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缝制铠甲” ——兴村学区瓦井小学手抄报带你走近钟南山

洛洛儿

<p>  17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肆虐全国,他站了出来,力挽狂澜;17年后,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披甲上阵,用自己的汗水和精湛的医术与新冠肺炎作斗争——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听了钟爷爷的故事,兴村学区瓦井小学的同学们备受感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分项去了解这位老人,最后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用手抄报的形式分享给同学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危难之中显身手</b></p><p><br></p> 实事求是的精神。钟南山在关键时刻,一次又一次毫无畏惧挺身而出。他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从这里我们体会出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严谨。 勇于担当的精神。非典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医务人员接二连三一个个倒下,在这最危险的时刻,钟爷爷发出请命“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医者那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医术高超。在他主动请缨的背后,更需要一种底气,“他在呼吸疾病领域,奋战了三十多年。”可见他医术高超,研究深入,经验丰富。也正是这样的一份专业素养,让老百姓对他可依、可信、可敬。 钟爷爷为什么能够担当呢?这与他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国士之风少养成</b></p> 诚实。钟南山小时候一次撒谎,但他父亲没有责骂,而是让他好好想想,这让钟爷爷内心感到自责和羞耻,也懂得了诚实的重要。在中国,自古文人重家风,诚实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啊。 坚持。钟爷爷从小就非常喜欢体育锻炼,在选拔赛中落选了,他依然不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打破了全国纪录。他这种不服输不认输的执着精神,对他后来的学习、工作有深远的影响,如今84岁的他为了更好地工作依然在坚持锻炼。 理想。父亲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他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他要成为像父亲那样,救死扶伤帮助别人的人。他为了做研究,竟然从自己身上抽血检验仪器,把自己当成小白鼠做一氧化碳吸入实验。他对自己心爱的医学实验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身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用知识缝制铠甲</b></p><p><br></p> <p>  钟南山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我相信你们会好好利用停课不停学的这段日子不断学习,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在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span></p><p> 钟爷爷不断努力不断攀登,用知识缝制铠甲,才有了最后的那份担当。</p> <p>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钟南山。同学们用画笔画出的钟爷爷各具姿态,在他们心中对钟爷爷的印象也各有倾向,殊途同归,都希望自己能像钟爷爷一样将来披甲上阵! 亲爱的同学们,练就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锻炼一身好体魄,争做劳动的小能手,其实这不就是你们在缝制自己知识的铠甲吗?</p>

爷爷

钟南山

缝制

铠甲

担当

知识

披甲

医术

同学

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