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后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p> <p>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 (1872年—1944年) 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徐志摩出生那年与人合股创办了浙江海宁县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1944年3月21日,徐申如病逝于上海。</p> <p> 清光绪二十三年徐志摩生于十二月十三日(1897 年1月15日),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从而奠定了其浪漫主义的诗风。</p><p>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p> <p>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故居</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徐志摩的求学经历</span></p> <p>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据说当时府中很难考,他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p> <p> 杭四中(杭州府中学堂是杭四中的前身,1911年更名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堂)下沙校区校园内的徐志摩郁达夫塑像。</p> <p>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与从未谋面的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p> <p>沪江大学</p> <p> 1916年秋天,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而是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正式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p><p>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社会,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p> <p>早期的北京大学</p> <p> 1918年,徐志摩离开北大,同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p><p>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近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乘船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变更,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p><p>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p><p>1921年-1922年,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赣第德》。同时,他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最为经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p> <p>这就是剑桥大学</p> <p>徐志摩的文学经历</p> <p> 1922年徐志摩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p><p>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p><p>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镌》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创办《新月》杂志。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p><p>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p><p>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p><p>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方玮德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徐志摩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出了四期。</p> <p>徐志摩的罹难经过</p> <p>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组与徐志摩)全部遇难。飞机失事赶到现场的不是家人,而是徐志摩的两个情敌,是梁思成从胡适那儿得知死讯后立即开车赶去,同去的还有金岳霖。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组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事件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p> <p>徐志摩与张幼仪</p> <p>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张家,哥哥张君劢是当时政治家和哲学家,15岁时与著名诗人徐志摩完婚,18岁时生长子徐积锴(阿欢)。1922年,22岁的张幼仪生次子彼得(徐德生),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p> <p>年轻时的张幼仪</p> <p>张君劢,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p> <p> 张幼仪 (1900年-1988年),名嘉玢,1900年出生于江苏宝山,后移嘉定。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为了让她嫁得风光体面,在夫家获得足够的地位与重视,她的娘家人用心良苦,特地派人去欧洲采办嫁妆,陪嫁丰厚得令人咋舌,光是家具就多到连一节火车车厢都塞不下,是她神通广大的六哥安排驳船从上海送到海宁硖石。1918年她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她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然而,徐志摩在张幼仪生完第二个儿子正虚弱的时候,递上了离婚协议书。(1925年幼子夭折)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p> <p> 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留学德国主攻幼儿教育。张幼仪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了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去德国前她是徐志摩的妻子,是裹着小脚的女人,去德国后她是自强自立的张幼仪,是穿着西服的新女性,去德国前,她是每个月等着徐家汇款的小脚女人,去德国后,她是毅然不要徐家赡养费的身着西服的新女性。生孩子是在德国,离婚也是在德国,孩子夭折也是在德国,求学亦在德国,德国的生活依然是艰辛的,但只要抛开了裹脚布,一切都无所谓了。回国后,张幼仪任职东吴大学德语教师,上海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后创建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任副总裁,这个被徐志摩称为"乡下土包子"的女人,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银行家、企业家。34岁时,张幼仪应邀管理新成立的国家社会党财务。1949年,张幼仪移居香港。</p> <p>张幼仪与长子徐积锴</p> <p>徐志摩的长子一一徐积锴(1918一)</p> <p class="ql-block"> 徐积锴生于1918年,父亲是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母亲张幼仪,现有一子三女,居住在美国。祖父徐申如曾希望长孙成为读书人,然而,让徐老太爷没有想到的是,徐积锴后来的生活道路,却与祖父希望大相径庭。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意外辞世,徐积锴年仅13岁。徐积锴幼年时,父亲徐志摩一直在外留学,回国后因与张幼仪离婚的缘故,他自是很少与儿子相处。自幼被张幼仪带大的徐积锴虽长相酷似徐志摩,其个性等却像极了张幼仪。中学毕业后,为了方便谋生,徐积锴考入了交通大学念土木工程。在这之后,徐积锴选择了从商,从此与笔墨生涯再无联系,自此,祖父希望他从文的愿望也落了空。1938年,张幼仪在上海为儿子徐积锴和儿媳张粹文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张粹文是那种长相好看的女子,这个女孩是张幼仪根据儿子和父亲一样“喜欢好看姑娘”的标准所挑选的。</p><p class="ql-block"> 徐积锴是徐志摩的长子,也是他唯一的子嗣。当初徐志摩抛妻弃子后,徐积锴便和生母张幼仪一起相依为命,如今的他已经103岁高龄,依旧健在,和母亲张幼仪一样的长寿。在谈到他对父亲徐志摩的印象时,徐积锴感叹到:他这一生,太苦了。</p> <p>徐志摩的长媳张粹文</p> <p>徐积锴夫妇</p> <p> 为了避免儿子像父亲一样花心,她在不停给儿子打预防针的同时也时刻叮嘱儿媳要不断学习,为此,张幼仪还给儿媳妇张粹文专门请了老师来家教学。张粹文生下三女一子后不久的1947年,徐积锴拿到了留学机会,他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攻读商科和土木工程。那一刻,张幼仪可能都在恍惚中,对啊,出国留学,当初她自己生下儿子徐积锴后,丈夫徐志摩也是因为留学与自己分居加上差距越拉越大,才最终抛弃自己。当晚,张幼仪彻夜未眠,她甚至能断定:儿子留学多年后,必是会抛弃儿媳张粹文的。这个结果,从来不是张幼仪想看见的,那时候,孩子们还好说,儿媳怎么办,最后也和自己一样下场吗?“不,我不能让他们重蹈覆辙!”张幼仪喃喃道。第二天天一亮,张幼仪就对儿子说:“你去留学带着粹文去,让她出国学设计也行。” “那四个孩子怎么办?”徐积锴望着母亲面有难色,张幼仪想都没想地说:“都交给我。”就这样,在张幼仪的坚持下,徐积锴带着妻子张粹文一同去了美国留学。徐积锴夫妻去留学的那年,他们的四个孩子分别是6岁、3岁、2岁、1岁。</p> <p>张幼仪与徐积锴的四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在美国,徐积锴攻读经济和土木工程,张粹文考入了美国的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在那里学习时装设计。毕业后张粹文成了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上独树一帜,很有创意。她曾设计的一套女装,还在世界上顶级的百货公司展览过。</p> <p>张粹文与她设计的女装</p> <p class="ql-block"> 这以后直到徐积锴夫妇工作多年后的无数年里,张幼仪一直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生活,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但这位曾出身大户的千金小姐替儿子儿媳挑起了重担,也为几个孙子撑起了一片天地。正是因着这层缘故,孙女徐行才会在看到祖母张幼仪画像时热泪盈眶。对着祖母画像忆起过往的徐行激动地说:“小时候我们一家子迁徙到香港后,父亲和母亲就去美国求学了,兄弟姐妹4人全由祖母抚养长大,她那时候真的不容易啊!”徐行口中的兄弟姐妹四人,分别是指她和大姐徐稘、二姐徐放和弟弟徐善曾。</p> <p>徐积锴一家</p> <p> 需要指出的是,唯一算是“从文”的徐行是徐积楷三女一子中的第三个女儿,现年75岁的她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博士毕业后,便一直在各大学任教直到退休。徐行从事的行业虽然与文艺挂不上勾,但勉强也算是“从文”了。徐行曾与丈夫毛昭宸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家10口从美国重到海宁,先后前往徐志摩墓和徐志摩旧居。</p><p> 让张幼仪非常欣慰的是,她这四个孙子虽未有继承徐志摩衣钵者,却全部被培养成才了。其中,徐志摩与张幼仪长孙女徐稘毕业于纽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IBM、美国航空公司等分别工作了10年,她还同时学会了飞机驾驶。徐、张二孙女徐放,毕业于纽约普拉特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曾任职于纽约、波士顿和香港等多个建筑设计公司。退休后,在新加坡支显宗基金会任董事长。而徐志摩与张幼仪唯一的孙子徐善曾则获得了耶鲁大学理工硕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应用物理博士学位及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位。毕业后,他曾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工作,后在纽波特公司担任执行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转行做风险投资,是美国一家风投公司的创始人之一。</p> <p>右二为徐志摩三孙女徐行</p> <p class="ql-block"> 徐行在参观徐志摩故居时,在被问到对祖父徐志摩的评价时,只用了简单的两个字:崇拜。那天,在参观时,人们发现她看的最多的并不是祖父徐志摩的画像,而是墙上挂着的祖母张幼仪像。当周围的人问徐行对祖母是什么印象时,她竟还未说话便已湿了眼眶。只有熟悉那段历史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和理解她对祖母张幼仪的情感。实际上,徐行和她的其他姐姐弟弟一样,都是被祖母张幼仪拉扯大的。</p> <p> 1954年,失婚已32年、客居香港的54岁张幼仪写信给儿子徐积锴:“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的回信飞快来到,令人动容:“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张幼仪遂嫁与苏姓医生。苏医生曾留学日本,在上海行医,也是离异有子女, 两人相守20年,恩爱美满,直至1974年苏医生去世,她便也飞去美国与儿孙同住。张幼仪一生不曾对被徐志摩遗弃的命运口出怨言。七十多岁时还令儿子在美国图书馆一篇篇复印能够查找到的徐志摩旧作,委托身在台湾的梁实秋编出了《徐志摩全集》。就如当年,她为再婚后的徐志摩做衣裳。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在她墓碑上刻着“苏张幼仪”。</p> <p>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感情,除了半篇《离婚通告》(另半篇未查出)和徐志摩的那封大话连篇的信之外,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她的侄孙女张邦梅于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英文著作《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由道布里几出版社出版。两人关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p><p>张幼仪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p><p> 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她曾说,“我这辈子都在担心没有尽到我的责任,就连离婚之后都还在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因为我认为这么做是我的责任,我为徐志摩、他家人,还有儿子,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她还说,"我想我对徐家二老有一分责任在,因为他们是我儿子的爷爷奶奶,所以他们也是我的长辈,我就是伴随着这种传统价值观念长大的,不管我变的多么西化,都没有办法丢弃这些观念。” 她不但照顾着徐志摩的父母,就连徐志摩的遗孀她也要照顾,陆小曼的同居情人翁瑞午是京剧票友,无所不能,唯一不能的是不能挣钱养家,徐父辞世后,张幼仪每月都要打三百元到他们的户头上。</p><p> 在家里因传统观念不让她上学时,她努力求学,在丈夫对她冷漠相待时,她尽心侍奉公婆,在丈夫抛弃她时,她没有成为一个怨妇怨天尤人,在异国幼子夭折时,她坚强面对,在前夫离世时,她深明大义。面对这样一个传奇女性,就是命运也要为她屈服,前半生命运欠她的,后半生又都还给了她,当然这不是命运赐予的,是她自己争取来的。</p><p> 1967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久久凝望着这里的一切。</p> <p> 张邦梅,是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的孙女,她表示张幼仪看过她的论文,故所写内容的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p><p>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 之前都认为是徐志摩思念妻子,写了那封乞求父亲的信。这封其实是应张君劢之请而写的。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波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p><p> 当你看完了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故事之后,尤其是了解了张幼仪后,一定会在不觉中感动和落泪,伟大的女性成就了伟大的家庭!张幼仪真是女性的光辉典范。她才是能够称为女神的人。</p> <p> 现在有人说徐志摩是一个渣男,抛妻弃子,婚内出轨。还有的人说他勇敢追求自由,追求自己心爱之人并没有错。其实,徐志摩只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最爱的不是林徽因,而是自己。林徽因只是他想象中女神的样子,所以他发了疯的追求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的心里只有自己。</p><p> 也有人说,他是民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没有之一。他是民国最具天赋的才子,没有之一。他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现代诗人,同样也没有之一。他的作品,对于现代文学和白话文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用他的才华和天赋告诉我们,白话文不是通俗的交流工具。同样可以美轮美奂,同样可以意境深远。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绝对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别人对他感情上的误解太多,他不是自私的渣男。他是追求爱与自由的热血文人。也是想用文化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战士。都说林徽因因为理智的选择放弃了徐志摩,也有人林徽因根本不爱徐志摩。其实都错了,其实是林徽因一生都深深的爱着徐志摩。才女是在万般无奈之下,迫不得已才含着热泪松开了诗人的手。而且后悔不已。我们扪心自问,陆小曼、凌淑华、赛珍珠这么多大才女都爱的人会是一个薄情寡义的渣男吗?</p><p><br></p><p><br></p> <p> 而可怜堂堂民国第一才女,生前饱受孤单失意,就连死后都不能和一生所爱的男子共同长眠地下,而张幼仪这般遭受挫折后站起来的独立自强的女性却得到命运应有的奖励,真倒是应了那句天道好轮回的老话。可以说,张幼仪是一个明事理,不争不抢,平淡做事的民国才女。</p> <p>徐志摩与林徽因</p> <p>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林徽因是中国有名的建筑师,更是民国时期知名的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p><p class="ql-block"> 在林徽因的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满腹才华的女子。她的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早年间曾在浙江金华、孝丰等地做官。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早年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担任过民国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4月1日清晨,51岁的林徽因走完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分钟。林徽因去世后入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墓,按照梁、林夫妇此前约定的“后死者为对方设计墓体”的承诺,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体——一个美丽的诗人与建筑学家带着她的梦想与信念就此长眠。</span></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的逝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林徽因的治丧委员会由13个大人物组成,这13个大人物都是我国各领域的高精尖人物,比如曾任北大校长的物理学家周培源,中国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哲学家金岳霖,著名的政治学家张奚若,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法学家钱端升,建筑师赵深,建筑学家杨廷宝、吴良镛杰出外交家柴泽民,经济学家陈岱孙,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薛子正,中医复兴的守卫者崔月犁。</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中学时期的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林长民(1876—1925),字宗孟,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清末翰林林孝恂之子,才女林徽因的父亲,烈士林觉民的堂兄。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毕业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1925年11月24日,参与反奉时兵败身亡。</p> <p>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p> <p class="ql-block"> 1921年秋天,徐志摩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并与她交往甚密,已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体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p> <p class="ql-block">1921年10月,林徽因与父亲一道回国,告别了伦敦的阴霾和那段与徐志摩欲说还休的感情。徐志摩一年后尾随而归,目的之一便是要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灵魂伴侣。但实际上,徐志摩从英国返回中国还另有原因,那就是要协助梁启超实现复兴中国文化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 1924年泰戈尔访华,中国掀起了空前的“泰戈尔热”,当时有影响的刊物都刊登了他的作品。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乘船抵达上海,开始了期待已久的中国之行。</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在华日程安排充实有序,徐志摩充当翻译,常陪在泰氏左右。除参加上海的各种活动外,泰戈尔还在徐志摩的陪同下去了杭州,游了西湖和灵隐寺。</p><p class="ql-block"> 在北上的时候,路过南京和济南,泰戈尔停足演讲。据说在南京演讲时,东南大学图书馆挤满了3000多听众。</p><p class="ql-block"> 4月26日,泰戈尔一行到了北京,梁启超、蒋百里等讲学会主持者设宴欢迎。之后参加了京中各种欢迎仪式,4月30日到清华园,一边演讲,一边休息。期间,也有很多文化人前去拜访泰戈尔,和他探讨诗歌和东方文化。</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访华,给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见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们俩同为泰氏的翻译,而且共同演出泰戈尔的剧本,这让徐志摩陷入更为严重的单相思状态。泰戈尔在北平的时候,徐志摩特地请泰戈尔出面劝说林徽因,还是无果而终。</p><p class="ql-block"> 1924年5月20日,文化界人士送泰戈尔山西之行,林徽因也前来与泰氏道别。徐志摩在车窗里望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心潮澎湃。联想到林徽因下个月即将和未婚夫梁思成赴美留学,从此与他天各一方,或许形同陌路,唯有茫茫的大海万古不变地鼓动着波涛。徐志摩此时感到“眼前又黑了”,在车未启动前即刻给林徽因写信,同行的泰戈尔秘书恩厚之见他伤感过度,终止了他的书写。</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这封信被香港徐志摩研究专家梁锡华寻得,其中所写无非是不相信他和林徽因会分手:“离别!怎么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这段恋情,似乎从一开始都不在徐的掌控之下,林从来没有给他任何约定,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承诺。时过境迁,也许当时在心灵的碰撞中产生过热量的林徽因,回国后面对更为现实的生活,开始逐渐冷却,徐志摩已经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朋友,而不再是恋人。1924年6月,浩淼的太平洋上,一艘轮船载着两个年轻的中国人驶向美国,逐渐接近他们的人生目标。而大洋的另一端,徐志摩的人生目标却越来越远,他与林徽因的缘分似乎已经到了尽头。</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对徐志摩有没有“爱情”,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她是被徐志摩爱着的,即便她选择了离开,他依旧站在原地守候,并目送,尽显徐志摩对林徽因的不舍之情。他的这一心情可从《你去》这首诗里窥见。他在诗的开头就写道“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他在诗里还说:“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这些话语句戳人心窝。</p><p class="ql-block"> 其实,林徽音也终究没有忘掉徐志摩,在徐志摩逝世一周年时,林徽因写下了一首悼亡诗《别丢掉》,诗中有一段话特别打动人。</p><p class="ql-block">“别丢掉</p><p class="ql-block">这一把过往的热情,</p><p class="ql-block">现在流水似的,</p><p class="ql-block">轻轻</p><p class="ql-block">在幽冷的山泉底,</p><p class="ql-block">在黑夜,在松林,</p><p class="ql-block">叹息似的渺茫,</p><p class="ql-block">你仍要保存着那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可见,林徽因是选择把自己对徐志摩的怀念放在诗里,用诗来对逝情的缅怀与追忆。</p> <p>左起: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p> <p>泰戈尔(右三)、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梁思成(左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林徽因和泰戈尔的合影</span></p> <p>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p> <p>1924年泰戈尔在清华大学</p> <p class="ql-block"> 了解林徽因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全能型才女,在建筑、文学、美术、舞台设计等方面都有所造诣,但笔者最为欣赏的还是她的文学才能,她写过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体裁的文章,其中很多诗歌为人们传颂。今天要分享就是她最经典的3首诗歌,可谓百读不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林徽因最经典的三首诗之一:《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 class="ql-block">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p><p class="ql-block">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p><p class="ql-block">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p><p class="ql-block">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p><p class="ql-block">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p><p class="ql-block">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p><p class="ql-block">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p><p class="ql-block">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p><p class="ql-block">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p><p class="ql-block">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p><p class="ql-block">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p><p class="ql-block">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p><p class="ql-block">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p><p class="ql-block">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首诗,最经典的莫过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段了。而且很多人误以为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但事实上,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她出生不久的孩子的。</p> <p>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小时候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最经典的三首诗之一:《人间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天》林徽因</p><p class="ql-block">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 class="ql-block">笑响点亮了四面风;</p><p class="ql-block">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p><p class="ql-block">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p><p class="ql-block">黄昏吹着风的软,</p><p class="ql-block">星子在无意中闪,</p><p class="ql-block">细雨点洒在花前。</p><p class="ql-block">那轻,那娉婷你是,</p><p class="ql-block">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p><p class="ql-block">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p><p class="ql-block">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p><p class="ql-block">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p><p class="ql-block">水光浮动着你们期待的白莲。</p><p class="ql-block">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p><p class="ql-block">是燕在梁间呢喃,</p><p class="ql-block">——你是爱,是暖,是希望,</p><p class="ql-block">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首诗,最经典的莫过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段了。而且很多人误以为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但事实上,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她出生不久的孩子的。</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最经典的三首诗之二:《那一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p><p class="ql-block">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p><p class="ql-block">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p><p class="ql-block">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p><p class="ql-block">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p><p class="ql-block">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p><p class="ql-block">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p><p class="ql-block">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p><p class="ql-block">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p><p class="ql-block">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p><p class="ql-block">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p><p class="ql-block">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p><p class="ql-block">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p><p class="ql-block">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p><p class="ql-block">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p><p class="ql-block">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p><p class="ql-block">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p><p class="ql-block">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p><p class="ql-block">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可以说是林徽因写的最美的一首诗了,是她对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回溯,每一句都耐人寻味。许多人都推测这是为徐志摩写的,且与之相对应的,徐志摩也写了首《你去》,虽然两人并未指名道姓,但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意却是相通的,而且都极为优美,情感细腻,却又透露出些许忧伤。</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最经典的三首诗之三:《别丢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丢掉</p><p class="ql-block">这一把过往的热情</p><p class="ql-block">现在流水似的</p><p class="ql-block">轻轻</p><p class="ql-block">在幽冷的山泉底</p><p class="ql-block">在黑夜 在松林</p><p class="ql-block">叹息似的渺茫</p><p class="ql-block">你仍要保持着那真</p><p class="ql-block">一样是月明</p><p class="ql-block">一样是隔山灯火</p><p class="ql-block">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p><p class="ql-block">梦似的挂起</p><p class="ql-block">你问那黑夜要回</p><p class="ql-block">那句话——你仍得相信</p><p class="ql-block">山谷中留着</p><p class="ql-block">有那回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真真切切地写给徐志摩的,写于1932年,也就是徐志摩离世后不久,林徽因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有感而作,还发表在当时的报刊上,以示悼念。这首诗最妙之处莫过于“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这几句了,情感真切,令人动容。</p> <p>《别丢掉》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林徽因的手稿,虽然只是硬笔书法,但是我们从这张照片中看到了林徽因字迹工整,笔法行云流水,写出了书法艺术美,而且每一个字的结构都把握得非常的到位。</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林徽因与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在北京相遇,于是她写下了这篇诗歌,送给了徐志摩。但这首想象中应该是充满爱情的诗歌,写满的却是“失恋”,是柔美的“哀怨”,亦或是“道不清”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情愿</p><p class="ql-block">[ 现代·林徽因 ]</p><p class="ql-block">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p><p class="ql-block">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p><p class="ql-block">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p><p class="ql-block">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p><p class="ql-block">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p><p class="ql-block">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p><p class="ql-block">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p><p class="ql-block">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p><p class="ql-block">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p><p class="ql-block">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p><p class="ql-block">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p><p class="ql-block">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p><p class="ql-block">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p><p class="ql-block">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p> <p>林徽因与张幼仪</p> <p>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和张幼仪两个女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相识,毕竟她们两个人的生活太不相同了。一个是相夫教子的中国典型女性,一个是思想开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女性,这样的两个女子,却因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在同一片时空下,纠葛了几十年的爱恨情仇。而直到林徽因快要去世时,她们才见了此生中唯一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当她听说张幼仪带着孩子到北京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立马提出想要见她一面。当时张幼仪确实带着自己的儿子徐积楷在北京停留,她听到朋友传话说林徽因请求见她一面时,才将这个尘封在她记忆中的女人再次想起。时间过的真快呢,她自己已经是奶奶了,而林徽因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有些东西,的确应该放下了。所以张幼仪接受了邀请,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探望了重病中的林徽因。</p><p class="ql-block"> 当时林徽因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张幼仪和儿子就那么站在她的病床前,彼此也不说话,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就那么互相打探着对方。张幼仪后来回忆起那段经历,说过“我不晓得她想看我什么,也是想看我长得丑又不会笑”。当时的她也一定很忐忑吧。过了许久,林徽因才开口讲了一句:“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整整35年,张幼仪等这一句对不起等了整整35年,如今终于等到了。可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男人却早就去世了,而这个间接伤害过自己的女人,也即将去世。她也说不出自己心里到底是解脱,还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而林徽因说出了这十八个字,也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35年的包袱,她终于不再对不起任何人,终于可以洒脱的离开了。</p> <p>徐志摩与陆小曼</p> <p class="ql-block"> 提到陆小曼,许多人会立刻联想到她与诗人徐志摩的爱情纠葛,或者“民国才女”、“社交名媛”一类的身份标签。她被称为“徐志摩一生最爱的女子”、胡适称赞她是“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她还是郁达夫口中赞不绝口的“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p> <p class="ql-block">上海南昌路136弄11号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别名小眉、小龙,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p><p class="ql-block"> 陆小曼其实也是出生在上海,其祖父陆荣昌在清末时当过官,官至朝议大夫,赏戴过花翎,由于咸丰年间,战事已经祸及到北京城,陆荣昌便举家搬迁到了上海,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原名陆子福,只因每考必中,故而改名为了陆定。陆定还是清末少有的留学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陆定一共有过9个孩子,但只有陆小曼坚强的活了下去,因此陆小曼自小颇受重视,陆小曼六岁那年,母亲吴曼华便带着她前往了北京,和陆定一块生活,吴曼华也是出身于名门,其父是常州白马三司徒吴耔禾。</p><p class="ql-block"> 她是北京城的一代名媛,是上海滩的绝世风华。她的一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热烈如酒,奔放如虹,又痛苦如斯。有人爱她的风流灵巧,多才多艺,也有人恨她的风流不羁,玩弄男人于股掌之上。她的父亲是晚清举人,又有留日的经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后来在民国政府财政部任职。母亲是常州白马司徒中丞第之后代,亦为名门之后。小曼的母亲先后生育了九个子女,但都中途夭折,最后只剩下了陆小曼一个,可以想见她的父母是多么的爱如珍宝,从小是多么的娇生惯养。父母也一心要将陆小曼打造成名媛,给她最好的教育。陆小曼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后来升入北京女中。15岁,父亲将其送入法国人办的北京圣心学堂学习,还专门为她请了英国女教师,教她学习英语。16岁就精通英文、法文,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弹钢琴,画油画。还富有朗诵和表演天赋,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人物。当时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求圣心学堂推荐一个精通英法文的漂亮女孩当外交部兼职翻译,参加外交部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陆小曼成为首选。从此,陆小曼开始了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这也是陆小曼一生中最成功,最光辉夺目的时期。为此,18岁的陆小曼在北京社交界声名鹊起,倾倒无数英雄豪杰。19岁的时候,陆小曼刚刚走出校门,就在父母的千挑万选之下,与王庚走入了婚姻殿堂。之后也开启了陆小曼纠结的,充满热情而又痛苦的,并不那么顺遂的情感生涯。陆小曼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还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1956年4月,受到陈毅市长的关怀,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同年,入农工民主党,担任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1958年,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并参加上海美术家协会。1959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同年,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p> <p>陆小曼画作</p> <p class="ql-block">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浓烈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 ,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以及徐申如的拒绝接纳,加上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早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陆小曼之所以会养成这样大手大脚的毛病,正如前面所述,是因为她出身名门,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养成小姐脾气。</p> <p class="ql-block"> 徐志摩的遇难敲醒了陆小曼的灵魂。她戒了烟瘾,青灯守节,闭门思过,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并潜心编成《徐志摩全集》,其中的跋《编就遗文答君心》,可看出其悔恨之情。她曾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临终的前几天,她把《徐志摩全集》的手稿样本与纸版收集给了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再三嘱咐一定要将其出版,连同一起给陈从周的,还有徐志摩临终时带在身边的她画的那幅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临走前,她还在说着,“志摩要来接我了,他要来接我了……”</p> <p class="ql-block"> 郁达夫说,“陆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p><p class="ql-block"> 胡适则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评价她时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去世。图为1964年时的陆小曼。</p> <p>徐志摩的最美十首诗</p> <p>一、再别康桥</p> <p>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p><p><br></p><p>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p><p><br></p><p>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p><p><br></p><p>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p><p><br></p><p>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p><p><br></p><p>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p><p><br></p><p>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p><p><br></p><p>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p><p><br></p><p>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br></p><p>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br></p><p>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p><p><br></p><p>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p><br></p><p>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p><p><br></p><p>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p>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在这里并非指剑河上的某一座桥,而是指剑桥全部。其实,剑河上有不少小桥,大家从我下面放置和我自己拍摄的图片中可见一斑。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p><p>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p><p> 据说1928年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p> <p>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他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p> <p>2014年9月我曾来到剑桥大学,并坐船在剑河上游览了美丽的校园,还在船上拍了好几张剑河上的小桥。</p> <p>在剑桥大学所有的桥中,叹息桥的名气最大。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这座桥时,赞叹不已:“这么秀丽!这么别致!”</p> <p> 2018年8月10日,坐落于剑桥大学徐志摩诗碑旁的“徐志摩花园”,在第四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座修建在校园内的中式花园,设计中融入了中国道教和佛教理念,花园中央是以黑白石子砌成的阴阳图案,一条刻有《再别康桥》中英文诗文的小径从“阴”“阳”中穿过。</p> <p>二、偶然</p> <p>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p><p><br></p><p>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p><p><br></p><p>你不必讶异,</p><p><br></p><p>更无须欢喜——</p><p><br></p><p>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p><p><br></p><p>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p><p><br></p><p>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p><p><br></p><p>你记得也好,</p><p><br></p><p>最好你忘掉,</p><p><br></p><p>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p> <p> 此诗写于1926年5月,乃是诗人徐志摩初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偶识林徽因,燃起爱情之火、诗作之灵感,一挥而就有此佳作。此诗主要是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此诗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p> <p>此诗并非只是简单的爱情诗,它更包含对人生的感叹。云与水相距万里,偶尔云倩影投影在波心上,可在转瞬间却又消失了踪影。航行在海上的舟在黑夜里相逢,然而各有各的方向,偶然相遇,却又匆匆离别。人生正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不变的人生轨迹,相遇是偶然,但人生的彼岸却是必然。人生的旅途有许多的偶然,转角遇到的爱,相逢结下的缘,可这偶然的爱与缘都只是昙花一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随后各自再度回归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继续前行。诗人运用多种意像将自己的人生历程融入于此,表明诗人人生中经历了太多的偶然,将偶然形象化,不仅充满情趣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无数次偶然,无数次坎坷,无数次邂逅,似乎都显得如此平常,不必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记得也好,你忘掉构成诗人的态度。他与张幼仪的结合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与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飞机失事更是偶然。这些偶然就像一根穿线的珠子。</p><p> 在此诗中,徐志摩也传达了对情感的节制。对于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他说最好忘掉,这是对偶然萌生的情愫的扼杀。徐志摩带着欧美浪漫主义回国,把东西方文明交汇最终形成自己唯美主义的诗文风格,然而这首诗对偶然相遇的美好进行了压制,这是时代的变更造成的,徐志摩处于最黑暗的年代,他无法逃脱这个时代固有的丑恶和斗争,他无法偏离既定不变的人生轨迹,所以他无奈地选择了压制自己内心的情感,忘掉偶然的相遇。然而,接受人生最终也让徐志摩懂得了潇洒地放手,因而他说道:“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p> <p>三、我等候你(节选)</p> <p>我等侯你</p><p><br></p><p>我望着户外的昏黄</p><p><br></p><p>如同望着将来,</p><p><br></p><p>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p><p><br></p><p>你怎还不来?希望</p><p><br></p><p>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p><p><br></p><p>我守候着你的步履,</p><p><br></p><p>你的笑语,你的脸,</p><p><br></p><p>你的柔软的发丝,</p><p><br></p><p>守候着你的一切,</p><p><br></p><p>希望在每一秒钟上</p><p><br></p><p>枯死——你在哪里?</p><p><br></p><p>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p><p><br></p><p>我要你的火焰似的笑,</p><p><br></p><p>要你的灵活的腰身,</p><p><br></p><p>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p><p><br></p><p>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p><p><br></p><p>像一座岛,</p><p><br></p><p>在蟒绿的海涛问,不自主的在浮沉……</p><p><br></p><p>喔,我迫切的想望</p><p><br></p><p>你的来临,想望</p><p><br></p><p>那一朵神奇的优昙</p><p><br></p><p>开上时间的顶尖!</p><p><br></p><p>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p><p><br></p><p>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p><p><br></p><p>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p><p><br></p><p>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p><p><br></p><p>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p><p><br></p><p>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p><p><br></p><p>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p><p><br></p><p>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p><p><br></p><p>妒与愁苦,生的羞惭</p><p><br></p><p>与绝望的惨酷。</p><p><br></p><p>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p><p><br></p><p>我信我确然是痴;</p><p><br></p><p>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p><p><br></p><p>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犹豫——</p><p><br></p><p>我不能回头,运命驱策着我!</p><p><br></p><p>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p><p><br></p><p>毁灭的路,但</p><p><br></p><p>为了你,为了你</p><p><br></p><p>我什么也都甘愿;</p><p><br></p><p>这不仅我的热情,</p><p><br></p><p>我的仅有的理性亦如此说。</p><p><br></p><p>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微</p><p><br></p><p>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p> <p> 著名的爱情诗《我等候你》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热恋中所作,这首诗是徐志摩痴情于陆小曼的见证。诗中不仅体现了徐志摩的世界观与爱情观,也体现了徐志摩的艺术观。</p><p> 徐志摩撰写《我等候你》的初衷并非表现政治与理想,则是追求自由、追求爱与美,为爱而作、为美而作、为自由而作,实则是抒发内心情感而已。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心爱的人的想望和期盼,也表现了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诗人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的痛苦。</p><p> 这首诗是徐志摩内心情感的流露,不讲究压韵和格式的整齐,具有浓厚的散文风格,同时,富于绘画美与音乐美的韵味,被公认为是徐志摩最好的一首抒情诗。从中不难看出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与对自由的神往。</p> <p>四、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p> <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在梦的轻波里依洄。</p><p><br></p><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她的温存,我的迷醉。</p><p><br></p><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甜美是梦里的光辉。</p><p><br></p><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她的负心,我的伤悲。</p><p><br></p><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在梦的悲哀里心碎!</p><p><br></p><p>——我不知道风</p><p><br></p><p>是在那一个方向吹</p><p><br></p><p>——我是在梦中,</p><p><br></p><p>黯淡是梦里的光辉</p> <p> 这是徐志摩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此诗是诗人在经历种种挫折、痛苦与思索后所作,主要表达了作者追求那种“回到生命本体中去”的诗歌理想。全诗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诗中用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p><p> 大家知道,青年时期的徐志摩一直在追求理想与美的状态中,但他的爱情永远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圣洁高贵之中,一旦接触到实际,幻想归于破灭,又重新追求心目中的“爱、自由与美”。1924年徐志摩在北师大作了那场关于《秋叶》的演讲,在文学上踌躇满志、大展才华的同时,他的感情却跌到了谷底。他对于林徽音的爱恋,在这期间,被林徽音无情斩断。相隔四年后,与陆小曼的夫妻关系矛盾,使他又一次经历了感情的挫败,加上事业上历经的种种挫折,不得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中的思索。此诗也即写于这样的情况下。</p><p><br></p> <p> 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p> <p> 现代作家茅盾《徐志摩论》: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只有很少很少一点儿,我们可以说,首章的末句“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差不多就包括了、说明了这首诗。只是这么一点“回肠荡气”的伤感的情绪,我们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p><p>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现代诗歌》:若是从纯粹的抒情诗角度看,这首诗更有它的审美价值。这样的诗超越现实世界的摹写,也超越理念的阐释,它追求词与词关系间产生的情感共鸣,最终以一个独立的艺术与美学的秩序呈现。这种抒写感情波澜的诗歌,可能更迫近诗歌的本质,推进中国新诗诗美的进展。</p> <p>五、我有一个恋爱</p> <p>我有一个恋爱,</p><p><br></p><p>我爱天上的明星,</p><p><br></p><p>我爱它们的晶莹:</p><p><br></p><p>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p><p><br></p><p>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p><p><br></p><p>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p><p><br></p><p>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p><p><br></p><p>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p><p><br></p><p>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p><p><br></p><p>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p><p><br></p><p>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p><p><br></p><p>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p><p><br></p><p>我有一个破碎的灵魂,</p><p><br></p><p>像一堆破碎的水晶,</p><p><br></p><p>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p><p><br></p><p>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p><p><br></p><p>人生的冰激与柔情,</p><p><br></p><p>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p><p><br></p><p>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p><p><br></p><p>引起我心伤,逼我泪零。</p><p><br></p><p>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p><p><br></p><p>献爱与一天的明星。</p><p><br></p><p>任凭人生是幻是真,</p><p><br></p><p>地球存在或是消泯——</p><p><br></p><p>太空中永远不昧的明星!</p> <p>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发表报刊不详。手稿篇末注明:“二十六日,半夜。”与原稿有出入的是:第3行“晶莹”为“光明”;第4行为“我爱他们的恒心”;第6行“清晨”为“侵晨”;第9行“山涧边”为“涧边”;第13行“魂灵”为“心灵”;第17行“冰激”为“冷激”;第20行“心伤”为“伤心”。</p><p> 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恋爱对象是“天上的明星”。明星闪烁于天穹,照耀着地球,但并不带感情色彩。把“天上的明星”作为恋爱对象,这本身就表明,明星所指的不是常人眼中的自然现象,对明星的描写不只是纯客观的描摹。这明星是诗人眼中人格化的明星,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星”这一艺术形象具有自然和情感双重属性。徐志摩描写的则是在“暮冬的黄昏”,在“灰色的清晨”,在“荒野的枯草间”,明星闪烁的晶莹。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摹仿,是“这一个”诗人独特的摹仿。诗人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但这种思想的觉醒只令他对现实更为不满,当时国家“混乱的局面使他感到他是度着灰色的人生”(蒲风语),个人爱情的挫折尤使他痛苦,国事、家事,“人生的冰激与柔情”,把他那颗充满浪漫梦幻的诗心折磨成“破碎的魂灵”。但是,像许多浪漫主义者一样,理想屡屡受挫但仍追求不舍,他是永远不甘平庸的,他要在灰色的人生里“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灰色的人生》)。</p> <p> 在这首诗里,诗人对明星的审美摹仿其实是对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审美观照,他照出了一个独立的纯美的艺术境界与现实人生相抗衡,并以此作为坚定的信仰慰藉与激励自己人生的追求。诗之末了,诗人高歌:“任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这是一曲人生理想之歌,在这里,诗人的人生追求与晶莹的星光互为溶合,表达出诗人执着的爱恋与坚定的信仰。</p> <p>六、生活</p> <p>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p><p><br></p><p>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p><p><br></p><p>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p><p><br></p><p>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p><p><br></p><p>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p><p><br></p><p>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p><p><br></p><p>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p><p><br></p><p>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p> <p>这首诗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于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3期,署名志摩,后收入诗集《猛虎集》。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p> <p> 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p><p> 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p> <p>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它用艺术的美好启示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p> <p>七、他眼里有你</p> <p>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p><p><br></p><p>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p><p><br></p><p>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p><p><br></p><p>上帝,我望不见你!</p><p><br></p><p>我向坚厚的地壳里掏,</p><p><br></p><p>捣毁了蛇龙们的老巢,</p><p><br></p><p>在无底的澡潭里我叫---</p><p><br></p><p>上帝,我听不到你!</p><p><br></p><p>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p><p><br></p><p>活泼,秀丽,褴楼的衣衫,</p><p><br></p><p>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p><p><br></p><p>上帝,他眼里有你!</p> <p>这首诗原载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期,后收录诗集《猛虎集》。这首现代诗是徐志摩于中国处于艰难时期,而他个人感情问题也没处理好的大背景写的。所以整首诗写出伤感的气氛,也写出了对未来的期盼。表现诗人上天入地“望不见”“上帝”“听不见”“上帝”。在极度的困惑之中,只相信在“活泼、秀丽、褴褛的”孩子的眼里“才有你”。他自幼勤奋好学,先历史、经济,转而攻文学。曾旅美遨欧,寻找到了什么呢?满眼是尘世的污染,圣洁的上帝只剩下在孩子童真的眼里。</p> <p>八、秋月</p> <p>一样是月色,</p><p><br></p><p>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p><p><br></p><p>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p><p><br></p><p>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p><p><br></p><p>云堆里升起——</p><p><br></p><p>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p><p><br></p><p>它展开在道路上,</p><p><br></p><p>它飘闪在水面上,</p><p><br></p><p>它沉浸在</p><p><br></p><p>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p><p><br></p><p>水底;</p><p><br></p><p>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p><p><br></p><p>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p><p><br></p><p>呼吸,</p><p><br></p><p>它抚摸着</p><p><br></p><p>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p><p><br></p><p>在宿鸟的断续的呼声里,</p><p><br></p><p>想见新旧的鬼,</p><p><br></p><p>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p><p><br></p><p>眼珠放着光,</p><p><br></p><p>咀嚼着彻骨的阴凉:</p><p><br></p><p>银色的缠绵的诗情</p><p><br></p><p>如同水面的星磷,</p><p><br></p><p>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p><p><br></p><p>听那四野的吟声——</p><p><br></p><p>永恒的卑微的谐和,</p><p><br></p><p>悲哀揉和着欢畅,</p><p><br></p><p>怨仇与恩爱,</p><p><br></p><p>晦冥交抱着火电,</p><p><br></p><p>在这食绝的秋夜与秋野的</p><p><br></p><p>苍茫中,</p><p><br></p><p>“解化”的伟大</p><p><br></p><p>在一切纤微的深处</p><p><br></p><p>展开了</p><p><br></p><p>婴儿的微笑!</p> <p> 这首《秋月》是徐志摩晚期的诗作。展现了一幅秋夜晦暗、阴凉的图画,将诗人悲凉的心境浸透其中。月亮作为《秋月》的诗眼,首先是作者心境的外化,同时是诗人假托的抒情者。月亮不仅是诗人眼中、心中的月亮,也是他自己的化身。诗歌的抒情视角从“我们”看月,不经意地转换为月俯瞰和谛听人世,月亮眼中的人间情景,恰是诗人的人生体验,诗人自觉不自觉间幻化为秋月,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 其实诗人也是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清澈的溪水在宁静的月色下缓缓流过碧绿的山头,透澈而高远的天空与溪水交织秋日散发出澄澈的色彩,宁静的山林之中莺啼燕啭似离那凡间尘世十分遥远,只有柔软而洁白的云朵和满山的红叶与皎洁的月光一起飘逸悠悠。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p><p> 诗的结尾笔调突转,以“婴儿的微笑”结尾,言尽而意不尽,饱含着超脱现状的渴望,是对他执意追求的纯真诗意人生的描绘。</p> <p>九、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p> <p>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p><p><br></p><p>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p><p><br></p><p>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p><p><br></p><p>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p><p><br></p><p>——沙扬娜拉!</p> <p>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徐志摩一直相随在他身边。1924年5月29日,徐志摩又陪泰戈尔一行前往东京讲学。在访日期间,他写了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在中华书局1925年8月版的诗集《志摩的诗》中。1928年8月,徐志摩自己删改的、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的《志摩的诗》,将《沙扬娜拉十八首》的前十七首删去,仅保存了最后一首,即这首副标题为“赠日本女郎”的诗。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这首诗再现了一位温柔娇羞、礼貌多情的日本女郎形象。</p><p> 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没有名词性主语,全由描述性句子构成,全部是描述一种瞬间的神态,尤其“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语道出了东瀛女子柔弱的美丽,而“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则将有情人别离时的复杂心情一语道破,两句均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全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这首诗虽只五行四十八个字,内容却很丰富。日本女郎与朋友告别时,娇羞答答,含情脉脉的神态,低头鞠躬、优美动人的冈姿,都得到了十分真切的表现。她一刹那间的情绪、动作、语言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一个令人过日难忘的特写镜头,再现出了日本妇女的民族性格。日本的女性,温柔多情,善良谦恭,有许多美德。</p> <p> 诗人把妙龄少女低头道别的羞怯姿态,比作一朵在凉风中摇曳多姿的水莲花。以花喻人,并不新鲜,但在这里,水莲花洁白素雅的形象同美丽纯真的少女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美感。在重叠反复的字行里,读者可以听到那女郎缠绵不尽的情话,看到了她那眷怀依恋难以割舍的感情。诗人用富于表现力的笔,绘声绘影地描绘了一个呼之欲出的人物。成功地抒发了一种恨别伤离的情绪。</p> <p>十、雪花的快乐</p> <p>假若我是一朵雪花,</p><p><br></p><p>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p><p><br></p><p>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p><p><br></p><p>——飞飏,飞飏,飞飏,</p><p><br></p><p>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p><p><br></p><p>不去那冷寞的幽谷,</p><p><br></p><p>不去那凄清的山麓,</p><p><br></p><p>也不上荒街去惆怅</p><p><br></p><p>——飞飏,飞飏,飞飏,</p><p><br></p><p>你看,我有我的方向!</p><p><br></p><p>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p><p><br></p><p>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p><p><br></p><p>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p><p><br></p><p>——飞飏,飞飏,飞飏,</p><p><br></p><p>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p><p><br></p><p>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p><p><br></p><p>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p><p><br></p><p>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p><p><br></p><p>——消融,消融,消融</p><p><br></p><p>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p> <p> 1924年诗人爱恋上了富有才情的陆小曼,同年底,1924年12月30日写了这首诗,诗人借以雪花自喻,抒唱他对爱与美的追求。此诗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1卷第6期。作者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全诗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p> <p> 在此诗中,诗人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p> <p> 全诗笼罩着回旋飘飞的主旋律,雪花纷纷扬扬,潇潇酒洒,它裹挟着爱情向一定的方向飞扬,飞扬最后消溶到所爱的人心里。看似浪漫主义地抒写,其实用语异常精致,像“飞扬”消溶”柔波”这些动词与名词构成的意象,都非常切合喻体、主体与客体。正因为诗人避开实的藩篱,把全诗情境的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有许多读者超越诗中隐含着的个人对象因素,而将它看着是诗人对新世纪曙光的追求与寻找,“形象大于思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p> <p>文中不少资料和图片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