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聊”,文本深度对话——读名师窦桂梅老师有感

静简

<p>人如其课,课如其人。</p><p>课堂就是一面镜子,完全地映照出对自我,对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p><p>好的老师上课,她上的已经不是课了,她上的是人生,是生命,是智慧,是情怀。</p><p>居课堂之小,观人生之大。</p><p> —— 读窦桂梅老师课堂有感</p><p><br></p> <p>古人讲课,“三分讲,七分读”。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以语言实践为主题,为归属。</p> <p>窦老师的课堂,注重“读”和“聊”。</p><p>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以及自由表达,以“对话聊天”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尊重学生的自由想法,畅所欲言。与学生深度对话与互动。</p> <p>立足文本,紧扣教材;</p><p>超越文本,让语文教学回到生活,让阅读延伸到文本之外的文章;</p><p>回归文本,再次立足文本。</p> <p>窦老师说,“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我在想,我们教书,还是书教我们?</p><p>语文课堂的两大问题,“教什么”,“怎么教”。</p><p>窦老师说,“什么样的课文,还它什么样的味道。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切。”</p><p>“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文本自身内涵决定了对文本的价值判断。</p> <p>朗读,是学习课文最朴素,最有用的方法。在朗读中,让文字的内容,文学的内容,文化的内容,与儿童的生命连接。</p><p>朗读,就是再现世界的一种方式。</p><p>因朗读,从中感受这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p><p>让我们习惯朗读,拥有朗读。</p> <p>朗读就是理解。朗读课题,朗读外貌,朗读语言,朗读动作……</p><p>朗读就是发现。发现课文的奥妙,发现课文的精彩,发现课文的生动……</p><p>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带着思考问题的思考性朗读,有带着感悟的表达性朗读,有带着动作的表演性朗读,学生从各自的感悟出发,体其情,摹其形,拟其声,读得绘声绘色,入情入境。</p> <p>“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讲的不多,只是在教学中起到“导”的作用,或点拨,或展示,或提示,或激励,或提问,如此而已。问题从学生中来,然后把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在读中去思考。</p> <p>在“读”中想象,文字变成画面,身临其境;</p><p>在“聊”中感悟,体验变成语言,感同身受。</p><p>“读”再现课文,“聊”再现自己。</p><p>“读”+“聊”=文本深度对话。</p><p>朗读教学,对话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课堂本质。</p>

朗读

文本

教学

课文

学生

语文

课堂

对话

老师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