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郭原古民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郭原村访古,是我心中一直存在的一个念头。因我对该村的古民居早有所闻,它保留着一些清代的古民居,2019年6月,被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全国共计有2666个村落入选这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山西有271个,占了全国近十分之一,运城市有10个,郭原村是其中一个。经常有全国各地的人到该村踏访采风,我这个本地人,虽然10年前去过一次该村,但却因是朋友弟弟结婚去帮忙,匆匆忙忙没有机会寻访。不曾目睹过那些古民居,心里总感觉有些缺憾。其实,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没看过那些古民居,平陆有好些人都没去过,有些人甚至都没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4月底的一个休息日早晨,一驴友约我出去,问可去哪里玩,我说不如去郭原村看古民居好了,回来一路上还可以到黄河边上的“小三亚”一带玩,他们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郭原村,在平陆县东部坡底乡,位于与坡底乡政府所在的垣梁向东隔两道大沟的垣梁上。该村距乡政府25公里,向东与曹川镇隔深沟相望界临,全村8.3平方公里。</p> 米汤沟红土林 四月天,花都开了,山都绿了,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所以,林徽因捧出了传世名作《人间四月天》。正好这天是大晴天,正是个外出游玩的好时光。我们沿着东沿河的平曹公路一路向东,经过风景如画的米汤沟红土林、三门峡大坝、好汉坡险道,一路赏览着素有“黄河三峡”之称的晋豫黄河峡谷中最美丽的一段绿水青山风光,车行35公里左右就到了尖坪桥。 好汉坡望远 黄河小三亚 黄河小三亚 黄河小三亚 黄河小三亚 <p>路边的马角刺花</p> 过尖坪桥后向北有一条修在山沟底边上003乡道,顺着这条水泥铺筑的乡道向北行3公路左右,有一个岔路口,路牌标示直行通往马泉沟村、向右拐通往郭原村。我们向右拐开始上坡,通过1公里左右的盘曲陡坡路上到梁上就是郭原村。这季节正在马角刺花开的时候,顺着沟里的路走,两面山坡上大片大片的马角刺灌木丛正盛放着雪白的小花,如同青山落雪,路边的洋槐树也正开放着洁白的花朵,行走这样的充满马角刺芳香和洋槐花清香的山谷里,城里人无不惊叹、留恋、着迷。途中看到有两家驻扎在路边采收这种花蜜的蜂农。在坡顶村口,经向遇见的一位村民打听,得知古民居在向右位于东边的主村里。我们继续向北走大约200多米,走到一处变电站向南下折,大约走300米向东拐,就是主村了。这里是位于梁顶平地面积比较大的地方,村名为郭原,意思应该是与姓郭的人有很大关系的一个塬上平地的地方。 <p>路边的洋槐花</p> <p>路边的红槐花</p> <p> 刚拐过弯,就在位于左手、向北看到一座像高大牌楼样的古旧建筑,我们把车停到合适的地方,走近细看。只见大门正上方的石刻雕边匾额里写着“河东平陆分县”六个方方正正的阴刻隶书大字,经数匾额周围砖块数量估算,这个匾额大约有1.45米宽、0.5米高,在这个匾额的正上方有一个镶在直径约0.6米的圆框内的凸起雕刻五角星图案。一个“县”字,让人能够初步确定,这里在早些年的时候是县政府机构场所。那个五角星图案,让人又能推断出,这是共产党的政府机构。因为,共产党的军队从红军的时候开始到后来的解放军,最重要的一个徽章标记就是红五星。与共产党同时存在的国民党的徽章标记,是圆形蓝底中央白十二角星,并且形象地称作青天白日星。这里的五星图案最初应该是红色的,年代久了,颜色全部褪掉了,是石材的灰白本色。由于年代久远,村里的老年人都不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当年的情况还是无从可知的。穿过大门,我们进入大院,大院座北朝南,里面已经没有古旧建筑了,位于正北的主房和东西两边的房子,都是新近建筑。我们在院里见到3男1女4位老人,经了解,他们是五保户,村里在这里建了老年灶供养他们,好像是共有6位老人在这里。大门正上方的石刻雕边匾额里的六个大字,当时我认为是“河东平陆公县”,把“分”字看成了“公”字。第一,因为这匾额是解放前的,新中国建国都过了70周年了,它的年代要更早些,所以匾额整体因长年经受自然侵蚀,另外,那个匾额位置也比较高,不能就近辨认,看不太清的字,只好猜测了;第二,我是想政府的地级行政机构有行政公署,那么,县级行政机构也可以叫公县;第三,匾额中的文字是隶书的,隶书“公”字经常有把最底下那个横划写成中间下折成“∨”形状,与“分”字里那个“刀”那一勾划很形近。后经了解情况的人们解说知道,平陆县地形是呈东西长、南北短的狭长形状,虽然整个县域都是山区,但是东部的沟比西部的沟深,东部的山要比西部的山高得多、深得多、复杂得多,这样的地形交通不便、便于退守躲藏,这最适合当时势力比较弱的共产党作为发展势力的根据地,所以,在当时,平陆东部是共产党的地盘。因此在当时,平陆同时存在两党两政府,以现在平陆县城外西边的上岭村为界,以西,是国民党政府的地盘,以东,是共产党政府的地盘,所以就有了“河东平陆分县”这个政府机构。解放后,整个县都是共产党的地盘,自然没必要分县了。我又找出自己拍的那张匾额的照片,与别人一起放大辨认,确定“分”字下面的勾划左边并没有连起来,也能看到下边“刀”字那一撇划,是长长的向左下角撇出去了。那个“分”字,我特别更正了一下。这个村子解放前曾经是县政府驻地,这座建筑及里面的大院是县政府办公大院,称作“县政府大院”比较合适吧?</p><p><br></p> 大门正上方的石刻雕边匾额里写着“河东平陆分县”六个方方正正的阴刻隶书大字 进入大院,看到大门的背面部分<div><br></div> 大院里的五保户 大院南顾 <p> 出了这个大院,我们向东走过水泥铺就的村中巷道,继续寻访古民居,大约行走200多米,在路北有一个巷道岔口,我们走进去,就看到一家保留旧大门的院子,大门洞两侧墙上的砖雕等饰品都保存得比较完好。走进这家院子,院里住有人,正房、偏房都还保存得比较好,院子宽畅明亮,主人把院子收拾得也比较好,院子里还放有一些看上去很老旧的农具。</p> 出了这家,我们继续顺着巷子向北走,这两边是有不少宅院,但是大部分都很久没人居住了,里面房子破败倒塌不堪、尘埃重重,满院杂草杂树。 其中有一家院子很显眼,大门和房子都明显比周围其他院子的高大气派多了,大门洞也宽一点儿,进大门要先上七级台阶的,是这个村子所有宅院中,独一家台阶最多的,其中还见过一家五级台阶的,三级台阶的比较多。 我记得一个关于古代七级台阶的说法,门前七级台阶的寓意玄妙在于,中国历来有“崇九”情结。皇帝称为九五之尊,皇帝的江山称作“九州”,连皇帝脚踏的台阶也是九级。帝王神台之下,俗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其相府门下台阶仅仅位列帝王之下,乃七级台阶。七级台阶设置,其寓意富贵畅达,同时既不冒犯当朝皇上,又堪比最高人臣地位,把握住了追求美好愿望的一个最好、最高的度。“七”数在万事万物中,乃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之节点,我们现在通用的西方日历中一周七天循环往复,是巧合吗?佛教七级浮屠的说法,其禅宗意义,刚好对位尖端人士温润和善、念慈好施的人生态度。 (7数自古对中国人很重要,关乎生死忧欢,中国农历新年正月的第7天,即正月初七,古人定之为“人日”;人死后要遵循“做七”习俗,过七个七天;农历七月的第7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也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中国传统的节俗中,“7”是一个非常特殊重要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俗称“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晋董勋的《问礼俗》中,从新年的第1天到第7天,分别确定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将新年首月的第7天设为“人日”,“人日”即“人的节日”,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中或许能发现些秘密。女娲在创造出人类之前,是先造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从第1天至第6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先人们将正月初七设为人类自己的节日。) 整个村子唯独只有这家大门前台阶是七级的,而且,唯独这家大门口的房子下有两个地库。记得在游晋城的皇城相府时,在九女仙湖景区看到一处比较气派的老民居时,导游指着这幢建筑下方一排犹如我们现在单元楼下面半明式的地下室一样的低小房间,对我们讲,那是大户人家的地库,是存放钱财等物品的,说那家曾经整车整车地往库里面运银子。所以,我觉得这家原先的主人当年的家境和地位一定比较显赫。 这家大门上着锁,从门扇、门框、石门墩都比较完好看来,说明还是有人照料着,但是两侧的对联已经泛成白色了,说明很久没住人了。大门洞两侧的雕饰破损得很厉害,有一侧中间的雕饰,已经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轮廓,应该是文革时期“破四旧”的结果吧?很可惜! 后来,在另外几家住有人的家里,看到大门洞两侧的雕饰品上与这家一样,都有糊过泥巴被去掉的痕迹,主人说,那是在文革时期,人家“破四旧”要毁了这些雕饰品,主人们为保护它们,就用泥巴将这些雕饰全部糊住遮掩起来,才使这些旧民居建筑上最漂亮的饰品幸存下来。 在村子里瞎转时,我们遇到村里一位好心的大哥,我们向他问起老民居时,他热心地给我们带路,引领我们在村子里又看了四家比较有规模、保存比较好的老宅院。先看了那家房子外墙留有红色的、大大的“*****”5个字带一个“!”标语的宅院。这家大门上着锁,我们没能进去,就在门洞看了一会儿。 门洞比较宽大,两侧的雕饰品也保存得比较完好,中间部位两个变形成圆形的寿字图案非常漂亮,上方各有一个雕刻的匾额,左边刻着“松柏同盟”,右边刻着“芝兰契合”,并且每个里面分别有五个蝙蝠、两个葵花和一个变形成圆形的寿字的图案。中国古建筑中,五个蝙蝠是“五福临门”的寓意,葵花是“多子多孙”象征,寿字的寓意明摆着,不用多说了。 看了这家后,这位大哥又带我们看了两处小点的宅院。途中他讲,在日本侵华时期,郭原村曾是日军的一个据点,在村东部的一块高地上曾修筑有一个高大的炮楼。为了修建据点和炮楼,日军拆了好多民房,据点和炮楼用的都是从民房拆下的砖块和木料。另外,就是村子里一直长寿的人比较多,早些年曾经同时有20多位上百岁的老人,其中有一位120多岁的。 雕饰上的鹤头被损坏了,拍照时不忍它的残缺,只好让美女用手挡住鹤头。 <p> 最后,我们来到一家大宅院。这家保存得比较完好,住着一对70多岁的老两口,他们讲,这村子里的老房子都是姓郭人家的,过去郭家是这个村子里的最大户,是在解放后土改的时候,将郭家的房产分给了别姓的穷人,住在这些老宅院里的人家基本上都不姓郭,都是土改的时候分得的宅院。这家大门是五级台阶,两侧柱子下有纹案精美的石墩,一尺多高的门槛,由于年代比较久,门槛上部已经被踏出了又宽又大又深的凹槽。</p> 门槛上部已经被踏出了又宽又大又深的凹槽 大门正上方半圆形框中镶着一块方形砖雕,里面是喜鹊梅花图案,喜鹊登梅应该寓意是喜事登门吧! 大院的主人 看完了这家,村里可看的老宅院基本上算看完了,已经中午11点多了,我们决定离开,这位好心的大哥还将我们送到村口。 <p> 在村子里的社区大院,有一个新建的大舞台。位于大路边的舞台后墙明显是青砖老墙,下面有1米多高的由大石块筑起的基座,旁边栽有一块1米多高的石碑,因年久时长、剥蚀严重,只能猜测着辨认上面的文字,上面刻有“功德千秋不朽”以及一排排人名下面带着捐款银两数,背面在落款位置刻有“大清嘉庆”字样,推断应该是嘉庆年间村人捐款在这修了一个大舞台,这碑是记载捐修的功德碑。嘉庆年代距今约200年,舞台应该是郭家人发家后修的。因为在过去,人们一般都是在把自家日子过得好之后,才会考虑抽出多余的钱财去干别的事。而在过去发家,很少是一夜暴富的暴发户,都是一点一点地勤俭持家、由小积大,经过几代人艰难创业、苦心经营起来的。这样推算,一个大家族的发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那么,郭原村的老宅院大约有300年的历史。我这么瞎推算了一下。</p><p> 总的来说,郭原村确实保留着一批古民居,但是,年代久远,现在多数住户搬迁走了,不再维护修葺老房子,因此,这些老宅院未来十分堪忧。虽然,这里的古宅院档次、规格与灵石王家大院、万荣李家大院等晋商大院相差甚远,不能相提并论,但毕竟是老东西,平陆现存的老东西太少了!平陆历史悠久,在周朝时期就是古虞国,历朝历代都有名贤才俊,但是,古城,也只是在张店古城村有个遗迹。位于老街下面的傅说圣人庙,在上纪80年代初还是红旗村的小学校,到现在遗迹都没有了。西祁的周仓庙是新建的。到现在,平陆那些有名的历史古迹在旧址上保留下来基本上可以说怕是一巴掌数都凑不够了。</p><p> 咱就是个一介平民,能力太小,做不了什么,改变不了什么,远的好的名胜古迹不敢奢望,能看看身边的该看能看的好地方,饱一饱眼福,还是很不错的。</p><p>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切本无常,无须求常在。</p><p><br></p> 三门峡大坝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