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探寻,是因为这地儿太隐蔽,按照导航还走错了路,远远地看见那座小山,却找不到路,只有从人家的田地里穿过去,才到近前。也真是奇特,平地上,突兀得长出一座山来,难怪都称“飞来峰”。这飞来之峰上无土,当地叫“石山子”,也叫“石山孜”,确是有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史料为证:</p><p> 石山孜遗址位于烈山区石山孜村,遗址南依石山,山上纯石无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围较为低洼,大雨过后,积水呈现护山河状。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p><p> 关于“飞来峰”有一美丽传说,老乡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又称为“飞来峰”。</p> <p> 80年代,文物普查发现,先后确定为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原来有个石山子村,居民搬迁留下迁后痕迹,砖头瓦片堆积,政府未有举措之前,百姓们又都把地收拾出来种庄稼了,地里还有劳作的农民,他们开始收割油菜了。从田野里穿过,找到一条老路痕迹,转了一圈终于走到山脚,看看没有上山的路,恰巧遇见两个女娃,问了一下,女娃说,就是直接爬上去的。山势突兀,石头光滑,没有抓手,有人攀爬的痕迹,我和先生试了试,脚下打滑,先生干脆光着脚上去。我揪着石缝里长出的小树枝,上到一个平台。看山体就是大块大块的石头的堆积,每一块石头搭建得那么稳固,也有一两块石头没摞上去,滚到山脚,就那么突兀兀地立在路边,推也推不动,我相信这座山就是神来之力的搬运。</p><p class="ql-block">淮北前几年,百姓盖房,都开山采石,这里的石头为何没人动?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学校组织去徐州春游,经过萧县丁里,车出毛病,路边就有一座突兀的小山包,师傅修车,我们同学就爬上那座小丘玩,如今那座小丘快炸没了,只有一点痕迹了,而石山子的石头几千年没人动,是神力保护吗?</p> <p> 这里没有如织的游人,可竟然碰到了两位外地人,他们爬上来,坐在最高处,拍照录像,觉得没意思就下山走了。我却在那里神游,文物部门曾发现,石山的北侧,中间有一条宽4米东西向的村路穿过,路北沟内切面处文化层暴露,是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那么久远时,古人就在这里聚集居住,该是怎样一种情形,这里出土了大量贝壳,陶片。土陶,骨器,角器显示,他们的生活至少可以用热闹来形容吧!</p> <p> 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石山孜遗址堪当皖北区域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对深入研究皖北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呢!</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