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初心使命,不忘先烈遗志——记石镇中学党支部赴“方志敏纪念馆+上饶集中营”进行党性大锤炼活动

涛声依旧

<p> 时间不停流逝,信念未曾更改。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2020年5月2日,万年县石镇中学党支部组织本校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赴“方志敏纪念馆+上饶集中营”接受红色洗礼,开展“党性大锤炼”活动。活动由书记杨红英同志策划,由校长徐平同志指挥 ,活动安全由副校长邵长湖同志负责。</p> <p>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江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及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者,中国工农红十军的主要创建人。</p><p> 1935年1月27日,方志敏在江西怀玉山陇首村附近的密林中不幸被俘。蒋介石知道方志敏被抓后,派人许高官利诱,企图“劝降”方志敏,但他不为所动。见利诱不成,敌人对他进行残酷的折磨,企图摧垮方志敏的意志。敌人的计谋落空了。他利用敌人送给他写自首的笔、纸,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著。面对坚守信仰和视死如归的方志敏,国民党束手无策,失去了最后的耐心。1935年8月6日,国民党将方志敏秘密杀害。方志敏时年36岁。</p><p> </p> <p>  馆内共有四个陈列室,分别陈列介绍了方志敏烈士参加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建、领导江西农民运动闹革命、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狱中斗争的事迹。</p> <p>  感悟方志敏同志的信仰力量,我们要始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党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前仆后继靠的就是信仰信念。</p> <p>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读他写下的《清贫》。学习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br></p><p> 对党忠诚是方志敏同志的突出品格。他立志为党奋斗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他服从大局听党指挥,明知北上先遣抗日前路艰险,仍然坚决执行中央命令;他忍辱负重向死而生,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一系列文稿,以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彰显对党的忠诚。</p><p> 无论相隔多久,我们永不忘记;无论相隔多远,我们薪火相传。党员教师们无法抒发内心感慨,自发组队齐诵《可爱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p> <p>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对方志敏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肃然起敬,被他为信仰慷慨就义的精神所震撼。“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p><p> 我们又一次不由自主地用铿锵有力的语气面对着他们重温起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是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郑重承诺。</p><p><br></p><p><br></p><p><br></p><p> </p> <p>  说来也巧,到达上饶市时,竟然下起蒙蒙细雨。去茅家岭时雨还在淅沥地下着,仿佛老天和我们一样,在为死去的烈士们流泪。可是一下车,天气又立马放晴,这让我们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使我们心中的崇敬之情更深一层。</p> <p>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其他将士六、七百人被俘。他们和东南各省被捕的爱国人士二、三百人一起关押在上饶集中营,遭受残酷迫害。</p><p><br></p><p>  </p> <p> 上饶集中营共由四个展厅,七个部分组成。序厅正前方,一群名为《丰碑》的革命烈士映入眼帘。这座“丰碑”是由上饶集中营的革命烈士们用鲜血铸成的,所以纪念馆的展览主题是“血染的丰碑”,目的是歌颂革命烈士们的伟大精神。</p> <p>  茅家岭监狱囚禁国民党宪兵和特务从东南各省搜捕来的共产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上海各界赴皖南慰问团负责人吴大琨是第一个“囚犯”。作家冯雪峰等知名人士曾被囚禁在茅家岭监狱。皖南事变发生后,第三战区把茅家岭监狱腾出来,作为集中营的禁闭室,专门囚禁“顽固不化”分子,被称为“狱中之狱”。</p><p> 1942年5月25日,在王传馥、李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26名革命志士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p><p><br></p><p><br></p><p><br></p><p><br></p><p><br></p><p> </p> <p>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在想,软骨头和硬骨头的根本区别,恐怕就在于人的一种信仰和一种精神。动摇了信仰,缺少了这种精神,就不可能经受软硬兼施、血与死的考验,就可能成为变节分子。“烽火遍九州,青年遭摧残。有朝除无道,重建好河山。寒光照饶州,缧绁信江南。壮志永不消,意气贯灵山。”这首革命烈士诗抄就是烈士们革命信仰的真实写照。</p> <p>  茅家岭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它依然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警诫和教育着后人。走进茅家岭,走进了一段历史,它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什么是壮丽无悔的人生,更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p> <p>  最后,在返程的路上支部书记杨红英同志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感悟初心使命,不忘先烈遗志。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要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做到高质量、有特色、走前列的教学要求,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责任,为办好万年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全部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