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们家的东边有一个大大的空场地,到了夏天收麦子的季节,大人们白天割麦子。我大《父亲》就给牛套上架子车,负责把地里割好的麦捆拉到空场地里来,然后摞起来。摞成一座座小山的模样,上面尖尖的。碰到下雨天,就要用塑料纸把麦摞盖起来,然后在塑料纸的四角各拴上一个小石头,怕刮风的时候,风把塑料纸吹跑了。这样做是为了不让雨水把麦子弄湿了。如果,麦子让雨水泡了,就会长牙,像豆芽一样,那样的话,做的馒头就很难吃,粘牙齿。所以,每年夏季收麦子的时候就叫抢收。也叫龙口夺食!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小孩子也不例外。</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趁着天晴的时候,大人们白天在地里割麦子,晚上在场里碾麦子,男人们把麦摞挖开,小孩把麦剪一个个拉到场中间,大的孩子每次一个手拉一剪麦子,而我太小,每次两只手只能拉一剪麦子。女人们把麦剪取开,两只手捉起麦絮头往下一压,然后抖乱,又有人用杈把抖乱了的麦子立起来,就这样一圈一圈的往外围,围成一个大圆圈。这个时候我大《父亲》就和几个男人,给牛套上辘杵(专门用来碾麦子的石头)。最多套上三个牛,他们一只手拉直牛缰绳,一只手拿着鞭子,鞭子往牛身上一抽,可怜的牛就乖乖的拉着辘杵在麦子里面转圈。一个牛跟着一个牛,三个牛同时拉着辘杵碾麦子。就这样转啊转啊,不知道转了多少圈,有人拿起粘过的麦絮看看,说好了。这个时候,拉牛的就把牛牵出麦场,卸下辘杵,把牛拴起来。大伙就开始起场了,分工明确,有人挑麦杆,把麦杆抖抖,放成一堆一堆的;有人推着鞯杈跑起来,把一堆堆麦秆翘起来推到空地上,有人负责把麦秆摞起来,摞成一座座小山。我特别喜欢帮忙推鞯杈,感觉好玩,每次大人推,我就手按鞯杈把上跟着跑,人家跑起来猛的一插麦秆,有时候就把我摔倒在地了,但是,爬起来又乐呵呵的跟着人家跑。摞麦秆的人喜欢叫我们小孩场摞,就是在摞上面用脚踩,把麦秆踩茨实。我们在上面高兴的蹦呀跳呀,一不小心就从麦秆摞上滑下去了,要想再上去就要大人帮忙把你扔上去。所以,每次我都抓着小伙伴的衣服,站在最中间,小心翼翼的去踩,不跳太高。把麦秆摞成馒头形状的样子,就好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麦秆弄完了,就是起麦子了,这可是我们小孩的活,有大推坡小推坡,大推坡两个人推,小推坡一个人推,我们推着麦子在麦场上飞快的来来回回的跑着,不一会儿,我们把碾好的麦子推成一大堆,场,就叫“起”起来了。大人们就开始扬麦子,用木锨把刚碾好的麦子高高的举起扔半空中,让风儿带走尘土和麦皮,麦子就落下来了,一起落下来的还有部分麦皮,所以,还有人拿着扫把把落在麦子上面的麦皮轻轻地来回扫去。这个轻度要掌握好,扫把落重了就把麦子扫出去了。麦子扬出来了,看着一颗颗光溜溜的小麦子,大人们的脸上扬起了幸福的微笑。大人小孩都无比的开心,这个时候,天也就亮了,大人们回家弄点吃的,又要去地里割麦子了,他们说要争分夺秒的抢收。生怕老天爷下雨,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就说,看此时太阳高挂,说不定,一会就是倾盆大雨,所以,必须在下雨前,把成熟的麦子都收回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夏季的农收,人们都很辛苦。这种像打仗一样的抢收场景,直至今天,我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仿佛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尽管小时候的日子很苦,但现在的我每每想起来,心理不是苦,而是感觉甜甜的,很开心。 </b></p>