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家祖籍是山西长治,祖上居住城内西北街。据我大伯女儿(堂姐)叙述,街上有个杂货铺(卖布,土产杂货还兼看风水,算命等),店主姓王,是长治本地人因患眼疾是个盲人,人们都管他叫王瞎子,是我奶奶第一任丈夫。我们的奶奶(王氏)是河南人,当年奶奶的母亲带着几个孩子从河南到长治找丈夫,奶奶的父亲是驻扎在长治的一支军队的军官(国军还是军阀的部队不详),但她们到长治后这支军队已经离开了长治,奶奶一家只好在长治乞讨,可能是好心人撮合,也为了全家人的活命,做为长女当年九岁的奶奶嫁到(卖到)王家,做了王瞎子的媳妇(听堂姐讲也是坐花轿娶进门)。这样说来奶奶娘家爹是旧军队的长官,奶奶也算是官宦人家大小姐。俩人结婚多年未生孩子(可能是岁数太小),就过继了个养子,后来王瞎子死了留下了100块大洋(袁大头,具体数子只多不少),有奶奶50块大洋,给儿子50块大洋。在王瞎子死后没几年,养子也去世了,奶奶原想给儿媳留下,但儿媳带着家产跑回北石槽改嫁了。此时老王家也就剩下风烛残年,孤苦伶仃的奶奶一个人和这50块大洋,因为奶奶也算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有点文化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能干的人,用这50个大洋存在票号当铺利滚利,经营生意出租房产,也算早期房地产开发,使王家产业不仅没有衰败还盈余有佳。那年山东河南遭灾,西北街有了很多山东河南难民居住,其中就有姓申的哥俩,经人撮合申姓弟弟倒插门进了老王家(奶奶招婿)改名叫王九皋,他就是爸爸的亲生父亲。婚后奶奶36岁生下大伯,43岁生下爸爸。当年按与申家约定生第一个儿子姓王,第二个姓申,可爸爸从小就聪明招人喜欢,奶奶就反悔了,爸爸也就没有回到申家。爷爷是个沉默寡言,老实勤奋的生意人,读过二年私塾也算有点文化,是个油漆匠,平时也用毛驴车拉水卖(长治缺水),反正是什么赚钱倒腾什么。一直到1938年爸爸参加革命前,家有父亲的爸妈、哥嫂,另有大姑、小姑两个收养的女儿。当时家瓦房十五间;旱地十五亩;毛驴-头. 大车一辆;丰收年景约收粮三千斤,所有土地全靠家人耕种。土地收入和做手工赚来的钱补助家庭费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p> <p class="ql-block">父亲王志恒(王德祯)1922年3月5日~2008年3月山西长治人、1938年1月参军3月入党、1941年任抗日决死队二团连政治指导员,1942年八路军陆军中学即抗大三分校学习、1944年入延安炮校学习,1945年随延安炮校赴东北途经山西时,因上党战役缴获阎锡山部分炮兵骡马装备,二野需炮兵干部,故被留任二野三纵九旅山炮连长、经历了二野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诸多战斗,1950年任二野11军33师炮兵团参谋长兼三营营长并带领三营部到东北组建火箭炮团,1953年任火箭炮22师205团副团长、团长入朝参战。1957年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学习,后随炮兵系转入宣化炮院学习。1961年炮院毕业留校任地射教研室副主任,炮兵学院教练38团团长,速成系副主任,地炮系主任、炮兵学院院务部部长、训练部副部长等。1981年3月离休后住郑州军委炮兵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母亲王莲生,1928年8月9日出生于山西长治北石槽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姥爷王友增年青时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山西长治较早追随孙中山的进步青年,曾在学校教书,在长治市财政局任职。1946年4月经延安炮校老乡同学三纵10旅山炮连长郭良(长治北石槽村人)的哥哥搭线牵桥介绍认识了妈妈,后经部队批准1946年6月4日与母亲结婚(见长治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婚后第五天自卫战争开始爸爸被紧急召回部队,母亲在长治市高小学校继续读书上学。淮海战役中爸爸被提升为三纵炮兵营副营长,可以带家属随军了,妈妈1949年1月从长治到河南巩义参加中国解放军入学二野女子军政大学。曾任志愿炮22师205团保卫干事,1955年退役,曾获中央、国务院、军委颁发建国7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建党百年纪念章。一生勤劳宽厚,养育子女六人。</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长治市政府发给我父母的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淮海战役后),妈妈在巩义二野女子大学学习,爸爸出差到郑州买拉山炮的马匹,任务完成后从郑州去巩义看望妈妈,正好遇见师长童国贵的爱人是妈妈学员队长,破例在学校找了间房让爸妈住了二天,结果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我家大姐),1950年6月大姐出生于四川万县随二野进军大西南途中。爸爸在四川主建了炮训二团,到山东周村接装,准备去朝鲜。这期间有了把姐姐放老乡家的事。部队临出发时妈不放心回去看了一下,见姐姐在大哭,老乡在喂自己的孩子,妈就把姐姐又抱回来了,否则姐姐就真成了地地道道的山东大妞了。炮二十二师留守处在锦州爸爸的火箭炮205团去朝鲜。妈妈在锦州1952年2月生的大哥,1953年9月生下二姐,大哥和二姐妈妈带着还去朝鲜住过几个月,是我家不用护照最早出过国的兄妹。炮二十二师火箭炮几个团(201,203,205,)从东北锦州组建接装训练,然后分别配属部队入朝参战。1953年朝鲜回国后205团随炮三师回国并编入炮三师到南京无锡一带,我是家中老四,1955年生于苏州陆军医院。后来全家随炮三师及205团到福建,1957年爸爸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全家又随着到了南京,1957年我家老五出生于南京,1961年爸爸从宣化炮兵学院毕业,炮三师人员已经来人接并准备拟任副师长(团长已经十年,爸爸又是延安跑校,南京军事学院,宣化炮兵学院科班出生,又有实战经验),但爸爸被选中留校1961年我家老六在张家口251医院出生。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比喻我的家不知道合适不合适。</p> <p class="ql-block">我要告诉父亲大人,公元2022年3月28日1时31分,您的曾孙王习之(仔仔)降生了。爸爸您天佑你的子孙平安、幸福、健康、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