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中的北方植物园

亦禅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春雨贵如油”,可是我两次到北方植物园拍摄都遇到了下雨天,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吧。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植物园里,用心灵和手中的相机去和万物交流,淅淅沥沥的小雨不仅洗涤了万物,也洗涤了我心灵。“心不染尘埃,清风自然来”,给自己一个心灵的驿站,在喧嚣尘世中栖息灵魂,回归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span></p> <p>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园子还承载了厚重的爱,在来之前,我在《今日头条》里读过一篇感人的文章,是关于园主人建设植物园的初衷的,在分享照片的同时我将在文末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母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李奎先口述 董莉整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每次想起母亲,我总是感到心痛,她是20多年前离开的我们。</p><p>母亲是个裹着小脚不识字的女人。她十七岁的时候嫁给了父亲。结婚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那时母亲刚刚怀孕。</p><p>父亲同母亲商议,他要报名参军保家卫国。1938年1月份,父亲参加了八路军。从那以后,父亲随着部队南征北战,与母亲杳无音信。</p><p>1938年8月份,母亲生下了我大哥。</p><p>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人会去关注一个女人生活的艰难。</p><p>母亲既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她需要每天下地干农活,从贫瘠的土地里获取一点粮食,维系着一家老老少少的生存。</p><p>母亲痛恨日本鬼子,盼望父亲早日回家团聚。她积极参与支援前线的后方工作,组织妇女们为八路军做衣、做鞋、送粮,救治伤员,协助八路军建立秘密联络点。</p><p>其间,母亲多次护送和掩护八路军高级将领突破敌军封锁线,帮助八路军干部家属秘密通过敌占区。在支援前线的后方工作中,母亲荣立了一次一等功和一次特等功。</p><p>看着哥哥一天天长大,除了欣慰,母亲更多的是对父亲的相思之苦,特别是一切战争结束后,这种相思之苦愈发让母亲煎熬。她时常搂着哥哥,自言自语地说:你爸爸现在在哪里啊?</p><p>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常常独自来到村外的小河边,回想与父亲分别的那个夜晚:她和父亲,在河堤边的柳树下,依依惜别,泪水不住地顺着母亲的脸颊流。</p><p>“为了孩子,我也要参军,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p><p>父亲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母亲倚在河堤边的柳树上,望着明月沉思,这棵树就像是父亲那高高大大的身影;倚在树干上,就像倚在父亲坚实的胸膛,能听到他的呼吸和心跳。</p><p>月儿皎洁,仿佛浮现出父亲的脸庞。</p><p>仰望夜空,母亲不停地在心里呼唤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们?孩子已经长大了,还没有见过爸爸呢!春天来了,鬼子投降了,国民党也被打到台湾去了,全国已经解放了,你到底在哪里啊?”</p><p>即使这样,没有人看到过母亲流眼泪,她总是避开家人,偷偷躲到一旁难受。</p><p>整整等了13年,母亲30岁那年,终于等到了父亲的来信。</p><p>原来,父亲所在的部队从山东一直打到南方,1950年10月25日,他又随第一批抗美援朝队伍去了朝鲜。</p><p>母亲想不通:解放了,终于可以团圆了,为什么没有,还是没有?</p><p>思念的痛苦和悲伤终日纠结着母亲。</p><p>既然有了丈夫的音信,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去找他!母亲做了决定。</p><p>当时,家徒四壁,爷爷知道了母亲的打算后,说:“闺女啊,你嫁到我们李家这些年辛苦了,我们就是卖房子,也要凑齐你要上朝鲜去的盘缠。”</p><p>于是爷爷卖了粮食和房子,给了母亲上路的费用。</p><p>母亲带着哥哥,干粮和几双鞋于1950年的12月份上路了。</p><p>一个字不识,一个熟人没有,母亲踮着小脚从莱西走到烟台,从烟台坐船到大连,然后改成火车,途中又多次倒车,终于到了安东。</p><p>在安东,连找了三天,也没有找到父亲。(因为战争,提前进入朝鲜,父亲也根本没有想到母亲会去找他,更没想到给寻找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任何信息)。母亲只好带着哥哥回家了。</p><p>夜深难熬啊。</p><p>在船上的那个晚上下起了大雪,海上狂风肆虐,天阴得让人害怕。</p><p>母亲抱着疲劳熟睡的哥哥,叫天天不应,叫海海不灵,母亲虽说意志很坚强,始终相信父亲是活着的,总有会团聚的一天。但这次,就在这个深夜,她绝望了。</p><p>母亲想了很多很多……甚至想到了跳海自尽。但看看熟睡的哥哥,想想远方的丈夫,想想家乡的公公和婆婆……她坚强的站立起来。“不能死!一定要把孩子带大。”</p><p>1951年夏天,母亲带着干粮,领着哥哥再次踏上寻亲之路。</p><p>从大连下了船后,母亲带的钱花完了,只得步行向北走着。</p><p>脚磨破了,鞋也破了,而交通工具只有这两条腿。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钱,也没有汽车,娘俩风餐露宿,最后靠着一路乞讨终于到了鸭绿江边。</p><p>母亲拿着父亲的照片,见到穿军装的志愿军就问。</p><p>这时,有个军人接待了她。在这位军人面前,坚强的母亲哭了。</p><p>军人给母亲安排了住宿和吃饭,吃完饭后,母亲和哥哥脱下了鞋子,娘俩的双脚都已血肉模糊。</p><p>终于有个床可以歇歇了。</p><p>躺在黑暗中,母亲整晚都在流泪:终于可以见到失散多年的丈夫了。</p><p>母亲一夜未眠。</p><p>第二天早上,母亲和我哥哥,还有一些军人,坐在敞着蓬的苏联小嘎司车,飞奔在去往父亲部队的路上。</p><p>母亲和父亲终于在朝鲜团聚了,我和我二哥也相继来到了这个世界上。</p><p>回顾母亲的这段人生历程,更加想念她老人家,不知天堂里的妈妈如今还好吗?</p><p>在孩子们心中,她是最好的母亲,在父亲心中,她是最好的妻子。在国家面前,母亲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和组织要待遇。她曾多次跟我们说:想想那些牺牲了的烈士,我已经很满足了。</p><p>母亲生前喜欢柳树,现在我们弟兄三个在二哥的带领下,把濯村的一片荒滩变成了北方最大的植物园,这是儿女们对母亲最大的告慰。</p> <p>摄影:亦禅</p><p>时间:2020年春天</p><p>地点:莱阳北方植物园</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附:由于很多朋友询问北方植物园在哪里,这里告诉大家详细地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山东省莱阳市姜疃镇濯村东南五龙河北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