,四壁退后,你一直是你自己的陌生人。今天看来,木头恋上古树普洱茶,不偶然。在寻茶做茶喝茶的过程中,慢慢舒展,学会和自己对视,从陌生到熟悉,从敌人成为朋友,从决绝至柔和。</p><p> 读艳玲的散文,我记住了她的诗。茶是什么?茶不就是我慢慢舒展慢慢走过的岁月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